在我国古代,秘书是掌管典籍或草拟文书的官,自从汉代以来我国封建政权便设有秘书监、秘书郎,三国魏有秘书令、秘书丞,可见“秘书”一词呈现早于“书记”。但秘书并不是官名,要在秘书下缀上“令、监、丞、郎”等才是完全的官名。此外另有“秘书省”,那是南朝梁设的官厅,是行政机关,虽有“秘书”之名,却无如今秘书之义。
为后期沿袭,明清不设此官厅,也没有“秘书”的职称。清代各衙署设案牍,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民国时,大大都的行政机关都起头设秘书,可见秘书在我国管束史上还年轻。
秘书那个名称,本来是指皇家奥秘的躲书。东汉桓帝时起头设秘书监那个职官,其实是相当于国度的藏书楼长,年俸六百石。
现实上的“秘书长”汉初喊 “长史”,后来喊“中书侍郎”、“翰林学士”等。幕僚中的“记实”、父母官府的“主薄”,都相当于秘书。击鼓骂曹的祢衡,就是江夏太守黄祖的秘书,他能写出黄祖“所欲言而未能言”的内容,是一个超卓的秘书工做者。至于唐代骆宾王为许敬业草拟的《讨武看》更是到处颂扬,武则天读了也为之叹服。
现代的秘书职务,是指导的助手,其使命是收倡议草文件,打点文书、档案和指导交办的事项。各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元,一般均设有秘书工做部分或秘书工做人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