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人心不正不净,人身就多病

1年前 (2023-02-08)阅读2回复1
西柚
西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2796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55939
  • 回复0
楼主

以佛法来讲,一切人心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

什么喊净心呢?通俗无妄图、无杂念,绝对沉寂,才是净心。

有妄图,有杂念、有懊恼,是因喜怒哀乐、人我长短而来的。里面提到良多病,一条条都是关于我们心理行为的弊端。

“喜怒过火是一病”,因大喜大怒或偏执本身的成见,成见刚强得凶猛便是一病。出格大喜大怒,肝就起首受影响,未来都是问题。

“亡义取利是一病”,做人干事不讲仁义,对伴侣不讲义气,光是图投机害,那是一大病。

“好色坏德是一病”,因为好色而掉臂人伦的道德。那些病是讲人的病根所在,心理行为,属心理学范畴,心理学是如今新的科学。

我们晓得,今天世界上一切指导人,不管是政治上、工贸易或社团的指导人,最重要的必需要研究心理行为,心理行为是今日指导人必修的课程。

实正讲心理指导的人,就要进一步研究佛学的唯识与那些佛所说的心理病态,并且那已经酿成最新的科学了。其实世界上没有一样学问是新的,都是旧的,只是创了一些新名词,写了一些新理论,至少我看了觉得好笑,只不外换了一个名词,就蒙蔽了现代人。

假设拿佛法所讲的那些病态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出格是研究指导心理学的必需要晓得。至于讲做人修行,那里每一条都是戒条,应该天天念的。如今你们在座的年轻人,五十岁以下的大都不清晰。

讲中国文化,过往我们小时候念书,最早背的是《昔时贤文》,我们七、八岁就念得相当顺口了,一辈子做人都用得着。

其次,我们小时候念书,先背“墨子治家格言”,不单会背,像我所受的家庭教导,父母管得很严,再冷的天也要喊起来扫地、扫雪,手都冻得发肿,非做不成。

所谓“破晓即起,洒扫庭除”硬是要做到。别的有一本书也很重要,每个读书人案头都有一本《太上感应篇》。

换句话说,我们以前念那些书,比如你们如今念的公民道德的课,都是必需读的。……

下面讲治病的药:

“动静有礼是一药”,那一条太难了,动静包罗良多,做人干事,处处有礼,礼还包罗了合理,那是一药。

“起居有度是一药”,就是生活有法例。

“推分引义是一药”,推分就是说一小我要守天职。

什么喊本份?人有人的范畴,汉子有汉子的范畴,伴侣相处,讲话、做人、立场各有范畴,超越了范畴就是过份。

过份了就随便出错,不要做过火的事,不要说过火的话,不要做过火的行为。

展开全文

做人干事要晓得本身的本份,本份就是立场;讲话、做人、干事都要有立场,不要率性乱讲话,一句话讲错了,没有办法改动。

引义,引用义理,出格读书人要合理,就是讲道德的义理。如今研究中国文化,中文根柢欠好,看过往似乎也懂,中国字嘛!怎么不懂?但是一考你就完了……

那些处所要重视,在座都是受过高档教导,文字欠好,中国文化十分求助紧急,如许搞下往,文化要断了。

“虽憎犹爱是一药”,固然我厌恶那小我,嗔恨极了,但是我总觉得他也是一小我,应该改动他,仍是慈善他、敬服他。那是治心病的一帖药,假设做到,每小我都有道德、都得长命。

我看世界上男女之间豪情久了,或成为夫妇的,都在那个病中,须食那个药。厌恶到了顶点,不外,良久不回来又担忧,走开了又舍不得,都是在虽憎犹爱中。假设扩大男女夫妇之间的心理,爱一切人,那就是大药了。

“教化愚顽是一药”,那里所讲的“一药”是一件好事的事,好事是行为,好事成就了,才气证道、悟道。

你们通俗喜好讲禅宗开悟,开悟那么随便啊?好事不成就,做人都不可,悟了干什么?况且你也不克不及悟,即便悟了干什么?悟了以后再往“误”人,那还得了!

所以,有此机缘将《大躲治病药》那一篇影印发给各人,应该本身再誊写一遍,做为做人品性的原则,那也是学佛的根本。

——南怀瑾先生《药师经的济世看》

南怀瑾:人心不正不净,人身就多病

0
回帖

南怀瑾:人心不正不净,人身就多病 相关回复(1)

月影婆娑
月影婆娑
沙发
心正身康,污垢生疾。
活跃5天前 (06-01 12:07)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