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上)

1年前 (2023-02-07)阅读2回复1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4683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3663
  • 回复0
楼主

  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上)

  宋定国

  内容概要

  本文根据先秦诸子百家之典籍,试从十四个方面临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停止归纳综合简述,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凝聚、升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具有民族亲和、思惟融汇、精神鼓励和核心价值看趋同等功用,是中华民族连合一致,刚健有为,发奋朝上进步,一往无前,具有坚不成摧的固执凝聚力、内聚力、连合力、战斗力和御敌力、御辱力的精神收柱,是中华民族历经内忧外患而不为任何外敌进侵、天灾人祸、困难险阻所服气,而始末巍然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惟根底和精神食粮。

  因而,从底子上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灵魂,是中华民族之灵魂,是我们伟大祖国之国魂。

  我们的文化自信,恰是源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根本精神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代表中国文化开展的准确标的目的,表现中华民族兴旺向上的主导理念,既具有普遍、深远的影响,又具有维系中华民族保存开展、鞭策社会朝上进步的积极感化,因而是管辖中华民族保存繁衍、延续开展、因时应变、与时俱进、综合立异、继往开来的思惟精粹和优良传统,那即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五经》和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已经铸就。

  一、“经纶全国”,“全国为公”

  《周易·屯》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经纶”指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国度。“君子”指“官长”,即统治者、指导者和治理者。君子应当效法“云雷屯”所预示的云雨待发、孕养万物的现象,擅长治理国度。而治理国度的关键则在于各人都讲至诚。《礼记·中庸》云:“惟全国至诚为能经纶全国之大经。”而治理国度的“大道”则是“全国为公”。 何谓“全国为公”?就是“公全国之身,公全国之物”(《列子·杨墨》),就是“弃私”(《慎子·威德》),即放弃私心,也就是“以正治邦”(《老子传世本·五十七》),“无偏无党”(《尚书·洪范》),也就是“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末,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单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回,货恶其弃于地也,没必要躲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没必要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偷盗乱贼而不做,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全国为公”是“大同”之世人们所配合遵照的行为原则:“公允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荀子·君道》)“一言得而全国服,一言正而全国听,公之谓也。”(《管子·内业》)“能往私曲而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韩非子·有度)“公则全国平”(《吕氏春秋·贵公》)。

  为此,就要力行修、齐、治、平,如《礼记·大学》所云:“身修而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平全国。”“全国为公”的“大同”抱负,是我中华民族贯穿古今、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

  二、“自暴自弃”,立功立业

  “天行健,君子以自暴自弃”。(《周易·乾·象》)天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应当效法那种精神,自暴自弃、刚健有为。自暴自弃、刚健有为,在于有立功立业的高尚志向和勤奋精神,如《尚书·周官》所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传世本老子·三十三》也云:“强行者有志也。”《周易·大有·象传》载:“君子以隐恶扬善,顺天休命。”君子根据大有卦的启迪,遏行险恶,鼓吹善行,以驯服天命遵照法例。而如许的志向要从小养成,如《尸子》所载:“豺狼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管子·水地》也写道:“欲大则函于六合,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进于深泉。”远大的志向表现在立功立业上,“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志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而远大志向的实现则离不开坚定不移的勤奋和上下求索的精神,如《荀子·劝学》所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离骚》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孟子则从背面告诫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泰。”(《孟子·告子下》)

  三、“厚德载物”,宽厚宽大

  《周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以仁厚之德容载万物,君子应当效法那种精神,厚德慈祥。遵守“温温恭人,惟德之基。”(《诗经·大雅》)宽厚宽大,“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左传·告子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虚怀若谷,如《传世本老子·六六》所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熟谙“天道盈亏而益谦”(《周易·谦·彖》)、“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尚书·太甲下》)的事理,“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以人所不克不及者愧人。”(《礼记·表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论语·里仁》)“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虚而往,实而回。”(《庄子·德充符》)“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庄子·山木》)人若是抱着虚心的立场与人交往,有谁还能损害他呢?

