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思维无法解释低口碑高票房的现象,但换用经济学理论就很好明白。电影票房走向与影片口碑并不一定成正比,因为很多电影在生产之前就瞄准特定观众群,然后通过选择明星,再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吸引这些观众进影院观看。虽然这些影片会令电影工作者或是影评人感到失望,但是这样的量身定制的确能够收获票房。
所谓口碑,大多指的是电影研究者和影评人的意见,但这个人群不代表观影人群的大多数。据业内人士介绍,电影公司一般选择拍一部水平中等、针对一般人群口味的电影。中国影院的票房总体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影院建设驱动,这些新增影院大多数布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以去年前三季度为例,近八成新建影院出现在此类区域。
这意味着,看电影正越来越从影迷的艺术欣赏行为转变为最普通大众的日常消费行为。影片众多,票价亲民,在大多数人看来,电影似乎早已不是高端艺术,而是茶余饭后的消费品,人们为这个消费掏腰包,比十年前更加随性,那么口碑好坏似乎已经不是人们选择的唯一标准了。
一、大家有越来越充足的消费能力。
电影票价在这二十年里涨了十几二十倍,94年一张电影票6块钱,到如今《阿凡达》一张电影票180块钱,仍然能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可以说广大消费者在娱乐消费上已经到了一种有病乱投医的地步了,甭管好坏,有就掏钱,美国一张电影票也不过10美元(这都算贵的),英国一张电影票8英镑左右,日本一张电影票1500-1800日元(这也算贵的了),而中国观众对动辄一张票一百多块钱眼都不眨。
二、选择馀地还不够多。
每月能看的片子就那些,想坐在电影院里体验看电影的乐趣,只能去看那些片子,没得选,每年我们能在电影院看到的片子是少数,而那些没有机会进入院线的片子是多数,分级制度千呼万唤不出来,让很多类型片难以拍出深度,畏手畏脚只为过审,自从广电总局成立之後,我们再也看不到像《霸王别姬》、《活著》这种值得思考的佳作了,所有导演脑子里只有一个目的——先过审再说。
三、我们已经不把电影当艺术去品味了。
快餐时代,大家花钱消费更多为的是一种发洩而并非要什麼深层次艺术洗礼,很多片子烂成翔,但是却给了观众吐槽的机会,观众从吐槽中得到了发洩的快感,他们的吐槽被更多人认同,又同时满足了存在感,这造成了电影制造快餐化,观众消费快餐化,所有流程全是简单粗暴的快餐化,就失去原本的意义了,现在的电影跟五六十年前的电影已经不是同一种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