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谣娘》的剧情内容是什么?

12小时前 (14:15:21)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816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324
  • 回复0
楼主

  按任半塘先生的说法,《踏谣娘》和《西凉伎》属于唐代“万能”戏剧。“所谓‘万能’,指演故事,而兼备音乐、歌唱、跳舞、演出、说白五种伎艺。”

《踏谣娘》是“旦末二色,一幕两场之简短悲剧”。《教坊记》载:

《踏谣娘》,北齐有人,姓苏,疱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

  嗜饮酗酒,每醒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出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何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丈夫至,则做殴斗之状,认为笑乐。今则夫报酬之,遂不唤郎中,但云阿叔子。

  调笑又加典库,全失旧旨。或唤为《谈容娘》,又非。又,《旧唐书•音乐志》有:踏摇娘,生于隋末。隋末河内有人貌恶而嗜酒,常自号郎中,醒回必殴其妻。其妻美色,善歌,为怨苦之辞。河朔演其曲而被之弦管,因写其妻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近代优人颇改其轨制,非旧旨也。

《教坊记》与《旧唐书》都别离记述了《踏谣娘》的来因及演出情状。任半塘先生指出:“在初唐与盛唐之间、或盛唐之初期与晚期之间,已发作改变。同是独幕,而出场人物与说白差别,因之剧旨亦差别。初期限于旦末两角,旦为配角,先出场徐步行歌,旋即人舞,歌白兼至,以诉冤苦,既罢,是第一场。

  末旋上,与旦对白,至于殴斗,妻极痛苦,而夫反笑乐,是第二场。至此,全剧已末。旨在表达苦乐比照,家庭乖戾,男女不服,乃完全悲剧,构造较严。晚期之表演,多一丑角退场,扮典库,前来需索,是为第三场。……剧情乃由家庭扩为社会,剧中人不单受配头间乖忤之磨折,且受经济压迫,而遭外人之欺侮。

  此层从外表看,似剧情之展开与深进,益为悲苦,但净丑对旦之调弄,无非风趣取笑以至初级兴趣,

在此种排场下,看寡难免一番哄笑,反将本来悲剧情感冲淡,以至使之全然消亡。……崔氏所谓‘全失旧旨’者,不知即果指此否。”

《踏谣娘》的演出情景,能够从唐人常非月的《咏谈容娘》诗(“谈容娘”即“踏谣娘”)

获得一点印象,该诗所记,当是初期《踏谣娘》

未失“旧旨”时的情状: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

马围行处匝,进压看场圆。

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

不贴心大小,容得几怜。

此诗显然略往了对情节与其别人物的描写,集中翰墨勾画剧中的女配角,使其舞态、歌白、感情、演出跃然纸上,同时也表达了做者与看寡对演出者及其女配角的垂怜、同情之意。

  《踏谣娘》现实上可看做其时伦理道德教导之戏。因为儒、佛、道“扬善”思惟的深进影响,隋唐民间不断普及存在着自觉的、形式多样的伦理道德教导。借助于敦煌文献的发现,我们得知其时那种教导多摘用间接宣讲或文艺性说唱形式。如敦煌一卷本《王梵志诗》就有讲家庭伦理的:“骂妻早是恶,打妇更蒙昧。

  索强欺得客,可是丈夫儿。”那与《踏谣娘》所表示的内容可谓彼此印证。此外,歌舞戏中还有讲述孝道的,如“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觅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做啼,盖遭丧之状也。”(段安节《乐府杂录》。任半塘先生考证:“钵头”乃类名,非剧名。

  )此类歌舞戏,浅近纯朴,十分接近通俗人的生活,其伦理内容详细,妇孺易晓,不带强逼性,使人们在娱乐中进修做人,约束本身的行为。像如许的做品合适一般公众,其民间文化的色彩亦较为明显。

0
回帖

《踏谣娘》的剧情内容是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