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的格局是如何的?

2天前 (01-06 08:07)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966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336
  • 回复0
楼主

  清东陵位于京东燕山南麓的遵化马兰关四周,它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东傍鲇鱼关,西依黄花山,共有陵墓14处,葬150多人。关于东陵的选址,传播着一段顺治帝亲身选地的故事。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 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那块处所,回 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十分兴奋,表达要亲身前去审阅。

  时隔不久,顺治皇帝由浩瀚侍卫大臣和八旗健儿蜂拥着出外打猎,他们一路纵马扬鞭来到了 京东的燕山山脉,跃上了凤台岭之巅。顺治帝登高远眺,向南看,平川似毯, 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密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缥缈。实是山水壮美,景物天成。顺治帝前瞻后眺,左环右顾,发出由衷的赞颂。

  他反身下马,在凤台岭上抉择了一块朝阳之地,非常热诚地向苍天祈求,随后相中了一块风水适宜的地势,对摆布的侍臣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着,将手上佩带的白玉扳指取下,扔下山坡,道:“落地之处定为穴。”于是群臣在扳指停落的处所打桩做记。

  后来,当实在那里建起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园,即顺治皇帝的孝陵。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摆布两翼为天然砂山,整座山陵北高南低,顺势而布,节拍明显,气焰宏伟。为了避免汛期山洪冲垮陵墓,不只在建筑之下打桩加固,并且修建了整套的排水系统。地上操纵天然的倾斜地势设置了排水明沟,使雨水排泄畅达。

  陵区之水通过明沟暗渠,全数搜集于隆恩门外的神路桥下,再由两边水道顺势排泄出往。可见孝陵在必然水平上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选址的科学性和建筑手艺的高明。清东陵的选址和建筑艺术已非常成熟。前人葬选山水形胜之地,比德于六合,同青山绿水共存,以求英名之永垂不朽,以高尚幽雅的山水天然之美,来激发和拜托对祖先的缅怀和敬重。

  所以在清陵的选址、规划规划和设想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出力逃求建筑与山水形势的有机连系,创造出一个气焰恢弘的空间情况。清东陵以前朝后坐和摆布两翼的黄花山、扣牛山、露台山、鲇鱼关、马兰峪等构成摆布平衡的光景格局和四面围合的空间。那个空间中,诸山的体 量大小、位置的远近及唤应关系,表示出尊卑、主仆、朝揖、拱卫等关系,构成 了一个头头是道、收敛向心的群山围绕的世外桃源。

  除此之外,盘曲起伏的山峦、曲曲柔媚的水流、葱郁茂盛的植被、错落有序的建筑,配合编织了一个 光景如画、充满生气的情况。

0
回帖

清东陵的格局是如何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