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冠,亦称“通天”,乃汉代至明代的天子公用礼冠,用于郊祀、朝贺、宴会 等场所。秦时采楚冠之形所造,为皇帝常服,东汉沿用旧名,然加以立异:以铁为 梁,正竖于顶,梁前以山、述(通“鹬”,用翠鸟羽造做的冠饰)为饰。《后汉书• 舆服志下》:“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乃曲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莆 为述,乘舆所常服。
”东汉以后,历代相袭,其式屡有变易,尤其是两晋时朝,于通 天冠前部加金博山,以企求与仙人相通,显得巍峨凸起;冠上饰有蝉纹,表白君主 高洁的品量,以加强天子首服的尊贵地位。
与汉代的古朴简陋比拟,唐代通天冠则变得非常华美,且一改旧造,以铁丝为 框,外表绸絹,冠身向后翻卷,顶饰二十四梁,附蝉十二首。
《旧唐书•舆服志》记 载:“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绥,玉若犀簪导。” 两宋沿用其造,又因冠高而翻卷,形似卷云,亦称“卷云冠”。明代通天冠的形造与 唐宋一脉相承,关于利用场所也有明白规定。《明史•舆服志二》:“皇帝通天冠服。
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天冠、绛纱袍。冠加金 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入清以后被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