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如何获得生射中更大的福报?

5小时前 (10:39:32)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123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2465
  • 回复0
楼主

提 示

南師如是說

即可存眷

福德跟好事大有区别,金刚经专讲福德,重点在福德,不在好事。 什么是人生更大的福德?悟道,成道。伶俐是人生更大的福报,所谓伶俐的成就,指的并非通俗的常识。

——《金刚经说什么》

伶俐是什么?是离一切心理上的染污,唯识学心所上的染污都分开了,心中明净。那明净不是理论,是功夫,表里光亮沉寂。那个时候,实正的伶俐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策动了。

得了伶俐干什么?大彻大悟而证得菩提,所以「乐广菩提心」,菩提是翻译名称,意思是觉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大彻大悟。那里为什么要加一个「广」字?表达不是我们一般小伶俐小伶俐境域。所以我那一次跟着往年讲的《瑜伽师地论》连接下来,要你们研究《成唯识论》,就是要开发开广你们的伶俐。 实领会了菩提心,就晓得它的体是性空缘起,而以大悲心为用。实得了菩提心,必然发大慈善心。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南怀瑾先生:如何获得生射中更大的福报?

要想得到无上的伶俐,不是求得来的,是修来的。要修一切的善行,一切的好事,才成就无上的伶俐。那个伶俐是悟得的,是持戒、修福而来的,守戒累积起来,加上诸恶莫做,寡善奉行的修福,才实正得到大福报的大伶俐。佛在此特殊提出来,在他过世以后五百年,有持戒修福的人,才气相信他的话。……

五百年后,有人实可以行善修福,于此章句,能生自信心, 关于佛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说法,可以注解,实的般若伶俐才出来,那长短常难的事。一般人崇奉宗教,都是重视在形式上,并且多半以有所求的心,求无所得的果。出格我们看到庙子上拜佛的人潮,以前是十块钱啦!如今充其量是一百块钱,买一大堆香蕉、饼,一人把香,烧了以后又拜,拜了以后又磕头,然后求神明保佑丈夫好、身体好、爱国奖券又中、生意发家、样样都好,然后还把香蕉带回往渐渐食。你们看!出那么一点点成本,阿谁要求多大啊!我假设是佛是神,是不会理那一套的。哼!你那小我本身都成问题嘛!花一点点成本,要求一切都圆满,达不到目标,还要讲那个菩萨不灵,那个菩萨好当吗?就像前人的一首诗,讲那个气候很难办:

做天难做四月天

蚕要温暖麦要冷

出门看晴农看雨

摘桑娘子看阴天

你说老天爷事实该怎么办?人同天一样更难,菩萨更是难上加难。两家人打讼事,两边人都烧香要帮手,保佑他打赢,你说那菩萨事实帮哪一边好呢?你说菩萨是看谁的香蕉多一点,猪头大一点来决定吗? 所以啊!那些都是宗教仪式,从心理学立场来研究,那是很风趣的。我们经常听人家讲宗教仪式的,也只好写四个字来描述,不成理喻!不成理喻!几乎不成理喻!嘴里没有办法讲出来,只好说对对对,你说的差不多啦!是阿谁样子,渐渐来吧!未来再说吧!阿谁未来再说,也许是三大劫以后才再跟你讲呢!就是说你如今听不懂,只好三大劫以后再说吧!

——《金刚经说什么》

所谓般若伶俐不是通俗的伶俐,是指可以领会道、悟道、修证、了脱存亡、超凡进圣的那个伶俐。那不是通俗的伶俐,那是属于道体上底子的伶俐。所谓底子的伶俐,也是一个名称,拿如今看念来讲,就是 超越一般伶俐与通俗的伶俐,而领会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天性。那不是用思惟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进求证到的伶俐。

——《金刚经说什么》

展开全文

福德跟好事大有区别,金刚经专讲福德,重点在福德,不在好事。 什么是人生更大的福德?悟道,成道。伶俐是人生更大的福报,所谓伶俐的成就,指的并非通俗的常识。

——《金刚经说什么》

伶俐是什么?是离一切心理上的染污,唯识学心所上的染污都分开了,心中明净。那明净不是理论,是功夫,表里光亮沉寂。那个时候,实正的伶俐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策动了。

