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养成记:(一)商纣王的争议

7小时前 (04:52:42)阅读1回复0
kewenda
ke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016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0325
  • 回复0
楼主

中国汗青上有几百个帝王,此中明君和昏君,有时很难准确辨认。但汗青上所有的封建王朝,所有的野史,甚至演义小说,却都将一小我列为昏君的代表,那就是商纣王。似乎一提到明君,就是尧舜,一提到昏君,就是桀纣。夏桀和商纣做为昏君的典型,永久被刻在羞耻柱上。似乎数学上的公理,无需证明,是默认的,不成量疑的既成事实。不外近些年,关于纣王也呈现了很多同情甚至颂扬的声音,事实为何会有那些争议呢?

第一个原因,是昏君的劣迹有争议。关于各人津津有味的酒池肉林、炮烙之刑能否存在,在史乘上贫乏足够的证据,许多诸如《史记》都是孤证,且跟着汗青的开展,后期不竭呈现的剖腹验胎、敲骨验髓等事迹更是带有牵强附会的想象,将其塑形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魔王形象。然而许多工作底子无法验证,纯属以讹传讹,如郭沫若等史学家就公开唤吁,应该为纣王正名,以至洗清委屈。

第二个原因,是昏君的功迹被掩盖。伟大指导毛主席如许评判纣王:“把纣王看做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领、能文能武的人。他运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同一稳固起来,在汗青上是有功的。商纣王是很有能耐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总体来看,纣王对东南的运营,使以后中原文化逐步开展到了东南。我国如今江苏西北部和长江流域的最后开发,纣王是有过功绩的。但是不成承认,那些功迹虽契合野史,但我们在日常平凡几乎接触不到。

第三个原因,是周朝的正统地位。中国汗青以儒家传统文化为核心,儒家自孔子起头便以周朝为抱负国,而周朝是灭商后成立的,纣王又是商朝的末代帝王,所以,在文化和言论上也就倾向于对纣王有更多的报复和责备,久而久之,就习惯成天然了。

所以严厉来说,那小我是不是昏君,同样很难界定,也贫乏汗青文献和考古等佐证,评判汗青人物,最难的就是客看公允,实事求是。

0
回帖

昏君养成记:(一)商纣王的争议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