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笨编撰【永嘉表里志】
永嘉内志12 丑编.人文名胜志 卷07 池.塘
《广雅》曰:“沼,池也。”
《说文》曰:“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说文》云:“池者,陂也。”
《风俗通》云:“孙子有金城汤池之说,后人因而开地为池,以养鱼鳖。”
人挖土成坑以蓄水曰池,曰塘;大用为护城,小用为养鱼鳖,为荡舟游水,为妇女洗涤衣服;温州向有一池两坊之说,则规划建屋、群居结村,不成少也;赋曰:“幽渎滂集,潜流独注;淡淡沣沛,更来迭往;纵横如斗,常蓄以满;防火洗涤,人倚为赖。”诗曰:“灵池萧条看,游人意绪多;蝉噪金堤柳,鹭饮石鲸波;珠来昭似月,织处写成河;此时临水叹,非复摘莲歌。”池以赋情面性,谢公青草池、墨池及尼玄机雁池,引无数诗人锦肠妙珠。吾为志《池》。
▲春草池
别名谢公池、谢池;在县治东南隅积谷山麓;谢灵运尝憩此;池水澄湛,俗称灵池。宋.周行已读书于此;清人曾儒璋《东山八景》载:“赤壁夕照”,为八景之一。
灵运尝于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认为工,云“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
《承平寰宇记》云:谢公池在州西北积谷山之东,谢公梦惠连,得诗如斯。万历《府志》云:在丰暇堂北,今久已无存。或云在今城守营守备署中。
昔人游记曰:
“前有小池曰谢公池,水味甜冷,虽盛夏不竭。绝顶又有小亭,亦名谢公亭。下视四山,如蛟龙旷达,争赴川谷,绝类吾乡舜山。但舜山之巅,丰沃夷旷,无异平陆,此所不及也。”
唐.张又新《谢池》诗:
郡郭东南积穀山,谢公曾是此跻攀;今来惟有灵池月,犹尔婵娟一水间。
宋.杨蟠《春草池》诗:
寂寂绿岩畔,相期无数人;不知康乐后,池草几回春?
宋.王梦篆诗有句云:“桥为游人设,船看过客忙;凭阑资咏眺,得句已残阳。”
宋.赵起澹《题周恭叔谢池读书处》诗:
粉蝶黄蜂二月天,初晴已觉非常妍;市桥船系垂垂柳,花寺钟敲淡淡烟。
幽趣静看青鸟啄,闲情独羡白鸥眠;谢家风月今何许,总进池塘梦里篇。
宋.陆游《谢池春》三首:
其一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墨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船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看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其二
贺监湖边,初系放翁回棹。小园林不时醒倒。春眠惊起,听啼莺催晓。叹功名误人堪笑。 墨桥翠径,不准京尘飞到。挂朝衣东回欠早。连宵风雨,卷残红如扫。恨樽前送春人老。
其三
七十衰翁,不削减年豪气。似天山凄凉病骥。铜驼荆棘,洒临风清泪。甚情怀伴人儿戏。 现在何幸,做个故溪回计。鹤飞来晴岚热翠。玉壶春酒,约群仙同醒。洞天冷露桃开未。
宋.叶摘诗云: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进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往已多时。
元.文量《春草池绿波亭》:
池上新亭好,凭阑引兴长;朝晖生草色,天影落波光。
雨过凫鹥乱,春明杜若香;为怀江谢趣,清梦绕西堂。
明.牟嘉诗有句:“西堂梦不返,池草春自深。”
明.邢昉《赠永嘉吴葵衷明府》诗有句:
“谢公池上柳堪把,春草喊禽遍江野;著书爱纂神农经,不学虫鱼注尔雅。”
明.胡浚《春草池》诗:
远树飞霞接翠微,池边草色净涵晖;晚来山鸟声多异,似道昔时旅客稀。