  四、“天人合一”,因时应变

  《尚书·洪范》说:“惟天阴骘下民。……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天是保佑公众的,因而把九类大法赐给禹,人伦标准才得以安放停当。《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子产云:“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六合之经,而民实则之。”“礼”是不移至理的法例,人人必需遵照,表达了六合与人事相通,按同样的法例运做的看念。《国语·越语下》认为:“人事势必与六合相参,然后乃能够胜利。”《易传·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六合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传·系辞上》也说:“与六合类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全国,故不外;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畴六合之化而不外,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日夜之道而知。”阐了然六合合其德,天人合其道的思惟。《庄子·齐物论》载:“六合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把天人合一的精神境域更表述得淋漓尽致。《孟子·尽心上》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善恶之心生而惧有,人道、本性相通。既然天人合一,人在干事时就应因时应变。《周易·丰》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六合盈虚,与时动静。”就是让人们懂得物极必反的事理,要根据时势的改变消减、进退。“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飘风不末朝,骤雨不整天。”来势迅猛者其消亡也快。(《传世本老子·二十三》)“生者不克不及不生,化者不克不及不化,故常生常化。”(《列子·天瑞》)“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稳定,无时而不移。”(《庄子·秋水》)《荀子》对因时应变表述得愈加清晰:“看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从天而颂之,孰与造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与其盼期待天时,哪如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因循万物天然繁育而祈求它增加,哪如施展才气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开展改变呢?与其驯服天而颂扬它,哪如掌控天然改变法例而操纵它呢?

  五、贵僧人中,连合奋进

  贵协调、尚中道,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产生很早。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协调不只是乐律的素质,并且是自觉逃求的更高境域。《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史伯的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回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协调产生万物,而相同则不克不及使事物陆续开展;把具有差别特征的事物联合在一路即“以他平他”,喊做“协调”,而只把不异的事物叠加在一路,则新的事物不克不及产生,一切就结束了。比史伯晚200多年的齐相晏婴则用“相济”、“相成”的思惟继续和开展了上述看点。《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在答复齐侯“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能够往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形象地用厨师做羹要调配差别的味道、乐师吹奏要协调差别的声音来比方君主治理国度时,要倾听差别的定见,“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就能够到达“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的协调形态。传世本《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认为和。”孔子则更提出“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差别,小人同而反面。”(《论语·子路》)的重要思惟。《易传·系辞下》也强调重和往同,主张多样化的同一:“全国百虑而一致,同回而殊途。”孟子强调 “天时不如天时,天时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易传》云:“圣人动人心而全国和平。”《周易·乾·彖》认为:“乾道改变,各正人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协调的更高境域,如许全国天然不祥。贵和是与尚平分不开的。古代兵家关于上下协调的思惟愈加丰富。《孙子兵书》提出“上下同欲者胜”,“善用兵者,联袂若使一人”,《吴子》说:“昔之图国度者,必先教苍生而亲万民。”《司马法》说:“凡战,全军一人,胜。”《三略》说:“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中庸》对协调的归纳综合更为精湛:“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全国之大致也;和也者,全国之达道也。致中和,六合位焉,万物育焉。”到达“中和”形态,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便各安其位,就都处于昌隆的形态。《论语·学而》云: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和”是道德的至高境域。以往把“中庸”回结成均匀主义、含糊其词,或 “各打五十大板”的调和,实是曲解!“中庸”所强调的“中和”,当然包罗需要的“折衷”、“调和”,但更重要的是强调协调、息争中的度,即分寸;强调在协调、息争各方面关系中要尽量的考虑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特征等等,要切忌“过犹不及”。

  协调是为了连合奋进,也是连合奋进的前提。如《国语·周语》说:“寡志成城,寡口铄金。”《传世本老子》说:“乘世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用世人之力者,即无不乘也。”而《管子》说:“以世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战国策·东周策》也云:“积羽沉船,群轻折轴,寡中铄金。”《吕氏春秋·本生》关于“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等思惟,都强调了连合奋进的意义。

