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断论,李安的辩解
——十位“张迷”眼中的《色,戒》
“电影和文学是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过于沉溺于张爱玲小说的那个氛围,这是大多数张爱玲改编电影失败的原因。”这是李安在威尼斯时,对有人评价《色,戒》不够“张爱玲”的解释。
那么,在张爱玲的书迷的眼中,如何理解这种电影化的表现方式呢?请看,张迷眼中的《色,戒》
滕左:张爱玲的断论,李安的辩解
滕左 不自由撰稿人,93年开始看张爱玲。
迈克:结尾和裁缝店戏乃败笔
迈克 香港散文名家,“深爱张爱玲”。
记不清写过多少关于张爱玲的文章。
陶杰:不回家的人
陶杰 有香港散文界第一才子之称,《张爱玲另类年表》一文曾被传颂一时。
林奕华:我的张爱玲解读
林奕华 香港剧作家,改编张爱玲小说共八次,被迈克称为“张爱玲工厂”。
表江:《色,戒》,比张爱玲温暖的李安
表江 影评人,读张爱玲全集N遍,看《今生今世》恨不能抽胡兰成两耳光。
周珠:梦里不知身是客
周珠 25岁,居上海,图书编辑。中学时开始读张爱玲。
左岸·苇:四个人的色戒
左岸·苇 时尚编辑,读张爱玲小说12年,N遍。
小飞:我看《色戒》
小飞 影评人,读过张爱玲所有小说,不是特迷她就不能写她吗?
makuranososhi:抑郁的《色戒》
makuranososhi 一位对张爱玲小说很有研究的香港网友
马三瞥:李安更慈悲
马三瞥 媒体从业人员,读过张爱玲所有小说
张爱玲短篇小说《色•戒》全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