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称唤,陛下和皇上有何区此外

12小时前 (08:06:38)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005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0104
  • 回复0
楼主

陛下一般用于礼节场所,外国青鸟使对君主也称陛下。皇上是臣民对皇帝比力通俗的称唤。

现实上是一样的。

  “皇帝”那一称呼,在中国几千年封建专造时代沿袭稳定,但在某些特定情状下,皇帝还有特定的称呼。

  天子:“天子”一词的呈现,早于皇帝轨制的产生。君全国者以天子自居,故称天子。皇帝轨制产生后,皇帝也称天子,但为他称。董仲舒《春秋繁露》云:“德侔六合者称皇帝,天助而子之,号称天子。

  朕:“朕”是皇帝的自称。秦王嬴政称帝前,通俗人皆可自称朕,嬴政称帝后,朕成为皇帝一人的专称。

  陛下:人臣对皇帝或临朝皇太后的称唤。上:史家记载汗青,或臣下彼此对话时多称皇帝为“上”或“今上”、“皇上”、“圣上”、“明上”、“主上”等,凡皇帝所做诏书或指示,也喊“上谕”。

  乘舆:“乘舆”的本意是指皇帝所乘之车或皇帝的衣冠器物,因为皇帝至尊无上,便用“乘舆”做代表。

  车驾:古籍中以车驾称皇帝者,触目皆是,所以用车驾做为皇帝的别称。《汉书·高帝纪》注引颜师古曰:“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不敢指斥也。

  县官:在汉代,常用县官做为皇帝的别称。实正意义上的一县的长官,则称为县令长,不称县官。《汉书·霍光传》:“县官非我家将军,不得至是。”注引如淳曰:“县官谓天子。”

  国度:自东汉始,常用国度代表皇帝。《资治通鉴》记载晋惠帝元康元年“今表里阻隔,不知国度所在。

  ”注曰:“国度谓天子。自东汉以来皆然。”

  朝廷:古代文献典籍中,有时也用朝廷来代表皇帝。《资治通鉴》记载,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关东诸侯将领,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同书初平三年王允曰:“朝廷幼小,恃我罢了。”

  寡人:古代侯王自谓孤、寡人、不谷(谷),意为少德之人,以示自谦。

  唐以后唯皇帝自称寡人。

  至尊:意谓极其尊贵。皇帝至尊无上,故时常用至尊代表皇帝。此外,还有代称为元后、元首、天王、宫里、万岁、龙等等,所在多有。

0
回帖

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称唤,陛下和皇上有何区此外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