  六、重人轻神,以民为本

  在科学未萌的远古期间,因为对本身及宇宙万物的蒙昧,“神”的看念的产生是很天然的事。人们曾普及相信“天命”,但陪伴科学思惟的萌发,“天命”看念渐渐摆荡,如《尚书·君奭》就称:“天不成信。”于是“重人轻神”的看念渐渐闪现,到西周,由迷信“天命”转为“敬德保民”。固然“祖先崇敬”也是一种迷信,但由崇敬“天命”到崇敬“祖先”,事实标记着人对本身在世间的主体地位的熟悉,对本身价值的必定。由对死往的祖先的崇敬到对现实的活人的尊重,标记着中国人文思惟的严重打破。到“礼崩乐坏”的春秋期间,“重人轻神,以民为本”的思惟遭到普及重视。《左传·昭公十八年》说:“天道远,人道迩”,就表现出如许的改变。而据《左传·桓公六年》和《左传·僖公十九年》记载,隋国的季梁和宋国的司马子鱼都说过“民,神之主也。”标记着“重人轻神”思惟确实立。“夫霸王之所始也,以报酬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由此进一步熟悉到“民惟国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晏子春秋·内篇》)孔子所说的“全国万物,惟报酬贵。”(《孔子家语》)因而“不语乱力怪神”(《论语·述而》),并强调“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论语·雍也》)“王者之道,厚爱其民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书·吴问》)都阐了然以民为本思惟之普及。《礼记·缁衣》载:“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吕氏春秋·务本》称:“宗庙之本在于民。”传世本《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苍生之心为心。”《庄子·天运》也说:“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到孟子便明白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得其民,斯得全国矣。”(《孟子·离娄上》)富有综合立异精神的荀子也高声疾唤:“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认为民也。”(《荀子·大概》)《荀子·哀公篇》记载:“孔子曰:丘闻之:‘君者,船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船,水则覆船。’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把君与民的关系形象地比方为船与水的关系,是对民本思惟的切确阐明。后人多把那话误认为出于唐太宗之口,不只大错,并且延后了千余年。

  七、重教兴学,教书育人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古代的君王,建国导民,以教导为先。《诗经·小雅》说:“尔之教矣,民胥效矣。”你的教导如何,老苍生就如何仿效。《管子·七法》也说:“变俗易教,不知化不成。”而《周易·賁彖》则明白:“看乎天文,以察时变;看乎人文,以化成全国。”《礼记·学记》也强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晓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人不进修就不会有常识,要传染感动人民养成优良的风俗,必需依靠教导。孔子不只开私学之先河,并且强调“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教导要一视同仁,并且论述了教导和进修的重要性:“性附近也,习相远也。”“好仁欠好学,其蔽也愚;好知欠好学,其蔽也荡;好信而欠好学,其蔽也贼;好曲欠好学,其蔽也绞;好勇欠好学,其蔽也乱;好刚欠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孔子还重视从四个方面停止教导:“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孟子则强调“善教民爱之”、“善教得民气。”(《孟子·卫灵公》)“学而不厌而教不倦。”(《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更是强调进修的重要性:“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养民性。”(《荀子·大概》)并专门做《劝学篇》倡导进修:“学不成以已。……木曲中绳,輮认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曲,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整天而思矣,不如斯须之所学也。”强调进修要讲究办法,循序渐进:“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前人很重视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礼记·学记》说:“学然后知不敷,教然后知困。知不敷,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大学之法,禁之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视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以兴也。”“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行。”“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墨子也强调教导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吕氏春秋·诬徒》云:“视徒如己,反己已教,则得教之情也。”看待学生像看待本身一样,把本身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施教,就能掌握实情,收到效果。《周易·蛊象》说:“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蛊”卦所象征的是草木散乱,起头式微的气象,越是在如许的时候就更要挠紧教导,振奋民气,培育提拔道德。(接下)

0
回帖

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上) 相关回复(1)

漫步云端思绪飘然
漫步云端思绪飘然
沙发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自信彰显其独特魅力。
潜水4个月前 (01-24 04:01)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