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一词在唐代科举中已呈现,但是在其时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代放榜之后,进士要举行浩大的宴游活动以示庆祝,名为“探花宴”,经常要欢聚月余。同年登科的进
士,各有分工。有的负责筹办宴会,有的
负责逃召伎乐,有的“探花”。
所谓“探花”,就是从进士中挑选
年纪最轻的人,担任“探花使”,到各花
园中觅觅鲜花盛开得最茂盛的处所,做为
宴饮游乐的场合。
假设其他的人找到的宴
饮场合比探花使找到的场合好,就要责
罚探花使。唐末诗人翁承赞的《擢探花
使》诗:“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
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
开。”写的就是探花使在饮宴前一日选定地点之事。
在继续一个月的探花宴中,探花使要先探杏花,再探牡丹花等名花。
礼 部张榜时,杏花开放,所以唐代也称为“及第花”。郑谷有诗《曲江红杏》 云:“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从北宋起头,宋太祖成立殿试轨制。在吏部测验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 持更高一级的测验,决定登科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为“天子门 生”。
并定规进士一甲只要三人,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都称为榜 眼,意为二、三名在状元摆布,就像他的两只眼。第一、二、三名都可称状 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此时,探花已 成为殿试一甲第三名的专称,与唐代“探花”之名大相径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