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墓墓名的由来是如何的?

1年前 (2023-01-01)阅读2回复1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2772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55458
  • 回复0
楼主

  孔子曾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葬地称陵完满是有资格的,为何却称 为“孔林”呢?那要逃溯到原始的葬人轨制。在原始社会初期其实不存在丧葬事宜,人天然而然地生,天然而然地死,有的随 意掩埋,有的只是听之自朽,既不封土,也不植树。曲到春秋时代晚期,才呈现了 坟丘形式的墓葬,据《礼记•檀弓上》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在往世后, 孔子将父母合葬在防(今山东曲阜县城东7。

  5公里防山之北)的时候,曾对门生们 说:“古也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因为孔子终年率门生漫游各国,为了回到 故土拜祭父母时能找到墓地,于是孔子“封之,崇四尺”(筑了四尺高的坟丘)。 据现有文献来看,孔子是有明白记载的封土为坟的第一人。孔子身后,门生们为他抉择什么样的墓式费尽心血。

  子夏回忆道:畴前孔子讲 过,看到几种差别式样的坟墓:有的四方而高,像建筑的高堂一样;有的狭长而 高,像“坊” 一样;还有的四方宽广而两旁向上尖削,好像斧的刃部一样,那种形 式又像马鬣(马颈上的一排刚毛),喊做“马鬣封”。孔子附和后一种。于是,孔子 墓的“马鬣封”的造式得以确立,成为封建社会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影响很 广。

  也许门生们出于对教师的尊崇,或是担忧日后找不到教师的墓地,故不约而同地带着树种来到孔子葬地,围绕着墓地种植下树木,做为教师墓地的标记。与此同 时,很多门生还为教师守墓。好比孔子的自得高足子贡,是春秋期间了不得的外交 家和殷商。他在教师墓前盖了一座茅舍,为教师守墓六年。

  东汉桓帝时,朝廷以官方名义修了孔子墓。尔后历代帝王不竭赐给祭田、墓 田,重修和扩建,才构成了如今的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的孔林规模。

0
回帖

孔子墓墓名的由来是如何的? 相关回复(1)

落日余晖
落日余晖
沙发
文化传承之重。
活跃2天前 (06-05 12:51)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