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风俗有哪些?

5小时前 (02:32:11)阅读1回复0
kewenda
ke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004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0089
  • 回复0
楼主

  冬至颠末数千年开展,构成了特殊的季节食文化。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做为年节食物。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良多,食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及的有冬至食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食馄饨,起头是为了祭奠祖先,后逐步流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馄饨开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造造各别,鲜香味美,遍及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欢的闻名小食。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大都处所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食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风俗,在江南尤为流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物,是一种用糯米粉造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聚”“圆满”,冬至食汤圆又喊“冬至团”。

  民间有“食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能够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食汤团。前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很多处所,在冬至那一天有食狗肉和羊肉的风俗,因为冬至事后气候进进最冷的期间,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成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风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留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不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逐个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

  各人畅怀畅饮,彼此联络久别目生的豪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不断世代相传,以示不忘本身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汗青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食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0
回帖

冬至风俗有哪些?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