得了伶俐干什么?大彻大悟而证得菩提,所以「乐广菩提心」,菩提是翻译名称,意思是觉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大彻大悟。那里为什么要加一个「广」字?表达不是我们一般小伶俐小伶俐境域。所以我那一次跟着往年讲的《瑜伽师地论》连接下来,要你们研究《成唯识论》,就是要开发开广你们的伶俐。 实领会了菩提心,就晓得它的体是性空缘起,而以大悲心为用。实得了菩提心,必然发大慈善心。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南怀瑾先生:如何获得生射中更大的福报?

要想得到无上的伶俐,不是求得来的,是修来的。要修一切的善行,一切的好事,才成就无上的伶俐。那个伶俐是悟得的,是持戒、修福而来的,守戒累积起来,加上诸恶莫做,寡善奉行的修福,才实正得到大福报的大伶俐。佛在此特殊提出来,在他过世以后五百年,有持戒修福的人,才气相信他的话。……

五百年后,有人实可以行善修福,于此章句,能生自信心, 关于佛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说法,可以注解,实的般若伶俐才出来,那长短常难的事。一般人崇奉宗教,都是重视在形式上,并且多半以有所求的心,求无所得的果。出格我们看到庙子上拜佛的人潮,以前是十块钱啦!如今充其量是一百块钱,买一大堆香蕉、饼,一人把香,烧了以后又拜,拜了以后又磕头,然后求神明保佑丈夫好、身体好、爱国奖券又中、生意发家、样样都好,然后还把香蕉带回往渐渐食。你们看!出那么一点点成本,阿谁要求多大啊!我假设是佛是神,是不会理那一套的。哼!你那小我本身都成问题嘛!花一点点成本,要求一切都圆满,达不到目标,还要讲那个菩萨不灵,那个菩萨好当吗?就像前人的一首诗,讲那个气候很难办:

做天难做四月天

蚕要温暖麦要冷

出门看晴农看雨

摘桑娘子看阴天

你说老天爷事实该怎么办?人同天一样更难,菩萨更是难上加难。两家人打讼事,两边人都烧香要帮手,保佑他打赢,你说那菩萨事实帮哪一边好呢?你说菩萨是看谁的香蕉多一点,猪头大一点来决定吗? 所以啊!那些都是宗教仪式,从心理学立场来研究,那是很风趣的。我们经常听人家讲宗教仪式的,也只好写四个字来描述,不成理喻!不成理喻!几乎不成理喻!嘴里没有办法讲出来,只好说对对对,你说的差不多啦!是阿谁样子,渐渐来吧!未来再说吧!阿谁未来再说,也许是三大劫以后才再跟你讲呢!就是说你如今听不懂,只好三大劫以后再说吧!

——《金刚经说什么》

所谓般若伶俐不是通俗的伶俐,是指可以领会道、悟道、修证、了脱存亡、超凡进圣的那个伶俐。那不是通俗的伶俐,那是属于道体上底子的伶俐。所谓底子的伶俐,也是一个名称,拿如今看念来讲,就是 超越一般伶俐与通俗的伶俐,而领会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天性。那不是用思惟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进求证到的伶俐。

——《金刚经说什么》

南怀瑾先生:如何获得生射中更大的福报?

1.南怀瑾先生:成佛更好最快的办法——正修行之路

2.南怀瑾先生:认清自心,才好修行

敬请存眷

任何国民对本国汗青文化应该略有所知

尤必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

存眷中国文化,存眷钱穆先生

敬请存眷本人造造的另一公家号:

本微信号专事摘录 南怀瑾先生著作。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辨玄旨,请阅原书。

微信号:nanshirushishuo

新浪微博:南師如是說

本微信号专事摘录 南怀瑾先生著作。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辨玄旨,请阅原书。

微信号:nanshirushishuo

新浪微博:南師如是說

0
回帖

南怀瑾先生:如何获得生射中更大的福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