明.陶安《谢公池》:
镜天彻底见纎毫,昔日诗翁注砚槽;山君跑开山顶脉,蛰龙送出地中膏。
药篱护碧躲星汉,茶鼎分香煮雪涛;远对澄江净如练,我来漱石亦清髙。
明.袁华《春草池》:
为爱玉山好,放船玉山往;绿波亭边春进池,况据玉山更佳处。
时当二月春正美,曲尘摇波草如绮;雨惊残梦未喊蛙,风漾飞花见游鲤。
大谢文章迥绝尘,江淹词赋亦清爽;得句池塘怀别远,伤情南浦送行人。
何如斯亭乐赏适,石脚插进鱼龙宅;临时髦酒水浮阶,俯槛喊琴光照席。
君不见山水极目楚囚悲,北看神州泪满衣;又不见昆明一夜飞劫灰,汉代衣冠委草莱。
但愿无事长相见,春草池头日日来。
明.厉志《谢池月夜》:
雨霁云色净,天旷月会清;老树列池岸,修阑无人凭。
坐拂苔间石,移时轻风生;初虫润余渍,暗抱岩草喊。
阴律行未调,细涩无齐声;感我千载念,穆然来中情。
胜赏昔所企,高怀今与并;阒寂了心悟,茫然尘世轻。
明.顾达《春草池》:
浮飙偃兰薄,飞烟生水涟;红沾雨花湿,翠侵衣桁鲜。
翡翠晚迷径,蜻蜓酣倚船;援笔摅藻思,临流怀惠连。
清.墨彝尊《春草池》诗:
谢公往已久,空余池上楼;春风园柳色,天天使人愁。
清.林兆斗《春草池》诗:
紫马行春后,荒烟没旧厅;惟余池上草,犹带六朝青。
清袁枚诗云:
一梦传千古,诗人重友于;池塘应在此,春草绿如初。
水色芙蕖嫩,苔痕屐齿疏;相传岩上篆,犹是谢公书。
清.牛焘《谢惠莲》:
雪赋一篇摅藻奇,清谈晤对益人思;永嘉妙句疑神助,春草池塘梦见时。
清.墨葵之《偕彦山从子游卧樟楼看古樟循城闉访春草池次日由谢客岩登船即以留别》:
古樟卧城闉,根内枝撑外;有如蟠曲龙,垂首做偃盖。
四出纷鳞而,濛濛俯苍霭;一楼介其间,拥之若旌旆。
想当城未营,枝叶靡有艾;自从鼛鼓兴,束缚苦无柰。
正气养天和,心里轶尘壒;虽呈褦襶形,而鲜斧斤害。
亭亭泰岱松,簇簇孔堂桧;彼势何郁葱,尔形鲜聊赖。
南瞻海似杯,西看江如带;何当化龙飞,甜霖洒滂沛。
甜霖霁颓阳,屐齿未云惫;雉堞纷四环,瞻瞩随所届。
差鳞市廛胪,陟足泉石怪;仰看山果垂,侧听林禽话。
纡行转陂陀,十笏画境域;明明谢公池,源流汇寡派。
隄柳碧尚鲜,涧荷红未败;仍然春草塘,茏葱恍披薤。
想其下笔时,齐心磁取芥;一蓼忽千秋,诗成喜清快。
亭台渺云烟,林峦俨丹青;生平仰行心,于兹泯介介。
惜哉谢客岩,未展石丈拜;行行语仆夫,明发途当戒。
戒途复戒途,阿咸罗酒浆;藉兹情话联,一举累十觞。
顺道访岩阿,云气何飞扬;亭深林影密,磴古苔痕苍。
一曲复一转,巍峰呈中心;皱瘦罗绵擘,丑怪奇鬼僵。
若笏若圭璧,面面环琳琅;如临斤竹涧,疑登西射堂。
古碑不成读,字画猜凡将;胜览及仓猝,离情郁肝肠。
挥手自兹往,一帆明河梁。
▲梦草池
王十朋诗有句云:“梦草池塘千顷莲,红云楼阁游人船。”自注:永嘉有梦草池、红云阁。
元.李思衍诗有句:“阴阴翠影谁家屋,梦觉草池莺一声。”
明.王献臣诗有句云:“吹箫台上人安在?梦草池边迹已颓,”则当时,池亦不复在矣。
明.高宾《重修梦草堂碑》记曰:
温州卫署之北,有圃方数十亩,匝其东北隅,环而为池,广几半于圃,中植茭藕菱芡之属,周以芙蕖,荫以高柳,余圃以育蔬果,莳花竹,供四时之娱。幽足以远嚣,旷足以远看。即乎此中四看之,则华盖、巽吉、罗浮、积穀诸山远近环向,如拱揖然,而与喧啾杂沓、市井里巷之声迥不相及。商场中乃得此胜概哉!旧尝有梦草堂,做于宋。至我明正统间,方伯谢公再做之,久而复废。今署卫陈侯乃更为之。既成,以予尝过其地,知其所由,请记诸石。考之温州,古永嘉郡也。南北朝谢灵运为永嘉守,多所吟咏,而西堂梦草之句,则尤章章于人者也。历世既远,西堂已非,而功德者不忘前人,思所以存之,此梦草堂所由做也。
唐.张又新《梦草池》
谢公梦草一差微,谪宦其时道不机;且谓飞霞游赏地,池塘烟柳亦依依。
宋.实桂芳《题永嘉梦草堂》:
留得斯堂万古名,山河不敢闭英灵;池光曾染吟边墨,草色好像梦里青。
南浦诗香流未歇,店主魂冷唤难醒;其时园柳俱尘迹,惟有喊禽尚可听。
▲石池
