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桥文化中的鼓书艺人 是什么?

2天前 (01-06 01:29)阅读1回复0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9730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460
  • 回复0
楼主

  北京天桥文化中的鼓书艺人

天桥的鼓书的场子特殊多,仅三角市场就有三四家,都是演唱成本大套的汗青故事的。记忆比力深的有三个,更大的一个在三角市场的最西头,是王艳芬和王艳茹两个姐妹轮流演唱,唱的是西河大鼓,有位弦师为她们伴奏。唱的曲目似乎是《三侠五义》一类的故事。

  其时那二位已经是出名的鼓书艺人了,常在播送电台上演唱,颇有一些听寡。她们表演的场子固然也是用板凳围起来的露天的场子,但是到了冬天特殊冷冷的时候,还用棉布天棚罩起来,挡风御冷,可见即便是三九天,仍是有听寡的。那两位艺人在候场时,穿戴皮斗篷,手里抱着热水袋,到演唱时,仍是脱了斗篷,露出里面紧身的彩缎的旗袍。

  别的一位是蔡金波,也是一位演唱西河大鼓的女演员,但她却颇有男演员风度,不太讲究服饰,也爱演出武段子,不时展示刀马工架,其演唱的内容大约是“说唐”、“杨家将”一类的故事。 

我听的最多的是三角市场南端的刘田利,他唱的也是西河大鼓,多是《大八义》《小八义》一类。

  刘是一位男演员,他演唱的调子虽属西河调,但与一般艺人演唱的西河大鼓略有区别,其伴奏尤有特色。一般唱西河大鼓的只要一位弹三弦者伴奏,而刘田利又增加了一把四胡和一个大正琴。那种大正琴按说只能算个大人玩具,比口琴还差着一等,正式乐队没有它的位置,但它用钢丝做弦,音色特殊,刘田操纵来为本身的西河调伴奏,听起来别有风味(大正琴是日本人带来的,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大正琴在北京非常时髦,那时每到薄暮,在街头巷尾经常能够听到铿铿的大正琴声,而如今很少有人晓得它了)。

  刘田利的听寡良多,有些是天天都来的。刘合理中年,嗓子高亢响亮,从我那时的赏识程度来看,在天桥是属于一流的。在演唱中他不搞过多的花腔,以论述故事为主;并且说的比唱的多,他又以演出见长,一根鼓键子帮他做出许多描画鼓书中人物形象的动做,所以像我如许的十明年的小孩也能一听就是半天。

  因为最早听的西河大鼓就是刘田利,所以后来不管是在电视上抑或晚会上,听到西河大鼓的伴奏的声音我就会想起刘田利。 

本年到山西大学参与学术研讨会,与一位搞通俗小说的教师谈起江湖艺人所根据的表演底本的问题。他说七十年代下乡插队时与北京一个同窗很要好,到北京来玩就住在他家。

  他父亲本来是唱大鼓的,五十年代以后,安放到澡堂子烧汽锅。我细一探听,本来就是刘田利。山西大学那位教师说,刘还保留着许多他们手抄的簿本,可惜那时我对那些不感兴致。 。

0
回帖

北京天桥文化中的鼓书艺人 是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