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明朝闻名的奸臣寺人魏忠贤
“九千岁”魏忠贤
“万岁爷”是封建社会皇帝的专有称呼,王公贵族有时被称为千岁。做为一个寺人,能被称为仅次于皇帝的九千岁,那在中国汗青上恐怕只要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贤一人曾经做得到。
魏忠贤是恶棍身世,为逃脱赌债而自阉进宫。
魏忠贤大字不识一个,是彻头彻尾的文盲,但他博闻强记,尤善巴结拍马,为人更是猜疑残暴、阴邪恶毒。皇长孙墨由校的乳母客氏荒淫而暴虐,客氏深
知墨由校是将来的皇帝,因而十分负责。按老例当皇子停奶后乳母应当离宫回家,但因墨由校过火地依靠客氏,虽然朝臣们屡次上奏要求客氏离宫,但擅长拉拢皇子的客氏仍是得以陆续留在宫中。
以至当墨由校之母往世后,客氏竟然代替了墨由校母亲的角色。其时明宫中流行宦官与宫中女子结成假夫妻的行为,称“对食”,魏忠贤即与客氏结成了对食。明熹宗墨由校即位后,客氏备受宠任,被封为奉圣夫人,其家中子弟被录用为锦衣千户。大字不识的魏忠贤也因客氏的关系而一跃成了司礼秉笔寺人。
客、魏两人狼狈为奸、横行无忌,配合独霸宫中大政,对他们的行径不屑一顾的寺人、宫女,包罗皇帝的妃嫔皇后,都遭到其胁持或虐待。
客氏与魏忠贤的擅权与熹宗怠于朝政密切相关。明熹宗素性好动,喜好骑马、泛船、练习训练。魏忠贤投其所好,从各地选多量上好的马匹供皇帝骑乘,以致于皇宫成了赛马场。
魏忠贤还常带皇帝到北海泛船,有时本身与客氏充任船夫。魏忠贤还挑选甲士万余人在宫中排阵,宫女与宦官也都加进阵中,迟早操练,号称内操,皇帝好像将军批示斗殴,玩得不亦乐乎。荒废朝政的明熹宗还擅长木匠造造和土木匠程,经常在宫中处置那类工做。对皇帝天性深知的魏忠贤专挑皇帝专注于木匠活时请皇帝示下,皇帝老是不耐烦地把决定权交给魏忠贤,那正好给了他随心所欲的时机。
在皇帝的放纵下,掌握大权的魏忠贤忘乎所以,每次出宫都汹涌澎湃,声势浩荡,官绅士人则须跪在道路两旁,高唤九千岁。
在熹宗执政初期,东林党人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叶向高、杨琏、左光斗等东林党人都是朝廷的重臣。东林党人是明末以江南士医生为主的一个政治集团,他们反对矿监、税监的掠夺,主张闭目塞听,实行改进。
魏忠贤要到达把持政局的目标,必需把东林党人赶尽杀绝。他起首指使亲信造造了汪文言案,诡计借此罗织功名,谗谄东林党人。时任御史的东林巨子杨琏上奏,疏参魏忠贤为害朝廷的二十四条大功,其奏章条条有据,义正词严,到处颂扬。但是熹宗深受魏忠贤与客氏的迷惘,不只未训斥魏忠贤,反而责备杨琏疑神疑鬼,斗胆妄言。
皇帝的放纵强大了魏忠贤的气焰,他先迫三朝元老叶向高离朝,然后起头疯狂地虐待东林党人。杨琏、左光斗及给事中魏大中等都遭酷刑而死。魏忠贤的爪牙们造造了《东林同志录》、《东林点将录》,把反对者都列进东林党人的名单,加以虐待。
对贬官在外或罢官在家的东林党人也没有放过。东林党人的权力在魏忠贤掌权时遭到繁重冲击。
魏忠贤权倾朝野,一批恶棍投契之人纷繁投其门下,争当其干儿义孙。整个明廷从朝廷到处所,四处都有如许一些无耻之辈。礼部尚书顾秉谦,年龄远长于魏忠贤,带着儿子叩见魏忠贤,连称本身的胡子都白了,间接做魏忠贤的儿子不适宜,但魏忠贤能够把他的儿子收为义孙。
大学士、礼部尚书魏广微,因为同姓魏,自认是魏忠贤的侄儿,得到了魏忠贤的相信,后来想提拔或免除哪位仕宦,魏忠贤一律照准。在魏忠贤的干儿义孙中,较出名的还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他们为虎做伥,无恶不做,是魏忠贤虐待反对者的助手。
围绕在魏忠贤四周的无耻之徒,为讨好魏忠贤,还想出了为其立生祠、塑雕像等无耻的招数。
浙江巡抚潘汝桢在杭州西湖边为魏忠贤成立生祠,其规模超越了岳飞庙与关公庙。其后,各地都抚大吏,以至一般商人、恶棍都纷起仿效,还请皇帝为他们成立的魏忠贤生祠赐名。那些人对魏忠贤的泥胎五拜三稽首,山唤九千岁,大江南北,一片乌烟瘴气。对魏忠贤的颂扬之声不停于耳,那些报酬了表达对魏忠贤的尊崇,不再唤其名,而称“厂臣”。
如大学士代皇帝所批奏折上也写“朕与厂臣”,阉党魏忠贤的气焰何其盛也!
魏忠贤还贪天之功为己功。其时努尔哈赤兴起于东北,明将袁崇焕率军获得了宁远大捷后,魏忠贤与满朝文武反而加官晋爵。
公元1627年,年仅23岁的明熹宗因纵于声色而身患沉痾,不久即死往。
魏忠贤深知皇帝对本身重要性,他曾想尽各类办法救皇帝的命。熹宗没有儿子,张皇后在熹宗死前推荐熹宗的弟弟信王墨由俭做为皇位的继续人,即明崇祯帝。崇祯帝早就不满于魏忠贤、客氏的擅权,因而上台后便伺机除掉那两个奸邪之人。御史、谏官们也一哄而上,上书训斥魏忠贤的功责行径。
崇祯帝顺水推船,起首把魏忠贤赶出宫廷,安设在凤阳。魏忠贤还没有抵达凤阳就得到了皇帝要杀他的动静,魏忠贤目睹大势过去,便在旅舍内畏功上吊他杀。崇祯帝命令将其碎尸万段。与其一同做威做福的客氏先被赶到浣衣局退役,后被乱棒打死。魏忠贤与客氏的亲族也大多被杀,依附他们的无耻之徒则被逐出朝廷。
被魏忠贤排斥的东林党人再次上台,但是,留给大明朝与崇祯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