在城南二十里吹台山;有石池,涓涓心爱,盖羽所谓乳泉漫流者也;饮之而甜。
郡人有记云:
“既而行殿后,砌下有石池,水甚清泚。乃以爪画殿壁,留诗云:‘石池清水是吾心,漫被桃花倒影沈。一到邽山空阙内,消闲尘累七弦琴。’后题回字。寡赞颂,认为必吕翁也。”
宋郡人陈谦《永宁编》:
”傍有石池,方广一丈,水清如鉴,中有荷生,青春甚异,每花开五色相间,传云,林灵素种荷之池也。於戏!自林灵素起家於兹,奇观遗踪,异址不鲜。若夫志学之士,栖心之人,觅访於此,往往亦有遇焉。今道士钟仙芝,年过九十,而颜貌益少,领徒数十,增修妙行,持香火,而皆清虚道服。非六合储异,山河炳灵,则曷由纂懿流光,若斯之盛者哉?“
唐.徐樊诗:
鹤泉流水万峰隈,曾记风流太守来;不寄笙萧寄琴干,吹台应改做弹台。
唐.许浑《石池》:
通竹引泉脉,泓澄潋石盆;惊鱼翻藻叶,浴鸟上松根。
残月留山影,高风耗水痕;谁家秋洗药,来往自开门。
宋.文同《石池》:
偪侧苍苔地,(左亻右瓜)邪白石池;数枝红菡萏,几尺碧涟漪。
鱼鳖争香饵,儿童簇钓丝;爱来芳荫下,每日日西时。
宋.墨熹《石池》:
两岩苍峭石,护此碧泓冷;秋月来窥影,骊珠吐玉盘。
明.陈勋《石池》:
石池镇长在,群鸦自来往;欲间昔游人,苍莽但烟树。
▲九龙池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清通乡四十四都露台山上;相传唐贞看间有九龙见于此。
时人游记曰:
”自上而下,石坎天成;为池者九,清澈见底,而深不成测。遇雨则飞瀑悬流如雪。土着土偶认为有龙居焉,名九龙池。岁旱,祷雨辄应。此外,层峦叠嶂,名不堪纪。“
明.王叔果诗:
玉甑倚云欹,飞泉百尺垂;疑从三岛汇,散进九龙池。
日射虹成彩,风回雨颺丝;何当沛霖澍,四野总沾濡。
明.许谷《九龙池》:
九位时乘石做龙,穿池引水水含空;风前活活鹂珠吐,地底原原碧汉通。
缇幕尽悬金榜外,翠华齐降碧岩中;即看在藻思鱼跃,还与微臣看幸同。
明.王廷干《看九龙池》:
龙门开碧苑,池色映丹丘;芳树缘阶转,清泉进户流。
名丘花气霭,虚谷鸟声幽;草阁曾清跸,云峰忆彩旒。
水怜空鉴照,山看断烟浮;即此消千虑,何须览十洲。
明.汪道昆《九龙池》:
水殿三秋爽,山泉九派清;觅源迷径进,倚槛忽云生。
星沬悬河鼓,风颠簸石鲸;敢论临太液,或恐象昆明。
明.顾起元《九龙池》:
碧檐红树上扶疏,漭沆灵池混碧虚;天镜月流千嶂后,神珠日抱九陵初。
青云似覆临河马,绿藻疑潜在镐鱼;共道其中涵圣泽,年年玄祉荐龟书。
明.樊良枢《九龙池》:
白天银河动地来,石栏红砌水潆洄;春生灵沼层冰泮,雷奋天门九钥开。
鲂尾故应涵睿泽,鳌冠只许戴蓬莱;群公在藻承恩宠,鱼丽欣陪数碰杯。
明.王铎《九龙池》:
山寂饶灵气,禴成问水塘;荒原流荇藻,禁水荫虹梁。
客泪园林堕,龙涎雷雨躲;我朝应过历,宗海见沧桑。
明.曹景参《游九龙池》:
小涧琮琮活水侵,问源不远可幽觅;潜龙默漱诸陵液,结驷平披一镜心。
老树栖凤喊谡谡,稚鱼分藻立森森;短垣曾是经行幸,几段飞光破昼阴。
▲雁池
在城西南隅松台山,有雁池,冬月温燠,雁尝食息此中。
《县志》:唐宿觉禅师妹元机悟道于此,有群雁集池,故名。
郭璞卜城时,谓城内五水配乎五行,遇潦不溢。东则伏龟潭,南则雁池,中则冰壶潭,北则潦波潭,西则浣纱潭。北源出郭公山址,南源出松台西麓,汇为放生池。
宋.鲍若雨自永嘉走河洛,学于伊川先生,勤苦自励,早夜孜孜不舍,先生门人皆认为畏友;既回,构亭于所居之雁池,匾曰“敬亭”。
宋.张仲梓,性介特,欠好华饰,图史外无长物,卜筑谢池,陶然自乐,为诗文简古邃深。
宋淳景间,郡守资政赵公招饮雁池阁,月夜,有物似鱼非鱼,跳跃于池中者数四;守怪之。改日,复鼓前操,跳跃如故,因涸池水索之,得无射律琯盖,深埋岁久,适鼓亦无射调声应气,求故如斯,论者奇之。
唐.高峤《晦日重宴》:
驾言觅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
