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江平话

1年前 (2023-02-08)阅读2回复1
kewenda
ke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5420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8407
  • 回复0
楼主

  看江平话

  尼溪

  看江平话是纯民间艺术。它没有京韵大鼓之高雅,没有刘兰芳等说的评书之精炼铿锵。看江平话只一鼓一牙板,没有乐器伴奏,演艺者一人,时唱时道白,配之以鼓板;每说到超卓处就歇一下,以留听寡;一般每段开头说一个笑话,接着再说正传,一谐一庄,使听寡既娱情又听到超卓的故事;特殊是艺人自编的一些劝世的唱段,讲做人处世、惩恶倡良,深得人们喜欢。看江平话生发于民间,时髦于民间,接地气、娱民意,是老苍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看江平话始起于何时,很难溯考。但就笔者所知,它在上世纪中期曾时兴一时,之后便日渐式微。其原因次要是受电视、手机等的冲击。但做为一种久历处所的民间艺术,笔者认为有需要唤吁有关部分出头具名出力予以搜集、整理,以利于传承。

  笔者小时候曾听过“怀宁平话”、“潜山平话”,多听过看江境内的“高士平话”、“毛安平话”、“漳湖平话”等,更多的是听“新坝平话”。自我觉得,大致而论,看江艺人的身手高过邻县,而新坝艺人的身手又高过邻乡。

  在新坝老一世艺人中,曹银谔是代表,曾荣获过县曲艺角逐一等奖。曹先生平话,说唱都吐字清晰,唱腔斑斓圆润,说唱顺畅如高山流水、凹凸如山峦起伏、快慢如山间流行,一切据故工作节而变,天然而然;打鼓不多,但轻重急缓恰如其分;立坐随情,肢体微动,文静文雅,堪称平话艺人之楷范。在曹先生之后,能代表新坝平话更高程度的是廖长松、檀传明和张巧伢。他三人都受过曹银谔先生的口传面授,平话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廖长松:人都喊他“廖反手”,因为它是反手打鼓,右手执牙板。他特善说正传,唱腔斑斓,顿挫顿挫,说唱都通俗易懂,一部《十把穿心扇》,曾使他红遍怀、看两县。檀传明:乃书香门第,家学渊深,古文功底深挚,加之又是“文革”前的高中生。他平话特文雅,对故工作节的开展改变掌握准确,说唱的轻重缓急处置适当,张弛有度,手势和面部脸色都表示得很到位,对书中的诗词歌赋多能背能释。他善长说古文故事,把《三言二拍》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超卓纷呈。张巧伢:本是唱戏的身世,艺术修养很深,人说他只要拿起牙板鼓槌往鼓边一站,你就不能不笑。他平话诙谐诙谐,笑才特具。他见人见事、现编现唱、临场发扬、恰到好处。他自编的如《九斤姑娘》等小故事,曾令几人捧腹;他说的“劝世文”,能喊忤子动心、逆媳动容、白叟流泪。

  变革开放以后,跟着电视、手机的普及,艺术门类的富贵,加之老艺人过世的过世(如上面提到的曹银谔、廖长松、张巧伢已颠末世)、改行的改行(如檀传明改行),新坝平话甚至各地的平话人相继歇业,平话艺术逐步从民间淡出。自到近时,农村有白叟过世,停尸在家之日,才又有人起头请艺人平话,平话艺术似有枯草逢春之势。但看一些复出艺人之说唱,其演艺的整体程度均远不如上代。笔者有心,特撰拙文,其意一在给有心于此道的后起艺人提个醒,要勤奋向前辈艺人进修,不竭进步演艺程度;再就是如上文所说的,期看政府有关部分挠住时机,适时组织平话艺人商讨交换,使那门时髦于处所民间的传统艺术得以传播和弘扬。

0
回帖

看江平话 相关回复(1)

雨落琴弦微凉
雨落琴弦微凉
沙发
江平话的美妙之处在于它的流畅和自然,让人感到舒适而愉悦。
潜水2个月前 (01-24 04:41)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