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陆续

2周前 (02-10 10:45)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1316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6330
  • 回复0
楼主

当1亿像素时代降临,曾经遍及街头巷尾的柯达菲林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而当胶片复古潮来袭,柯达胶片再次“起死回生”,然而那到底会是灿烂重启的序章仍是旧时代胶片最初的高光?

蓝色的纳威人在《阿凡达2》的世界里上天进地,人们不由感慨顶尖的片子特效已进阶到如斯出神进化的地步。面前的一切明明都是“假的”,但看上往却如斯实在。

《阿凡达2》象征着如斯成熟的全数字化片子工业,数字科技加电脑特效,让一切虚拟比实在更实在。汗青的轨迹让人玩味,同样出自卡梅隆之手的《阿凡达》在2010年横扫全球的时候,也是一个曾经的“影像霸主”退出汗青舞台之际——黄色巨人美国柯达公司深陷债务危机,在2012年申请破产庇护。

当各人人手一收智妙手机时,拿着IC卡在街边找德律风亭的记忆就像是上辈子的事。然后十年,柯达菲林消逝在群众的视野。无论是曾被片子导演们奉若“殿堂级”的片子胶片,仍是留在每个家庭相册里的照片底片,如今再说起柯达胶片,谁城市感慨一声“俱往矣”。

当一切都朝着一个标的目的停止时,我们要朝它的反标的目的深深凝看一眼。

神异的是,固然通过困难的转型柯达已重塑为一家以供给专业打印手艺为主营营业的公司,本来的胶片营业已萎缩成占比不敷百分之十几的小寡市场。但那虽小且冷的“古老”营业,却跟着近期年轻人中的胶片复古热而重拾热度。

菲林价格上涨数倍、求过于供,柯达菲林厂扩招人手。柯达公司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片子胶片厂7×24小时不断运转,35毫米静态胶片的产量在过往几年已翻倍增产,但仍不克不及称心需求。”

胶片潮就像是加了个“鸡腿”

“自2021岁首年月以来,为了称心日益增长的35毫米胶片需求,柯达已经雇用350余人。”2022年10月,柯达(KODK.N,股价3.29美圆,市值2.6亿美圆)一条雇用动静将那家沉寂许久的老牌企业从头推到台前,也引起了良多菲林喜好者的等待。

很多菲林喜好者在社交平台感慨,“接下来是不是能买到菲林了?”“所以会降价吗?”

柯达工业胶片和化学品部分的副总裁Nagraj Bokinkere说,胶片需求的增长恰是因为那些胶片喜好者的鞭策。

上世纪90年代起便在菲林行业扎根的上文摄影器材老板张先生,见证了柯达和菲林行业的兴衰。张先生觉得到胶片回温是在2017年摆布,那两年,他店展里胶片的销量由每个月1000多卷涨到了3000多卷。

关于此次从头雇用,柯达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组数据,“自2021年以来雇用了350个职位,净增100个工做岗位。目前还有75个空缺职位,胶片工场24/7全天候运行,35毫米静态胶片的数量在过往几年中大约翻了一番,但我们仍未称心需求。”

看察近几年销售数据发现,缺货已经成为胶片行业的常态,北京一家胶片店老板告诉每经记者,“向中国总代要货的时候给的回答永久是没有货,别问,问就是没货。”

小寡市场实的要变群众了吗?

每经记者摘访多位行业内人士领会到,胶片涨价缺货的原因,除了销量增加的因素,更多的是俄乌抵触招致原素材费用增加,商业战、疫情招致的运输困难等。

展开全文

“胶片照旧是小寡的产物,只能说本来是能食饱饭,如今能加个鸡腿了。”张先生如斯描述此次胶片热潮。

而那种热潮带来的增长跟着疫情的到来快速消退,目前上文摄影器材店的胶片算上线上店,每个月也只要1000余卷摆布。

与此同时,频繁的涨价也不竭挑战着胶片喜好者的心态。“我高二的时候45元,如今我大四涨到了125元,再贵我实的不会再买了。”一位年轻的胶片喜好者说,“菲林都要成理财富品了”。