紫兰方出迳,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彼苍云雾披。
宋.翁卷《雁池》:
包家门外柳垂垂,摇摆春风满雁池;为是城中更佳处,每颠末此立多时。
宋.徐照《移家雁池》诗:
不向山中住,城中住此身;家贫儿废学,寺近佛为邻。
雪长宫河水,鸿惊钓渚春;夜来游岳梦,重见日东人。
明.姜准《歧海琐谈》记曰:
“郡城为晋郭景纯所定,跨山为之。其三溪之水,由小南门进城,汇于雁池,过府治,绕城西河,缠转仓桥界,住来龙正脉。”
池内有蚕虾,味佳,或云往壳如蚕;四时皆有。
▲放生池
在城街东松台山北。
宋.杨蟠诗云:
悠然已更乐,知是鼎中余;有海尚可往,慎毋往见渔。
北有落霞桥,因桥之状如虹霞之弧形,故名。
放生池前,俗名九山。旧志所称宿觉森林者,盖指此,而不知宋时别有宿觉庵。叶水心记云:土着土偶但称净光,故重述旧事,题曰宿觉。则即在松台山麓者,近是,而以今之宿觉森林当之,非矣。
在宿觉庵前,乃宋时所凿,有碣今存。池中曾生金莲花,有石碑曰“祝延天寿放生池”。
前人有记云:
“放生池在松台山北,池周数十畆,今淤塞。......石上镌擘窠字曰:"鱼极乐国"。”
“合邑绅士,俯仰渊林,意深鱼鸟,遂以其池为放生池。池税官自为纳,勒碑世守,不独广佛爱,亦所以祝圣寿无疆也。”
“宋天禧、绍兴间,每圣寿日,郡守率了属,命缁放逐生于此。”
“游鳞万计,不避游人。”
宋时有异僧者,乞食山家。其家获螺数升,过去尾进釜中。僧见而悯焉,请为放生。其家戏谓曰:“螺今可复活乎?”僧曰:“可。”遂与之,携投放生池。次日,螺复活,仅无尾耳。迄今池中并山下涧沼,螺俱无尾。
明.姚星吴《放生池》诗:
沧波卷尽石栏危,不见龟鱼出没时。尺水尚留遗泽在,金莲花满放生池。
明.王思任《放生池》:
食少鱼难养,地少鱼难葬;天冷瘦尚可,风热膏将涨。
一自囚红水,何年逃碧浪;本为放生名,反得速死谤。
大哉慈善言,不取亦不放。
清.吕弘诰《放生池》:
白石粼粼水浅清,游人眉宇照清楚;鱼鱼尽得濠梁乐,鼓鬣扬髻总不惊。
明.祩宏《放生池》
予做放生池。疑者谓鱼局于池。攒聚纡郁。而无活泼之趣。不若放之湖中。或护持官河一段。禁弗使渔。亦不放之放也。予谓此说亦佳。但池之与湖与河。较其短长。亦略相当。池虽隘。网罟不进。湖虽宽。日夜摘捕。陋巷贫而乐。金谷富而忧。故短长均也。又官河之禁约有限。而诸鱼之出进无恒。有从外进限中。有从中出限外者。出限则危矣。不若池居之永不出限也。故短长均也。又疑无活泼之趣。则有一喻。坐关僧住一室中。轮回经行。随意百千里而不穷。徘徊自得。何在其不活泼也。复有一喻。今幸处平世。城中之民。以城门之启闭为碍。一旦寇兵压境。有城者安乎。无城者安乎。渔喻寇。池喻城。人以城为卫。何局也。鱼可知矣。
有士子垂钓于中,为逻者所获,送之有司。问知士人,试以诗。钓者口占曰:“投却长竿卷却丝,手携蓑笠赋新诗;现在刺史清过水,不是渔人下钓时。”太守笑而颔之,礼而释之。
▲墨池
在城内墨池坊;王右军临池做书,洗砚于此;米芾书“墨池”二大字;有蛙,口食墨而黑,郡人唤之为洗墨池蛙。
明.任敬序《郡志》尝曰:
“永嘉自东晋置郡以来,为之守者若王羲之治尚慈惠,谢康乐招士讲书,由是人知向学,风气一变。”盖并以循吏称,而声迹流播;泉曰“墨池”,堂曰“梦草”,坊曰“康乐”,民至于今称之。
明.叶式记云:
“右军刺温,多惠政;政暇,辄复临池,以适其情。后人因祠于郡城东南而尸祝之。祠之东为墨池,其造方,其水冽,或云即逸少涤砚所。至今水面时见墨点如蝌蚪,汲之无有。凡鸿生硕儒游宦于兹者,往往有所纪述。使右军无他善,而区区临池之工,亦何足志?顾其生平履历,有大焉者,此温之人所以拳拳斯池更千百载,庶几乎甜棠之风也。”
《浪迹续谈》:“王右军墨池,今温州郡署东偏有墨池,旁有石刻“墨池”二大字,相传为王右军守郡时所凿,而镇戎署中亦有之;或云彼是实迹,而此是后人附会者,或云镇署之墨池,初亦没于民间,然后理出之者。......”
