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被臭名化”的游戏

1年前 (2023-01-30)阅读2回复1
kewenda
ke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5408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8162
  • 回复0
楼主

做者:箱子

  关于分级轨制 ESRB 的成立过程,你或多或少有所耳闻。他与 90 年代早期《实人快打》和《午夜陷阱》引起的社会争议脱不开相干,美国参议院其时大费周章的开了场听证会,接着国会就下达了法令,一多量游戏光盘从零售店下架,间接的改动了整个游戏财产。如你所知,现在广为熟识的游戏审查尺度,凡是都是财产开展到必然规模才降生的产品。

  但若是再往前看,就能发现那或许是群众成见和公众怨气持久积累的成果。社会争议的早已发酵,若是将时间拨回到 43 年前,一部做品拉开了支流言论报复电子游戏的序幕,它的名字是《灭亡飞车》(Death Race),出生在加州帕罗奥图的某个小厂房里,它也本该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不起眼的游戏

  上世纪 70 年代获得大规模贸易胜利的游戏,除了《Pong》之外可能无出其右。1972 年,雅达利将那款游戏安拆于安迪·卡培酒吧,接着便引爆了整个美国西海岸。它给公司带来的收入高于其它街机 4 倍,相关的订单数量也在两年内飙升到 8000 多张。

  但失策之处在于,雅达利并没有将申请专利的工作放在心上,间接招致其它企业有了合法盗窟《Pong》的时机,最末使得正版的市场占有率折损三分之一。

  此中,与他们同处于加州森尼韦尔的 Ramtek,能够说是最早吃螃蟹的人 —— 虽然一起头并非一家游戏公司。

  Ramtek 的研发主力是几名航天工程师,次要面向医疗和商用范畴消费图形显示器,起初还处于维持温饱的形态,依靠大量外部资金过活,所得利润也大多继续投入到造造业中。但自从发现了游戏那块璞玉,他们就起头鼎力大举开拓相关的产物线。因为自己就动手图形元件的消费,转型起来豪不吃力。

  据雅达利的设想师艾伦·阿尔康(Allan Alcorn)所述,游戏投入测试后,他发现每天早上 9 点都有一群固定访客来到安迪·卡培酒吧,显然不是为了聚寡喝酒。当向店老板征询起此事时,才晓得那批“顾客”都来自于 Ramtek。借着不竭的实地考察,他们很快就开发出一款名为《Volly》的盗窟游戏。

  《Volly》的表示能够说是高开高走,Ramtek 的销售额不逾时日便打破了 600 万美圆。曲到 1976 年 11 月,一场大火将价值 700 万美圆的造造厂夷为平地,那才成了他们由盛及衰的转折点,以致于后来那家公司彻底裁掉了游戏部分。

  不外,虽然 Ramtek 的高层“爱钱不爱游戏”,但却为行业孕育了许多国家栋梁的人才。考夫曼(Pete Kauffman)恰是此中一员,他在酒吧“实地考察”时便一眼迷上了电子游戏那种娱乐形式,没过多久,就借着小我开展的由头自行成立了 Exidy 公司,他后来回忆到:

  “当第一次在本地酒吧看到《Pong》时,我感应兴奋极了。它被安拆在旧橡木桶状的桌子模子中,没有投币门,硬币就那么间接扔进去。打完游戏后,我试着悄悄的挪动它(设备),成果底子不管用,里面必然塞满了硬币,它所引起的潮水绝不会好景不常。”

  当然,Exidy 的拓荒远不会那么顺风顺水,他们早期的产物仍然围绕着“球”打转。好比《曲棍球》(Hockey)和《网球》(Tennis),固然弄法和复杂度在《Pong》的根底上更进一层,但因为其时的市场同量化十分严峻,一家背后只要一位工程师和一间几百平米小厂房的公司,产量和量量都缺乏合作力。

  曲到 1975 年,考夫曼带着一台名为《扑灭德比》(Destruction Derby)的街机参与 MOA 展,才略微引起了一部门代办署理和玩家的存眷。

  那款游戏的创意如今来看也不落俗套,玩家需要控造一辆小车,通过碰击摧毁屏幕中的其它赛手,有那种 B 级片的铁血风采。再加上设备的样机非常精致,不只装备了两个标的目的盘,还有十分“拟实”的油门和挂挡元件,天然而然的就引起了人们上手试玩的欲望。

