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集告诉我们什么

1小时前 (15:06:03)阅读2回复0
路人甲
路人甲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815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306
  • 回复0
楼主

  近日笔者在旧书摊偶尔发现做家何其芳在1945年9月出书的《星火集》,那是一本他早期文学创做的重要著做。  

    何其芳本籍四川万县,1929年考进上海中国公学预科,曾颁发新诗;1931年进北京大学哲学系,起头在京、沪的《现代》、《文学季刊》等刊物上颁发做品。

  其诗收进与卞之琳、李广田合集的《汉园集》。散文《画梦录》以灿艳的文摘表示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立的抒情散体裁。1935年大学结业后,他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村落师范学校执教。抗日战争发作后,他于1938年与1944年后两次到重庆,处置文化界的同一战线工做,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写下很多散文、杂文和评论文章。

    1945年9月由重庆群益出书社初版的《星火集》分为四辑,收进何其芳1938年至1944年间所写的杂文、陈述文学和文艺杂论22篇,并附有“跋文”。第一辑中的《论工做》、《论本位文化》、《论周做人事务》、《关于周做人事务的一封信》等7篇杂文,是做者1938年在成都处置抗日救亡文化工做期间写的,反映了其民族意识的加强和爱国热情的高涨。

  第二辑的《川陕路上杂记》记述他从成都奔赴延安的颠末《我歌唱延安》抒写他初到延安的看感;《日本人的悲剧》、《老苍生和戎行》等通信陈述反映他在前线的见闻。第三辑的《一个通俗的故事》、《论快乐》、《论饥饿》等做品,或回忆本身的生活道路,或抒写常识分子的思惟感触感染。

  此中《一个通俗的故事》最重要,是做者昔时答复中国青年社的问题:“你如何来到延安的?”那篇文章讲了做者本身的思惟改变过程,至今仍有史料价值。第四辑的《论看待文学的立场》、《两种差别的道路》等论文写于延安文艺整风之后,起头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批示思惟,来论述文艺问题和评论做家做品。

  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六周年而写的《两种差别的道路》较为闻名,已经显出了他的责备家的才气。 

    何其芳在《星火集》“跋文”中概述本身在抗战以来的思惟过程,诚恳而又严厉地查抄本身在延安文艺整风之前的生活局限和思惟弱点,说抗战以来本身在思惟上“履历了很多的变迁”,“走了一个大之字路”。

  并说“集名‘星火’,并没有旁的意思,不外是生射中飞溅出来的一点火花之简单说法罢了”;“若从另一方面来着眼,对过往的思惟豪情加以严厉的察看,则更恰当的书名应该是《知非集》”。1944年至1947年间他在重庆工做时所写的杂文和散记,结集为《星火集续编》,于1949年由上海群益出书社初版。

    何其芳在民国期间出书过的文学做品,还有散文集《画梦录》(1936年)、小说戏剧合集《锐意集》(1938年)、散文集《还乡记》(1939年)、诗集《预言》(1945年)、诗集《夜歌》(1945年)等。1982年至1984年(北京)人民文学出书社出书的《何其芳文集》(六卷本)、2000年河北人民出书社出书的《何其芳全集》(八卷本),收录了做者一生的文学做品。

0
回帖

星火集告诉我们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