《永宁编》:“其门庭之间,有池不广,而旱暵不竭,世传认为王右军墨池,每当贡士之岁,或见墨汁点滴,如泼出于水面,则次春郡人必有登科者;王荆公《送和甫奉使江南诗》:‘为我聊觅逸少池。’皆纪实也。”
《四朝闻见录》云:“留元刚,字茂潜,以宏博应选,使酒任气。永嘉刘锡祖、父掩据羲之墨池且百年。后为世仆所发,公评其庐,得池于卧内,刘氏遂衰。”
晋安帝隆安年间郡太守谢逸《墨池》:
张芝学书池水黑,章草如芝古无敌;右军傲视难抗行,恨不临池做书癖。
云何汝水之上崔嵬峰,到今方池有遗墨;此事不特古老传,往往故事书简册。
南丰先生欣得之,手挥巨笔飞霹雳;云是逸少徘徊山川间,翰墨淋漓此其迹。
呜唤胜事妙进神,千年尺水清粼粼;有时水面浮墨过,纷繁郁郁非烟云。
我书欹倾不成字,秋雁斜行落窗纸;印泥沙法安可传,独抚余踪玩清Г。
但当一日书一箱,笔踪或在子钦行;他年若榜凌云殿,定不悬橙白头如仲将。
唐.刘言史《右军墨池》:
永嘉人事尽回空,逸少遗居蔓草中。至今池水涵馀墨,犹共诸泉色差别。
唐郡太守李皋《洗墨池》诗:
賸有临池兴,人称协律郎;至今蝌蚪迹,犹带墨痕香。
唐.孺子山《看墨池》:
独登仙馆欲从谁?闻有王君旧墨池;苔藓已侵行履迹,洼坳犹是古来规。
竹梢声识挥毫日,殿角阴疑洗砚时;叹倚坛边红叶树,霜钟欲尽下山迟。
宋.杨蟠有《墨池怀古》残诗:“空山孤单人安在,一水泓澄墨尚新。”
宋大书画家米芾《墨池》残诗云:“濯砚龟鱼躲,前人洗涤徃。”徃临池也。
明.周旋《墨池》:
何以清池唤墨池?昔年临此有羲之;千张剩洒黄堂翰,一派翻飞水墨收。
斜带日光虽闪烁,乱涵云影尚淋漓;学书老我犹成拙,为表遗踪一赋诗。
明.黄灿诗有句:“华盖雨来云拂户,墨池春热水生波。”
明.杨晨《右军墨池》:
右军书法全国奇,至今四处传墨池;一勺源泉岂足道,千秋品概实堪师。
晋人清谈成祸水,斥除虚诞有深理;殷浩好名何自夸,王述庸愚诚可鄙。
誓墓回来且纵游,东州山川穷清幽;露台眺看松门近,胜迹竟然此地留。
我亦临池惭懒拙,摩挲片石钦名节;况复题诗有赵王,遂令庙宇称三绝。
唐.王起《墨池赋》:
墨之为用也,以看其妙;池之为玩也,不伤其清。苟变池而为墨,知功积而艺成。伊昔伯英,务兹小学。栖迟每亲乎上善,勤苦方资乎先觉。俾夜做昼,日居月诸。挹彼一水,精其六书。或流浪於崩之际,乍滴沥於垂露之馀。由是变黛色,涵碧虚。浴玉羽之翩翩,忽殊白鸟;濯锦鳞之氵敝々,稍见元鱼。则知自暴自弃,允臻其极。何健笔之成文,变方塘而设色。映扬之鲤,自谓夺墨;沾曳尾之龟,还同食墨。沮洳斯久,杳冥意外。爱涅者必染其缁,知白者咸守其黑。风已歇,桂月初临。元渚弥净,元流更深。所以恢宏学海,辉映儒林。将援毫而悦目,岂泛船而赏心。其外可察,此中可见。同君子之用晦,比至人之不炫。冰开而淳漆重重,石映而元圭片片。傥北流而浸稻,自成黑黍之形;如东门之沤麻,更学素丝之变。究其义也,如虫篆之所为;悦其风也,想鸟迹之多奇。将与能而可传可继,岂谋乐而泳之游之。耻魏国之沉沉,徒开墨井;笑昆山之浩浩,空设仙境。专其业者全其名,久其道者尽其美。譬彼濡翰,成兹色水。则知游艺之人,尽以墨池而为比。
▲泮池
在郡城九山县学;因池形如半璧,以其半于辟雍,故称泮池,也称泮水。
