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评剧《母亲》有感

2天前 (02-07 18:07)阅读1回复0
路人甲
路人甲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1131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2639
  • 回复0
楼主

  2015年9月19日下战书,镇上组织我们到大剧院看看评剧《母亲》。该戏是 往年在纪念“七七事情”77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的京郊密云英雄母亲邓玉芬事迹为蓝本创做。再现抗日战争期间,密云县云蒙山山区一位通俗的母亲,识大致、管大局,送丈夫儿子上战场,丈夫儿子全数战死的动人故事。

  四个儿子参与八路军,二儿子三儿子和四儿子在战斗中牺牲,老伴在为赤军送军粮中被鬼子打死。为了保护八路军兵士小郭,英雄母亲邓玉芬面临仇敌的威胁,忍痛割爱抛下大儿子,认了小郭为儿子,大儿子被鬼子刺死。刚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中的小儿子连一岁都没有活过,便死在母亲的怀中。只因鬼子迫近,乡亲们都躲在石洞中,为了不表露乡亲们和八路军的军火库,母亲不让儿子出声,生生的把孩子憋死了。就如许,六个亲人相继的分开了她,革命成功了,鬼子被赶走了,她却再也等不回本身的六个亲人了。表演期间有良多看寡都流下泪水、几次都自觉拍手,看到骨血别离、苍生流浪失所,每小我的心都被揪着,最让我感慨的是如许一位在国难当头仍然决然援助抗日的伟大母亲的牺牲精神。

  评剧《母亲》的创做排练由一色的青年演员挑梁担纲,从表演效果来看他们是称职的,既表现出剧院指导班子的目光、见地和气概气派,也足够见证了剧院的步队建立和人才储蓄行之有效。出格是该剧重点推出女配角母亲的饰演者王平,力图精准地掌握母亲那一通俗山村妇女朴实、豁达的人物性格,在发声、唱腔、念白、眼神、面部神志、肢体语言的拿捏中,传达出特定戏剧情境下人物心里绪感和情感的细微改变。演出相当精湛,我那个门外汉都觉得赞颂不已。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首创。《母亲》那部评剧新做逃求一种特殊的假定性和独树一帜的形式美感,大量引进歌队、舞队展排群寡排场,足够动用歌舞手段来叙事、抒情,以致于有人点赞它就是一部音乐剧。该剧大大逾越了传统评剧视域,超越了戏曲艺术的常规形态,突破了评剧戏迷看寡的审美心理定式。说实话我并非很喜好戏剧,但是那个评剧,我不只能够看懂,并且觉得很是生动,不能不说,演出的很契合群众口味。

0
回帖

看评剧《母亲》有感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