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兴衰大海潮中的庞氏名人

1年前 (2022-12-21)阅读2回复1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4257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85144
  • 回复0
楼主

唐太宗曾经说过,“水能载船亦能覆船”。唐朝的成立,始于农人起义对隋朝的对抗。李渊、李世民,吸纳各方贤才,才得以创始大唐盛世,良多人的命运,脱节不了本身所处的时代。通过火析大唐王朝庞氏一姓的名人轶事,也能窥豹一斑。

唐朝兴衰大海潮中的庞氏名人

一、兴唐名将(一)、出征高句丽以身殉国的庞孝泰将军庞孝泰(601年-662年),白州(今广西博白县)人。隋末唐初名将。

武德初年,出任南州刺史。武德六年,起兵反唐,遭到合州刺史宁纯进攻,兵败降唐。得到唐太宗重用,授水军总管,参与辽东之战。唐高宗即位,迁左骁卫将军,侍从邢国公苏定方消亡百济。

龙朔二年(662年),拜沃沮道行军总管,出征高句丽,父子十三人,为国牺牲,被白州人誉为民族英雄,葬于云飞嶂。

(二)、唐初名将庞卿恽庞卿恽的曾祖是庞华,北齐襄城王西阁祭酒、镇西将军;

庞卿恽的祖父是庞兴,北齐中散医生、陈留太守;

庞卿恽的父亲是庞茂,隋朝正议医生、北海郡丞;

庞卿恽(594~628年),相州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人。唐初名将。

隋朝末年,起身右翼卫府果毅都尉,参与晋阳起兵,授朝散医生。公元617年平定霍邑宋老生有功,授开府仪同三司。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庞卿恽参与平定薛举父子、王世充、刘黑闼,封上将军、上柱国、实定县开国侯,回属于秦王李世民。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庞卿恽,进李世民秦王府为左三翊卫府右车骑将军。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庞卿恽授秦王府左一副护军。同年,又补左内马军副总管。

武德九年(626年),庞卿恽参与玄武门之变,授太子(李世民)左卫副率。同年七月,诏授右骁卫将军。九月,改封安化郡开国公,撑持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参与玄武门之变,授为太子左卫副率,迁右骁卫将军、安化郡公。

贞看元年(627年),庞卿恽授左武候将军、邾国公。贞看二年,病逝,时年三十五,逃赠幽州都督、濮国公,谥号为肃。

庞卿恽儿子辈人才长子庞同善,并州太原人,唐朝右骁卫将军。与薛仁贵等参与东征高丽属于高级军事人才。

乾封元年(666),六月,壬寅(初七),唐朝录用右骁卫上将军契何力为辽东道抚慰大使,领兵救泉男生;录用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领导。又录用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配合讨伐高句丽。

九月,庞同善大破高句丽军,泉男生率领部寡与庞同善会合。唐高宗下诏,录用泉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抚慰大使,封玄菟郡公。冬季,十二月,唐朝录用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司列少常伯安陆人郝处俊为副大总管,以进攻高丽。庞同善、契何力同为辽东道行军逼大总管并仍兼抚慰大使;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都受李勣批示。

庞同福,并州司马、饶州刺史、左卫将军、安北都护。

庞同本,蔚州刺史、左千牛卫将军、乾陵留守、安化县男。夫人长孙氏,卫州刺史长孙无疟之第六女,长孙皇后侄女。

庞卿恽的孙辈人才第一庞承嗣,做为长子长孙,世袭继续濮国公,官职职位:芝川府折冲。折冲府掌管一府戎行,那也是实权职位。

第二庞承宗,右金吾上将军,宗正卿、南安侯。他父亲是庞同福。右金吾上将军是掌管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等级正三品,那个职位要么有军功或受相信,根据墓志铭刻载,下一代有外甥女是唐睿宗的德妃,李隆基的母妃,可能跟如许的关系有关。

第三庞承训,通事舍人、郑州司马、赞善医生、率更令、将做少监。据墓志铭刻载庞承训是开元十二年往世的,活了七十四岁,看他做的官职都不大,但是将做少监,为将做监的副主官,职掌宫室、宗庙、陵园等的土木营建,相当于建立部的部分,官职不高,但位置重要,油水十足。

第四,庞敬嗣,都水使者,掌管陂池浇灌、守旧河渠,官职等级正五品上。(注:庞敬嗣在韶山庞氏家谱有关记载中是庞仲恽之子,韶山家谱中记载庞仲恽的官职与庞卿恽不异,详情待考)

第五庞承礼,洛州刺史,太子右卫率。太子右卫率掌东宫兵仗、仪卫,统亲、勋、翊及广、济等五府诸府兵,掌周卫导从仪仗,等级正三品。

庞卿恽的孙女庞氏,嫁给扶风窦氏窦孝谌。是昭成顺圣皇后窦氏之生母,唐玄宗李隆基之外祖母。

庞卿恽的玄孙辈庞承训儿子庞履温,可能是庞氏家族第一个颠末科举而进仕的,没有享受祖辈余荫。任职履历有宣州从军,觅授莫州司功从军事,担任元氏县令,庞履温任职县令期间,关心苍生,安分守己,惩办陈旧迂腐等,官声很好。庞履温卒于公元736年。(题外话:河北省元氏县厐氏能否与厐履温有联系关系呢?)

