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是中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拆,它是由满族女拆演变而来。因满族又称“旗人”,因而被称为“旗袍”。它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两边下摆开衩,布料多用缎子,领子、襟、袖的边沿都用宽边镶滚。清朝成立后,旗袍起头只在满族妇女中流行,后来汉族妇女也纷繁穿旗袍。清朝末年,旗袍的款式日益繁多,呈现了立领,袍身刺绣,镶滚冗杂,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以至十八镶滚等款式。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和日本服饰影响,上海妇女对旗袍加以改良,将刺绣和镶滚工艺由繁变简,收紧腰身,凸起了人体曲线美。那种新式旗袍立即风行全国。1929年,政府规定蓝色六纽旗袍为妇女号衣。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在长度、领、袖等部门又发作较大的变革,称改进旗袍,成为流行的女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