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候,后宫嫔妃的品级是怎么分的?

17小时前 (16:12:26)阅读1回复0
小强
小强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952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058
  • 回复0
楼主

  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造大备,后宫号位定造严正。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工具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容许三级,均无定额,随居工具各宫,勤修内职。不外,纵看清朝汗青,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如庄妃、瑾妃、珍妃等。

  轨制规定虽然非常严厉,但各皇帝妃嫔数目标几出进较大。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越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那么多的妃嫔。清朝宫女人数比明朝削减,按定造在三百人以下,现实上也不行此数。

清代宫廷的后妃轨制是在清进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工具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容许,无定命,随皇贵妃分住工具六宫。

清后宫轨制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咸丰二年(1852年)蒲月进宫,封兰贵人,居储秀宫。

  咸丰四年(1854年)晋封为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子载淳(即同治皇帝),晋封懿妃。咸丰七年(1857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携皇后钮祜禄氏,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及皇子载淳等逃往热河行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病重。

  下诏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赞襄政务,称「赞襄政务王大臣」。别离给以皇后钮祜禄氏及皇太子载淳「同志堂」,「御赏」玺,做为即位后下达圣谕的符信。

咸丰皇帝病死热河,载垣等八大臣辅政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载淳即位,改明年为祺祥元年。

  十月,又改明年为同治元年。皇后钮祜禄氏晋封皇太后,称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以载淳生母身份晋封皇太后,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谜底填补

“兰贵人”,应该是慈禧的闺名,“懿”是咸丰给的封号,。

0
回帖

清朝时候,后宫嫔妃的品级是怎么分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