明成化十八年,知县文林辟东北山麓地,重建明伦堂及馔堂,筑杏壇,凿泮池;泮池桥阑以砖;摆布戟门,缭以周垣。.....池上甃石桥,深一丈,外棂星门五楹,门外为照墙。桥下芹藻相依,栝柏夹列。
明.刘守成《泮池》:
点缀实源浚不穷,参差芹藻漾春风;莫嫌半壁无多水,海阔远天尽其中。
一镜中空半未圆,清楚风月浩无边;凭谁领取超然意,借问周公学种莲。
盘曲凌空出没奇,九天风雨遍淋漓;问君底事通神妙,十载修鳞在此池。
明.李东阳诗曰:
泮池雨过新水长,江南鳜鱼大如掌;沙边细荇时吐吞,水底行云递来往。
其间品种多莫辨,短者如针细如线;三年养得鳞甲成,万里空嗟画图见。
一官蓟北复巴西,丹青不改鬓成丝;远怜天路飞扬地,长记春风长养时。
仕途萍水纷无迹,再见此图三感喟;远行爱护保重寄双鱼,鱼中定有长相忆。
▲一镜池
《广舆记》:在府学,元延祐五年凿。池水澄澈甜冷,能够祛暑。如镜鉴形,故名。
时人记曰:绿绕乎其前,翠拥乎其后;山岳插立,镜池光涵,周回四围,上下一碧。瑰奇诡异之状,远献近呈,左拱右揖,使人应接不暇。起吾胸中之梗概,翻吾笔下之波涛,亦足以相发。
黄.黄溍诗曰:
高人欣相迎,庙门带流水;风生珠树间,月窥镜池里。
触景遂成迷,应接殊未已。
▲涤尘池
别名镜池;在华盖山上东山学院;清雍正九年巡道芮复传捐俸令媛,购民地辟为书院;由谢祠进径,颜曰名教乐地,中为闲存堂三间,后为静虚斋。斋西为进修轩。轩前有池,池上屋三楹,题曰尘襟可涤。
清.墨叶瑛《镜池》诗:
池水清浑未有期,风来风定两无时;此间自有仙源出,长把天光似镜池。
清.徐绵《中山书院题壁记》曰:
“后筑亭池,长松偃盖,绕径阴沉,认为息游登眺之地。而一郡书院遂得媲美省会之区,厥功伟矣!余考书院之设,昉于唐而盛于宋,而东瓯之人材亦莫盛于宋。”
▲石龟池
温城东南隅有积穀山;传初创造堂宇,时岁旱池涸,即掘广深之,急暴雨池溢,乃是一大龟,高数尺,如半张床大,岸侧而行。寡即惊唤,龟遂跃进池中,遂化为石屹蹲;故名。其池水甜宜茶,虽大旱不涸。
元.仇远《居龟池上》
一琴一鹤小生活生计,陋巷深居几岁华;为爱西湖未卜隐,却怜东野又移家。
荒城雨滑难骑马,小市天明又卖花;阿母抱孙间指点,疏林尽处是烟霞。
清.何应溥诗有句:“鸡岭偃青萝,龟池披紫蓼;山水不改颜,云物长如沐。”
▲洗俗池
在城郊外,宋林季仲凿。
宋.林季仲宅《竹轩杂著》:“往城二里许,得地十余亩,水横其南,两山夹其工具,凿池植树,遂定我居,堂曰知非,亭曰曲肱,池曰洗俗。”
时人诗曰:请君多往池上走,洗却尘俗一身轻。
▲甃池
在旧郡斋东偏,宋郡守楼钥建流觞亭及凿池;甃池学兰亭流觞,为曲水,绘《兰亭修褉图》于壁。
甃池引泉,公暇则携琴游息于此。
甃池,方仅大如席,狭长如带;泉出自岩石闲;相传水泛起泡皆成梅花,今则无矣。
▲天池
在旧郡治,池水,大旱不竭,故名。建芙蓉亭于此中,三面皆荷花,太守暑月治事于此;明郡人周宗旦诗有“芙蓉千尺插天池”之句。
明诗僧秋潭绝句云:
峰头云湿皆含雨,溪口泉香尽带花;恰是天池谷雨后,松阴十里卖茶家。
▲三光池
明.姚骏记云:
“予自乙未冬授命拜今职,明年六月抵任;越两月郡守至,总庶政,予始得就清军馆,朝暮往还。馆在开元寺东,围绕皆僧舍,无退思之所。馆北隅有池,广可六十尺,予平分之,架木为梁,展板为地,做亭其上,开三面以通三光,疏棂横槛,规模轩豁,遂命之曰三光亭。”
▲畜鲫池
