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电车,信赖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它最引人注重的地方,当然就是 车顶上那两根搭在电线上滑行的集电杆,人们经常形象地称之为电车的 “小辫子”。我国最早于1914年在上海开始运行无轨电车,1950年以来,相继有24 个城市兴建了无轨电车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电车有不少比公共汽车优越 的方面,例如,它不会排放有害气体,行驶时噪声低,牵引性能好,驾驶 操作十分简便。
特别是在崇尚绿色环保的今天,电车的发展更加受到重视。 但是,乘坐电车也会碰到麻烦,那就是电车上的“小辫子”在一定程度上 限制了电车的行驶速度,并且在道路行驶带上有一定领域的限制,行驶中稍有不慎,就轻易“翘辫子”(集电杆与架空电线脱离),导致电车抛锚。
电车能不能不要“小辫子”呢?电车的外看和结构虽然与公共汽车差不多,可是它们的动力来源却大 不相同。汽车是靠燃油发动机来发动的,而电车则是靠电能来驱动的。不 过,电车上的电能并不是由车上自身携带的发电机提供的,而是依靠特殊 的集电装置来获得动力。
电车顶上装有两根带有触轮的集电杆,它和专门 架设的两根架空电线相接触。电流由一根电线通过集电杆,经掌握设备到 达电车上的牵引电动机,然后经另一根集电杆到另一根架空电线,形成回 路,从而使电车获得行驶时所需的动力。一旦任何一根集电杆脱落,就好 比断开了电路开关,电流就一下子中断,电车也就失往了动力来源,当然 无法陆续前行了。
所以,“小辫子”对于电车来说,虽然不太方便,却又是 必不可少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