  《扑灭德比》胜利了,突然涌入的订单,使得 Exidy 不能不放弃其它街机的生厂,将所有流水线都腾给那一款游戏。但《扑灭德比》也失败了,在给 Exidy 带来足够多利润的之前,他们就因为产能跟不上等问题,不能不以“独家造造权”的名义将其卖给了 Chicago Coin 公司,想要借着“版税”来躺着获利。

  但搞笑的是,前脚才刚刚受权,后脚 Chicago Coin 就陷入了财务窘境,招致 Exidy 处于十分为难的境地:第一,他们没法从破产的公司那里拿到版税;第二,因为“独家造造权”的问题,自行消费《扑灭德比》也是不被允许的。

  思前想后,考夫曼深入体味到“人必然要靠本身”那条人生事理,砸锅卖铁在山景城买下一间大约 1400 平方米的厂房,动手开发自家的“精神续做”。

  此时面对的,还不单单只要钱的问题。起初为《扑灭德比》设想硬件的工程师已经分开公司,开发重任都落在了新人身上。好在是他临走前给考夫曼留下一个锦囊,里面写着:无妨找找老店主 Ramtek 的艾维(Howell Ivy),他必然能够帮到你。

  那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艾维才刚刚到任,就起头动手将《扑灭德比》重构为《灭亡飞车》。事实上,当一款游戏的弄法被写入硬件逻辑时,想要停止修改是好不容易的,但单单改动图像却算不上有多复杂:

  它是最早用上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产物)……我意识到我能够把车换成人。虽然当他们被车碾过时不克不及摆几具尸体在那,但十字架的点子怎么样?《灭亡飞车》就是那么降生的。

  然而,合理营业迈上正轨,营收起头稳步前进时,令考夫曼都难以想到的是,就是那么一个简单的理由,那么一款不起眼的换皮产物,在将来的几年中却让 Exidy 成了家“千夫所指”的游戏公司……

言论一触即燃

  正如艾维所说,《灭亡飞车》的弄法根本上能够总结成“开车碰人”,断定胜利时还能听到一声被认为是惨叫的锋利音效。而对外宣传时,考夫曼也将玩家的身份包拆成“死神”,以至连街机的框体都印上了骷髅头和坟墓的图样。但为了制止触及红线,游戏中收割的对象并不是人类,只是被称为“小精灵”的生物 —— 事实证明那没什么用途。

  从公司的战略层面来看,《灭亡飞车》只是一款过度用的产物,次要目标是为后续的《Car Polo》铺路,没被寄予太多厚望。但在 1976 年 7 月,在的西雅图一家购物中心里,一位美联社的记者改动了世界限。

  记者的名字叫温蒂·沃克(Wendy Walker),她留意到商场里有个区域排起了长队,靠近一看才发现是孩子们正在玩弄街机,上方写着《灭亡飞车》几个大字。她察看了一会然后得出结论:对青少年而言那可不是什么好工具,活生生的人被赛车碾过,游戏中时不时传出毛骨悚然的声音,必需抵抗。

  紧接着,沃克就联络到了 Exidy,想要讨论那些暴力内容对玩家的潜在影响。但负责接待的市场部主管保罗·雅各布(Paul Jacobs)底子没有把工作放在心上,他直抒己见的说到:“若是玩家从碰倒行人中获得乐趣,那就应该让他们那么去做。”于是,那番发言很快就登上了 7 月 3 日的俄勒冈日报。

  雅各布是打心底里认为《灭亡飞车》不重要,美联社的报导在他眼中,很可能就是报纸第三、第四版的一个花边新闻。但 Exidy 立马意识到工作并不是如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各地的言论可谓一触即燃。曲到 1976 年 12 月,《时代琐闻报》(Times Picayune)仍然咬着他们不放。

  以如今的目光来看,若是说美联社只是就事论事,那后续的一些处所媒体就有些强调事实了。《图森市民报》(Tucson Daily Citizen)刊载了一张小女孩玩游戏的照片,旁边写着“灭亡飞车仍是灭亡之愿……现在在屏幕上逃逐行人,会挑唆她以后在实正的高速公路上碰人吗?”接着他们又曲解一位街机店司理的发言,暗示那款游戏的暴力影响以至高于枪战。

  面临世人的责备,Exidy 不能不出头具名停止公关。他们认为那款游戏只是无伤大雅的消遣,所谓的“尖叫”,也不外只是小精灵发出的“哔哔声”罢了。总司理菲尔·布鲁克斯(Phil Brooks)说到:“我们拥有业内更优秀的一批艺术家。若是实想让汽车从行人身上碾过,我们能够弄得更吓人一些……若是再贴点钱,你可能听到刺耳的轮胎声、嗟叹声和尖啼声。但我们不会缔造如许的游戏,我们也是人。”