柯达多个型号的胶片价格涨逾百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多位店家表达,价格已经成为消费者抉择胶片的重要考量因素。昂扬的价格也让良多消费者转而购置片子卷分拆出来的菲林,即把本来用于拍摄片子的片子菲林拆分红民用菲林,一盘片子卷的价格凡是在3000元-4000元,一般能够分拆200卷摆布,算下来成本仅20元。

每经记者查询线上购物平台,分拆片子卷的价格售价在40元摆布,比照现在动辄上百的通俗菲林,良多胶片喜好者曲唤实现“菲林自在”。

因而也鞭策市场上呈现了良多分拆、冲刷片子卷的工做室。不外,那些片子卷也是来自柯达。

最初一家彩色胶片消费商

当影楼都换上了数码相机,胶片时代也走向末结。

“断崖式下跌”张先生如斯描述数码相机对胶片的冲击。数码相机呈现以前,每个月店里柯达销量能连结大几万卷,2002年以后就降到了几千卷。”那点从财报中也能够看出,2000年,柯达还创造了14亿美圆的利润,到2002年只剩8亿美圆,随后一路下跌,2005年间接吃亏近14亿美圆。

回忆起菲林时代的巅峰时刻,张先生表达,其时的菲林就像如今的手机,人手一个。彼时的张先生还不做零售生意,而是做拍照馆的批发作意,“满大街都能看到挂着柯达牌子的拍照馆”,最多的时候,上文的店里雇了十几小我送货,“那时候底子看不上一卷两卷的零售,都是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后面放个400、500卷,用绳子一扎,那就是一单,每人天天都得跑个4单、5单。”

曾经的城市陌头充溢着柯达的身影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据张先生介绍柯达其时是市场占有率更高的,其次是富士、乐凯。让他感应欣慰的是,柯达那么多年仍然在对峙消费菲林。“相对富士接连停产胶片,柯达十几年来连结原有胶片的消费之外,每隔两年还会消费一个新品。”

Nagraj Bokinkere曾说,“我们的战略是成为最初一家彩色胶片消费商。”那句话似乎正在酿成现实。

彩色胶片因其较高的手艺壁垒和投资成本,把良多企图进进市场的消费商挡在门外,即使是英国更大的胶片消费商伊尔福也在短暂测验考试彩色胶片后舍弃。

细数全球的彩色胶片消费商,柯达、富士、爱克发、柯尼卡、乐凯,在炽热的菲林时代也没有超越5家,其时柯达、富士和中国乐凯菲林三巨头的标记遍及全国,也因各自的标记颜色,被称为彩色胶片界的“黄绿红大战”。

上世纪柯达彩色海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手艺的垄断性让柯达、富士两个巨头巅峰期的营收到达上百亿美圆,但那门好生意跟着数码时代的到来而末结。

“因为数码影像对银盐影像产物的替代感化招致近几年彩色菲林的市场需求量急剧下降,公司该产物已无法实现经济批量消费。”2012年9月3日,乐凯胶片召开董事会,公布停行彩色菲林的消费。2012年,柯达提出破产庇护申请。而早在2005年,彩色菲林的创造者德国爱克发菲林公司就公布破产,随后,柯尼卡美能达公布停行消费所有相机和菲林。富士陆续停行旗下多款胶片产物的消费,转型医疗、印刷等营业。

现在,市场上还在消费彩色胶片的只剩下柯达和富士,胶片也拥有了相对不变的小寡市场,跟着复古风、胶片风等在社交平台的时髦,那个小寡市场以至还能有必然的增长。

但仅靠小寡市场很难撑起一家企业,2021年后,富士先后公布其大热胶片Pro 400H、120Fujicolor PRO 160NS及Fujichrome VELVIA50页片停产,理由均为原素材摘购困难。

从财报来看,胶片营业对富士来说早已无关紧要。2021财年,富士营收25258亿日元,同比增长15.2%,净利润2112亿日元,创汗青新高。此中医疗保健营业已经成为更大的细分市场,营收占比31.8%,其次是素材。包罗胶片的成像营业成为奉献营收起码的营业,占比13.2%,此中还包罗电子和数码成像。

