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四皇子篡位民间有哪些传说?

6小时前 (20:09:11)阅读1回复0
kewenda
ke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959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182
  • 回复0
楼主

  跟着时间的流逝,雍正篡位的故事在民 间演绎得越来越生动。别史中关于雍正篡位 的传说,回纳起来竟有5种之多:一是“雍正 改诏说”。康熙皇帝原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胤褪的,可是雍正却背后把诏书中的 “十”字改成“于”字,如许诏书就成了“传位 于四子”。

  二是“隆科多改诏说”。隆科多是其时的步军管辖,在康熙病重时,原来发了一 道谕旨,喊远在西宁的十四子胤褪告急回京,要传位给他,可是隆科多把遗诏捏在手里,没 有发出往。比及康熙皇帝驾崩,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子胤稹。三是“隆科多改诏说”的 另一版本。

  康熙刚咽气,隆科多赶紧从“正大 光亮”匾的后面,取出康熙密躲在那里的诏 书,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四是“雍正投毒说”。康熙在畅春园病重时,皇 四子胤稹进了一碗人参汤,康熙饮了就回天了。五是“年羹尧改诏说”。年羹尧是昔时的 川陕总督,传说雍正的母亲曾与他私通,人宫 8个月就生下了雍正。

  所以雍恰是年羹尧的 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史学家和档案学者起首否认了民间那几 种雍正篡位传说的实在性。满语是清朝的国 语,康熙的诏书不成能只写汉文,不写满文。要将满文的“十”改成“于”谈何随便?清代 的用语标准,档案中凡写到皇子时,都要写成 “皇某子”,而不克不及写成“某皇子”。

  仅将“十”字改成“于”字,岂不是将“传位皇十四子”改 成“传位皇于四子”。再说清代人写“于”字是用繁体“於”,而 不是如今简体字“于”字,所以将“传位十四 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完满是凭主看设法编造出来的。保留在中国第一汗青档案馆的康 熙遗诏里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镇,人品贵 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仅从它的写法来看,要想改成“传 位于四皇子”是完全不成能的事。

0
回帖

关于清四皇子篡位民间有哪些传说?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