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江平话(二)

18小时前 (11:59:30)阅读1回复0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1140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2804
  • 回复0
楼主

  看江平话(二)

  尼溪

  题解:写了《看江平话》后,觉得还有话说,又诡计在便利的时候写点“鼓书”唱词和小故事,供平话人说唱,故以“看江平话”为总题,以一、二、三为序。

  在《看江平话》里说到,“平话”在上世纪中曾不胫而走。所谓的“流行“,一是“有白叟过世了要平话”。那时禁绝“关灯”(我曾问过道士,“关灯”利用哪两个字?他们也不克不及确定,故就牵强用“关灯”那两个字,求个音同罢了),村上死了人,都是喊平话的来平话。说那种书,要一夜彻夜。起头时,小孩女人多,说笑打闹,平话人就说些笑话,名为“帽子头”,以惹人发笑。多以唱“人无帽子日头晒,书无帽子不成文”开启。到十来点钟,书场静下来了,就起头说“正书”(即正传),平话人又多以唱“一派闲言我不讲,言回正传说注释”停止转换。每到那时,白叟们就要饮喊小孩和一些说笑的女人,“莫吵莫吵,如今说正书了。”那时扫“四旧”,是禁绝说老书(即古典小说)的。平话人就先说几句“新书”(即现现代战斗小说),如《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猛火金刚》等的。说了几句,就有人嚷起来,说是“说点老的,那个谁听呢?”平话人就歇下来,面露难色。于是就有人站出来“打包票”,说是:“你尽管说,若有干部来,就说是我喊你说的。”于是就转说老书。说到深夜,就有死者的女儿来送“毛糖水”(那三个字也是求个音同,就是女儿捧了一碗糖水,送到棺材边,哭上一场。哭的意思,就是请父亲或是母亲要保佑儿孙女婿等的)。女儿送过以后,平话的又接着唱一段送“毛糖水”的词。唱词多是如许的:“毛糖水、竹叶清,先甜嘴来后甜心;毛糖水、竹叶清,父啊(或是娘啊)你是个小巧(即伶俐的意思)心,今日饮了毛糖水,应子应孙应外孙……”如果没人出来拦住喊说正书,平话的会不断唱下往,唱完了“毛糖水”,就唱“十月妊娠”和“劝世文”。唱那些唱的更好的,我认为要数张巧伢先生。他现编现唱,要唱两三个小时,特殊是那些做了婆婆的白叟,曲听得眼泪不住的流淌。近时村落老了人也喊平话的平话,但不是停尸的最初一夜,而是从死的那夜起头,停尸在家几夜就说几夜,最初一夜是道士“关灯”。平话也不是说一夜彻夜,而是一般只说到12点摆布,目标是多留些人多坐一会,热闹一些。

  二是说“玩书”。那时人们没有什么娱乐,看戏就那么几本样板戏,隔个两三个月,县放映队来放场片子,也尽是几部老掉牙的黑白片子,如《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等的。于是人们在正月农闲或是下雨下雪不收工时,就喊个平话的来说几夜书。正月是平话人的“忙月”。来听书的多是成年须眉,所以说的都是正书——谁个情愿花钱听那些没正经的笑话和闲文?从天刚黑起头,一般要说到深夜两三点。平话的人点子多,也懂得“悬念”的笔法,每当说到超卓处,就来几句:“要知后来胜败露,明天晚上再逃根”等类似的唱词。所以往往是原诡计只说三夜的,成果延到五夜还意犹未尽。听“玩书”,人们多请廖长松或檀传明,因为他两人都善说正书。他两人在整个正月几乎是没得闲的。

  还有两种体例,一是“买票式”的。平话人在集镇或县城租间房子,挂牌平话。规按时间时限,说完听寡就按牌上的价格交钱走人。另一是“乞讨式”的。正月或农闲时,平话人拿着鼓牙,站到人家门口就说唱起来,曲到人家拿出几毛钱或是糕点什么的,他接了就转到下一家。那两种平话的体例不多,故不做详尽讲解。

0
回帖

看江平话(二)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