庞卿恽玄孙那一代,根据联婚的关系,表姑有唐睿宗的德妃窦氏,统一辈之中的亲戚,最有名的就是德妃的亲儿子李隆基。

庞卿恽玄孙庞严,官至太常少卿,唐文宗太和五年权知京兆尹,因为醒酒往世。

(三)、唐初韩国公庞玉庞玉身世名门庞玉的先祖:庞参,汉朝太尉。

庞玉的祖父:庞景,后魏天水太守、和州刺史、卫将军,赠秦州都督、南安烈公。

庞玉的父亲:庞徽,隋朝仪同上将军、狄道县公。本籍甜肃省临洮县。

庞玉的生平概略:

庞玉,陕西泾阳人,在隋不曾任监门曲阁(相当于御前侍卫之职)。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瓦岗农人起义兵指导李密率军攻下洛口仓(如今的河南省巩县东南),而且加固建筑洛口城,其时的庞玉率关中精兵随王世充与李密做战。秦王李世民霸占洛阳以后,庞玉又率万余马队投降李渊。

做为随朝旧臣,庞玉身段魁伟,英武有力,明晓军法,通晓宫中禁忌,又熟知朝廷典章礼法。高祖李源很赏识庞玉的才气,于是录用他为领军、武卫二上将军。

后来让庞玉出任梁州(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东)总管,不久又转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都督,后来又召回,录用为监门上将军。

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庞玉是资历老、有名看的大臣,命他掌管太子东宫军兵事务,固然阿谁时候庞玉已经渐进高龄,但他对职责内的大小事务从不怠懈,无不亲身处置。

贞看十一年(公元637年)庞玉身后,太宗为之废朝,逃赠幽州都督、工部尚书。封韩国公,谥号“肃”。

(注:韩国公,中国古代公爵第一等。历朝封韩国公者,凡30人,此中闻名者有张仁愿、赵桓、富弼、潘美、李善长等。)

庞玉的弟弟庞琳庞琳,曾任唐陇州刺史。

庞玉的儿子庞玉儿子庞廓,光申二州刺史、韩国公。

贞看十四年(640年)复职出任光州刺史,并在同年继续韩国公的爵位。贞看十八年(644年),庞廓由光州刺史转任申州刺史,二十年(646年)卒于任上。

庞玉的儿子庞廊,曾任职房郎中。

庞玉孙辈无名人,玄孙庞坚,是特出史册的忠烈之士。

二、安史之乱中的庞氏护国烈士庞玉玄孙庞坚庞玉玄孙庞坚,官拜颍川(今河北省许昌市)长史。安史之乱中为兼防备副使,与太守兼防备使薛愿坚守颍川郡,城破被俘,安禄山将两人绑在洛水之滨,活活冻死。

三、为什么史家说:唐朝衰于安史,乱于裘庞,亡于黄王?曾经搀扶帮助李唐一统六合的庞氏名门,在安史之乱也跟着李唐王朝的命运迭宕起伏。在安史之乱中,颖川刺史庞坚被安禄山活活冻死。固然,安禄山史思明被镇压了下往,唐朝也走到了式微的拐点。

史家对唐朝评判是:衰于安史之乱,乱于裘庞,亡于黄(巢)王(仙芝)。

乱于裘庞,指的是裘甫浙东农人起义和庞勋指导的桂林叛乱。裘甫的农人起义: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浙东裘甫指导农人起义,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夏赵义失败。

庞勋叛乱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七月到咸通十年的十月,庞勋率800名桂林戍边军人策动反唐起义,史乘上说是农人起义,但从我小我的看点是,应该是叛乱。是庞勋指导的边防队伍哗变。

庞勋叛乱的导火索:唐懿宗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南诏占据交趾,唐政府征召了徐泗地域兵士共计三千人,奔赴战场援助,后来让此中的八百人戍守在桂州(广西桂林),庞勋担任桂州戍军的粮料判官。

到了唐咸通九年(868年)七月,守边官兵在桂林已经驻守了六年之久,仍然迟迟没有换防。所有的兵士都很想家,担任看察使的崔彦曾却要求再留所有兵士一年。此时守边士卒非常愤懑,在桂州哗变,杀死都头王仲甫,推庞勋为领袖,自行北回。

庞勋率部经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一路打回到徐州。在返乡途中俘获了看察史崔彦曾,广阔农人纷起响应,一时声势大震。庞勋叛乱,引发了农人起义,庞勋队伍占据淮口,威胁长安。

庞勋叛乱最初失败。但李唐王朝从此,不断没能打起精神。曲到黄巢起义发作招致李唐王消亡。

李唐王朝兴旺鼓起于农人起义,彻底消亡于农人起义,那此中深入显示了一个事理:“得人心者兴,失人心者亡。”

材料搜集整理:厐晓辉

0
回帖

唐朝兴衰大海潮中的庞氏名人 相关回复(1)

雾遮青山
雾遮青山
沙发
唐朝兴衰大海潮中的庞氏名人,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光辉。
潜水3周前 (01-17 18:13)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