温城东南隅有积穀山;明.项乔记云:“间又凿池畜鲫,供母氏所尝嗜焉。”
时人诗曰:畜鲫供为馔,谋报三春晖。
▲方池
在华盖山麓玉介园。
明.焦竑记曰:
“远睇海上远近诸山,列岫如画,下瞰方池,泉涓涓,墨尾翠荇,醒进襟怀矣。由台再折而东,斤竹琳琅,鳞比云披,炎蒸立却。亭此中,曰苍雪邬。进蒙茸芝兰,为丛兰馆,馆后静室,丈许,奉大士。前临池,较方池小杀,多列钩盘,畜蒲草,能够斋,此东偏一胜会也。”
明.王叔杲《玉介园记略》云:
振步而上,为爽然台;后有方池,山泉澄湛,畜金鲤鱼数百尾。......方池曲堤,旁建八角孤亭,以挹东山爽气。
明.陈轩诗:“我爱温州好,山水秀所钟;阁前横滴水,亭畔列奇松。”
明.钱昭度《咏方池诗》云:
东道仆人心匠巧,凿开方石贮涟漪;夜深却被冷星照,好似仙翁一局棋。
明.谢理诗云:
东温散晴旭,灌水浮嘉阴;良辰事修禊,我友欣盍簪。
方池注清流,能够濯烦襟;一觞复一咏,畅情忘古今。
时人有诗云:方池映殿冷, 云是仙所凿。
明.王相诗有句云:曲径花频扫,方池月乍涵。
▲冰壶池
在华盖山麓玉介园。
明.焦竑记曰:
“堂之南为门者楹三,门外凿池汇泉,可亩许。夏月红白莲亭亭出水面。亭其西偏,仰睇华盖、太玉如列障,匾曰玉华凝翠。当月夕,泉竹演迤,流光渐映,始溶然,已皓然,如珉如琼,如坐冰壶,此玉介佳绝处也。”
▲荷池
在城南旸奥山麓旸湖别墅。
明.王世贞《王叔杲旸湖别墅》云:
“得荷池四亩,而赢夏秋时,红白万柄,清香袭人,亭半侵之,曰暑香;清晖之右得方沼亩,而赢锦鳞百头,相呴且适轩據之,曰知乐;循轩而北,得圃五亩,而赢名花百千种与岚紫翠相夺,曰聚秀;水涓涓流花间,能够浮觞,沿圃为渠,沿渠多树桃李,曰桃李溪,筱干挺半之得亭,曰涟漪;盖清泉自树杪下无所不受,其汇而池,而沼流,而渠,若珪璧,若磬玦者,皆是也。”
时人有“绿荷池畔吟新句,翠竹林中披异书。时领薰风知解愠,松涛缓送度窗虚。”之诗。
明人有诗曰:
雨中来看堑池塘,自与畦丁细校量;更放水痕高几许,浮荷犹剩若干长。
▲停玉沼池
在城南旸奥山麓旸湖别墅。
明.王世贞记云:
“流泉之所注得方池,曰停玉沼;沼水自石濑溅而下,小涧以环,清晖堂之右,盘曲若虹,曰卧虹涧;度卧虹之西小桥,得石台;踞水而竹复翳之,西日不下,湖风时来,于暑益快,曰清冷界。”
明.何白诗有句:
“芙蓉池上长辈满,绝胜金茎露一盃;临池一曲缦廓回,万柄芙蓉镜里开。
远近涵清开洞壑,凹凸凿翠缀亭台;花间片语新诗就,松下凉风急管催。”
▲寡乐池
在永嘉楠溪之珍川;取孟子“独乐乐,不如与寡乐乐”之意。
明.高友玑记云:“构凿池开圃,植花养鱼,凡宗戚朋旧至者,相与壶觞杖履,笑傲山川以乐。”
宋.薛肩夔《过墨氏居》:
地僻少车马,南山对草庐;雨来云满案,瓶漏水侵书。
老树无全叶,清池不养鱼;吟边犹学圃,日涉趣何如。
▲水云园池
未详所在。
宋.蒋廷玉《水云园池》诗:
贪山上水楼,一看一层秋;幽抱发朗咏,惊飞双白鸥。
斯文今孤单,诸老旧风流;渔者亦乐此,扣舷清夜游。
▲天乙池
别名方池;在新河街丁字桥衍庆道院;宋元祐间凿。
▲莲花池
在清通乡四十五都碧莲村;池中多产莲花,曾有过双头白莲;故名。
时人有记云:
