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摘茶戏,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 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接壤处的黄梅县的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 北的摘茶戏同出一源。清道光前后,产生和传播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摘茶 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 船等民间艺术相连系,逐步构成了一些小戏。
颠末一段时间的开展,又在吸收 “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表演内容和演出形式的根底上,产生了故事完全的 本戏。在从小戏过渡到本戏的过程中,曾呈现过一种被老艺人称之为“串戏” 的演出形式。所谓“串戏”是指那些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干系的一组小戏。那些 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
“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 人物也打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畴。此中一些年龄大的剧中人物需要用 正旦、老生、老丑来饰演。那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前提。在1921年出书的 《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那个名称。黄梅戏唱腔委婉清爽,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
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深挚 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代表唱段次要有“夫妻看灯”、“蓝桥会”、“打猪草” 等;平词是副本戏中最次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论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 代表唱段次要有“梁祝”、“天仙配”等。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加强了“平词” 类唱腔的表示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副本戏的次要唱腔;打破了某些 “花腔”专戏公用的限造,吸收民歌和其他音成功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 的新腔。
黄梅戏以高胡为次要伴吹打器,加以其他民族乐器和锣鼓共同,合适于 表示多种题材的剧目。闻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等,表演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 驸马》、《牛郎织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