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故居的原址。原宅
中唐后已不复存在。北宋元丰年间,知府吕大防始重建茅舍,立祠宇。元、
明、清历代曾改建修葺。明弘治十三年(1500
年)及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两次修建,
奠基了今日草堂规模。
次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
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诗史堂两侧为陈列
室,环以回廊与大廨相连,规划紧凑,彼此呼
应,别开生面。园林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梅
园楠林,翠竹千竿。溪流小桥交织庭中,使诗人
故居增添无限诗情画意。您能够在那儿看到杜甫
的雕塑,画像以及传播千古的珍贵诗篇,感触感染一
代“诗圣”伤时感事的情怀。
诗圣杜甫为遁藏安史之乱,于公元760年3
月在此建茅舍一座,自称草堂。并在此栖身3年零9个月,做诗240余首, 有很多以草堂为题,触景生情。此中《茅舍为秋风所破歌》卓绝千古。现草 堂将梵安寺与梅园停止合并,梅竹成林。馆内收藏各类材料3万余册,文物 2000多件,为国度重点文物庇护单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