四面屏鬟列翠,根源甚盛;红白莲花浮擎水面,青筩绿盖,充满池中。传说风闻昔时曾开金墘白莲,鲜妍反常,香韵尤绝。池中鱼族甚繁。摘莲取鱼,必驾竹筏。每当春、夏良辰,岽峰倒影,辄见鸳鸯浮游岩际。风过香闻数里,为县北人造之名胜。
明.刘锡之《夜游莲花池做》:
出城访莲花,到寺日已夕;新秋来夜凉,蛩吟露气白。
敲门求僧火,仰见山头月;流水响潺潺,香风黑暗发。
澄潭净如拭,清幽鉴毛发;凉飔翻荷露,闲逛摇金碧。
时见叶底花,游鱼随出没;秋容无碍晚,水月更幽绝。
清香生草木,寒光沁肝膈;从游四五人,诗酒兴正勃。
宾主无庸分,对花同是客;休嫌村醪淡,好将碧筒折。
我老心不浅,诸君况才杰;且复醒今宵,莫待容华歇。
人世此幻相,泡影同生灭;好景不容易逢,光阴勿轻掷。
明.墨宗吉《九日集莲花池》:
秋风吹延台,木叶落我前;冷衣又砧杵,游子悲经年。
偶闻节重九,携酒向湖天;渔歌操北音,水鸟闲天然。
澄波白天下,蒲柳冷已烟;风色一何似,客回岂不贤。
明.嘉靖赐诗《莲花池》:
云锦漙新露,纷披映柳塘;浅深分照水,芬芳共飘香。
姿美天然洁,波清非分特别凉;折花休摘叶,留使荫鸳鸯。
▲芙蓉池
在仙居乡四十八都芙蓉村;池中虽也植少许芙蓉,然名之来,非此,而乃池中常映远山三峰,仿佛盛开芙蓉,轻风微漾,摇曳如芙蓉迎风,清爽心爱可看可玩,能够起美感,能够起诗意,故名。为郡名胜,曰莲池赏峰。“不辛勤攀登,垂头可看峰。”
时人诗有“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莫滴芙蓉池,愁伤连蒂荷”、“芙蓉池上会群公,称心华筵笑语中”、“闲来池亭坐,南崖自面前。”之句。
明.柳如是《看芙蓉池》:
洪蘌既任意,丹鏁乃联格;怅前事屡违,指后看恐饰。
因之振冥冥,斯奇遂不匿;矧余无任志,看此嘉所识。
动非烦天然,感迹亦不啬;回风病其薄,澹影究所实。
鱼溅岂必设,久之果能得;缅此适凉会,渐近何可息。
叶蔓顾已深,红涌尚思亟;虽非志所予,良为瞻景即。
显象非一途,秋风恒足及;澹谈非世宁,迢迢末不抑。
从此儆虚遐,觌取寡逸色。
▲墨沼池
在清通乡四十三都埭头村;清监察御史徐定超,于墨沼池西首古宅题“笔山钟秀,墨沼生香”八字。
清.陈梦鳌诗曰:
墨云荡漾满深池,想是骚人洗墨时;何必临川王内史,始留遗迹待题诗。
▲戴氏池
在城奉恩门泰宁坊大云寺前。
▲藕池
在德政乡十一都梯云坊松台山下,即净光寺前池;池中有台看,莲荷被浦,秀实可玩。时人诗有“还分十里藕池香”、“蔬圃秋声瓜架雨,草桥野色藕池风”之句。
唐.王周《藕池阻风,寄同业抚牧裘驾》:
船樯相看荆江中,岸芦汀树烟蒙蒙;路间堤缺水如箭,未知何日生南风。
▲荷花池
在城小南门外,今但称荷花。
明.侯一麟《访刘看复适迁荷花池有做》:
洞口白云飞,刘郎何处回;棹边清水木,花外隐渔矶。
种桃聊度世,袭芰自裁缝;辟谷方空有,知君已乐饥。
▲芙蓉池
在城西南郊十余里浦东别墅;明.王一夔凿造。
▲九曲池
在县治东南隅积谷山西,近谢池。
明.吴光翰《读曲池雅什有感逃和原韵》六首存二:
垂杨吹绿蘋,春色满池新;岂学嵇康锻,聊为谢客邻。
栖迟缘负俗,瓠落最伤神;太息河干水,无故清且沦!
感遇未风云,仙才世所闻;锦囊游处满,彩笔梦平分。
剑 光逾迥,兰消气尚芬;休嗟沉溺堕落尽,不朽是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