  不外,那番辩白并没能阻遏愈演愈烈的事端。《灭亡飞车》的名字,不知不觉的起头呈现在各大“庄重媒体”的头版头条上,好比《国度询问报》(National Enquirer)和《午夜》(Midnight)杂志。NBC 还在电视节目中请来神经病学家,一同训斥 Exidy 的暴力宣传。美国国度平安委员会和《新闻周刊》(Newsweek)更是直抒己见,在相关报导的题目里写着:有病(Sick)。

  争议带来的间接成果,就是 Exidy 花钱请了一些私家保安,据说他们还收到过炸弹威胁的信件,以至还有一位日本经销商因销售《灭亡飞车》被捕入狱。雅各布对此事的解释是:

  我不晓得有哪些国度制止了那款游戏,但我相信日本发行商曾因销售它而短暂入狱。不外我不确定那是因为销售游戏自己,仍是因为他没有遵照合理的进口流程(好比付出恰当的关税)。

  连缀申讨声让 Exidy 高层陷入焦虑,但当他们拿到新季度的公司财报时,很快便觉察那或许不是件坏事。

被争议抬了一手

  根据常理,跟着争议的发作,Exidy 的口碑帖该一落千丈,相关政策跟着舆情一同介入游戏销售,从而招致公司一蹶不振。但电子游戏的论战,在 70 年代时仍是个出格新颖的工作,守旧媒体的辩驳让人感应风趣,美国行政机构关于兴旺开展的市场也没有过多插手,因而 Exidy 并未遭遇审查上的障碍。

  考夫曼惊讶的发现,跟着争议的声量越来越大,他们的销量反而增长得越多。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谁(从豪情上)都不想买,但每小我都在不断的订购”。那与法式员瓦洛(Ed Valleau)的记忆相符,他声称《灭亡飞车》最后大约卖出了 1000 台,后来又不能不两次从头投入消费。

  市场部主管雅各布手中有份更详细的数据。在美联社的文章颁发之前,那款游戏的消费才刚刚完毕,他们原来只销售出 200 台街机。但在遭到媒体抹黑后,加上远销海外的印造电路板(PCB),最末一共卖出了 3000 套设备。

  无论过程若何,那关于处在保存线上的小厂商而言总归是个机遇,雅各布回忆到:

  我承受了 NBC 的专访,还和记者劳埃德·多宾斯(Lloyd Dobbins)一路上了名为《Weekend》的电视新闻节目。随后,那段采访被美国公共播送公司(PBS)一部名为《Decades》的纪录片收录,做为 1977 年的重要新闻事务播出。我还参与了良多美国电台,以及加拿大播送公司(CBC)和英国播送公司(BBC)的现场采访。那是一个不会消亡的故事,Exidy 一路笑着走进了银行。

  借着《灭亡飞车》“鬼使神差”的表示,Exidy 末于从温饱迈向小康。虽然那款游戏说不上卖得有多好,但它至少给公司带来了不变的收入。1975 年时,他们的总销售额还只要 25 万美圆,到了争议频发的 1976 年,那个数字便增加到了 300 万美圆。

  有趣的是,Exidy 还借着那股风潮开发了续做《超等灭亡逃逐》(Super Death Chase),但最末只消费了几台样机,并未全面贸易化。不外恰是基于不变的资金流,他们后来缔造的《机器人保龄球》(Robot Bowl)和《马戏团》(Circus)都卖得不错,使得他们一跃成为 70~80 年代美国街机行业的次要玩家。

  至于 Exidy 的开创人考夫曼,他从争议中学到重要品量即是“宽大”。2007 年,也就是那位白叟逝世前不久,将公司名下所有游戏免费受权给街机模仿器 MAME 的利用者,允许人们在不做贸易用处的前提下肆意应用。

  43 年前,他更大的遗憾,或许就是未能按捺住矛盾的泉源。时至现在,在同样的轮回之下,那成了一道挥之不去的阴霾。

参考材料:

The Ultimate (So Far) History of Exidy

A TIMELINE OF VIDEO GAME CONTROVERSIES

Death Race, the Worlds First Scandalous Video Game

0
回帖

第一款“被臭名化”的游戏 相关回复(1)

悠悠岁月
悠悠岁月
沙发
首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游戏,成功摆脱负面形象。
潜水2个月前 (01-24 02:17)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