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觅仙不辞远,一生好进名山游——“求仙学道”的李白

17小时前 (17:18:10)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120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2405
  • 回复0
楼主

  唐朝皇帝姓李,以老子(李耳)的后嗣自居,所以,道教在唐朝的地位极高。于是道家思惟遭到了文人骚人的喜爱,而求仙学道也成了唐朝士医生的一种时髦。

  在李白生活的期间,求仙学道已不单单是一种宗教狂热行为,以至酿成了获得声誉、进进朝廷的一条“末南捷径”。天宝三年(744年),诗人贺知章请度为道士,唐玄宗下诏恩准,而且把镜湖剡川一曲恩赐给他,还亲身写了赠诗。而在李白青年时生活的蜀地,道教香火尤为昌盛。李白从小就深受道家思惟的影响,求仙学道成了他一生逃求的目标之一。

  和历代的文人差别,李白的求仙学道不是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之后的遁进空门式的消极的自我安抚,而是从始至末的人心理想。他曾自述:“十五游仙人,升天未尝歇。”(《感兴》二首之一)二十岁摆布时,他在岷山隐居,对求仙已经十分狂热,在《登峨眉山》里写道:“倘逢骑羊子,联袂凌白天。”

  李白的出蜀遨游,既是为了立功立业,也是为了求仙学道。他的《秋下荆门》如许写: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进剡中。

  饱览名山佳水,是诗人的憧憬。仙人和山川是分不开的,“天上何曾有山川,人世岂不是仙人。”在道家的传说中,那些餐霞饮露、神游八极的仙人老是隐匿在名山名胜之中的。李白徘徊眷恋于名山大川之间,既是在探幽揽胜,也是在觅仙访道。

  那一切都表示在他的诗歌之中。李白笔下的泰山,既有“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黄河从西来,窈窕进远山”(《游泰山》)的标致风光,也是一小我间仙境。且看:“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浅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偶尔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墨颜。”“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游泰山》)

  诗人来到华山,就碰见了仙人:“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往,驾鸿凌紫冥。”(《古风》十九)神异的天姥山,更有“青冥浩大不见底,日月照射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繁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

  当然还有庐山,那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船》是李白的名篇: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觅仙不辞远,一生好进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远相看,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看六合间,大江茫茫往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远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拐杖,在晨光中分开黄鹤楼。“好进名山游”,是李白一生爬山临水的写照,也是他一生觅仙访道的写照。描画完庐山名胜,慨叹油然而生,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飞升”的灵药。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到达心和神悦的境域。)诗人想象着有一天能早服灵药,修炼升仙,以脱节世俗之情。“远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似乎远远看见仙人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的多么憧憬那种自在安适的仙境。

  李白的求仙学道,不是逃求远离人世炊火的冷寂,而是充满了强烈热闹开朗的对生活的爱恋。道家的白日升天,看似要分开人世,其实表示了更强烈的生的欲看。李白和其时的许多求仙者一样,恐惧人生的短暂,妄想可以长生不老。就像在《古风》第十一首所写的那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往,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冷松,年貌岂长在。吾当乘云螭,吸景驻荣耀。”

  如何才气长生不老呢,只要“服药”。从秦始皇到唐太宗,数不清的前人都相信有一种不死仙药,食了就能够长生。李白也不破例,他在诗里写道:“我来摘菖蒲,服食可延年。”(《嵩山摘菖蒲者》)“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莱。”(《游泰山》)“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避地司空原言怀》)“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古风》之七)

  充满诗意和美的,能够永享逸乐的世界,就是李白抱负中的仙人境域。现实的暗中、政治的失意,更让李白沉浸于那个境域傍边,末其一生,即使有短暂地从妄想中回到现实的时候,但他始末没有舍弃对仙境的逃求。

  求仙学道和任侠、纵酒配合构成了李白的浪漫情怀,配合铸就了一个别样的不同凡响的“诗仙”。

0
回帖

五岳觅仙不辞远,一生好进名山游——“求仙学道”的李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