图片来源:富士财报截图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柯达的主业已转向专业打印手艺

昔日的敌手都已转型,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陆续。

此消彼长,每有一款热门胶片停产,总会有一波夺货、涨价潮袭来。以某线上胶片店展商家价格为例,富士专业片pro 400H在2021年1月15日公布停产后,同类型的柯达portra 400价格呈现陡增。

品种繁多的柯达菲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2019年11月柯达发布通知布告称因胶片需求增加,柯达需要投资额外的产能,因而将在2020年进步所有胶片的价格。

或许那即是柯达对峙的原因。

2020年起头,柯达财报对主营构成停止了调整,分为传统印刷、数字印刷、先辈素材和化学品、品牌以及其他五部门。

胶片被放进了先辈素材和化学品营业内,2019、2020和2021年胶片收进别离占先辈素材和化学品部分总收进的约20%、30%和32%,即4000万美圆、5160万美圆、6784万美圆,虽然占总收进的比例仍为个位数,但总体趋向在逐步攀升。

胶片营收逐步攀升之后,柯达的功绩也末于行跌,2021年,柯达总营收为11.5亿美圆,同比增长11.76%,实现了重组以来的初次正增长。与2020年同期比拟,2021年的毛利润增加了约2900万美圆,次要是因为先辈素材和化学品以及品牌销量的增加,传统印刷和先辈素材和化学品的优惠订价等。

细数柯达过往,也并不是抱着胶片营业不愿转型。

一手率领柯达走出破产阴霾的柯达前任董事长兼CEO彭安东,曾对《哈佛贸易评论》讲述过柯达的“减法转型”,剥离一系列复杂营业,从世界五百强巨头变成“小而美”“小而精”的印刷科技公司。“说到印刷,各人想到的多是传统的纸张印刷。纸张上的印刷只笼盖了7%的墨,对柯达算是“小儿科”。印刷是素材科学和影像科学的更佳组合,它是将有机素材和无机素材以肆意速度和小于5微米导电线的切确度印在纺织品、纸张、塑料、金属和其他肆意素材上。”

因为专业性太强,通俗消费者很难理解什么是彭安东所说的柯达数字印刷营业高端产物。就拿一个药品包拆纸盒来说,印刷厂一年要为某大型药厂消费8亿张药品包拆盒纸,盒纸上印有能够扫码识此外条形码标签,柯达的喷墨头设备能够包管在高速印刷下8亿张盒纸条码的清晰准确。

谁在买求过于供的柯达

即使柯达菲林价格翻了10倍,但丝毫没有阻挠前赴后继的喜好者涌进胶片圈。

那些“新人”,不乏老年群体。

川渝一带胶片玩家的聚集地、别处暗房合伙人白杰在承受每经记者摘访时表达,其店展运营5年来,“有一部门客户就是上了年纪的(50后~70后),他们是履历过胶片时代的那一辈人。哪怕过时了,也想要买来体验,给本身留着做个纪念,圆曾经对胶片摄影的梦。”

古老的胶片相机吸引了多量年轻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但近期实正让柯达出圈的仍是来自00后的爱,他们让与我们渐行渐远的“胶片”,成为当下的“新潮物”。

“我们那一代的人是从数码起头接触的,出格对00后来说,胶片摄影和MP3在他们那一代断层了。”白杰说,他接触的最年轻的客人是10后的初中生。

“我家里有良多相册,还有几大本是专门用来存放底片的。我姥爷特殊憧憬摄影,但不断没舍得买好相机,总给我说省食俭用存菲林钱,然后借伴侣相机摄影的故事。”2001年出生的吕思佳告诉每经记者,姥爷描述的胶片摄影过程令他沉迷,“像手动上弦,我也想体验体验。”

和吕思佳一样,很多涌进的年轻喜好者是受老一代人影响,想要摸索找觅,受时代冲刷、被藏匿了的胶片摄影觉得。当然,还有一些新锐摄影师、摄影喜好者来玩胶片,地道是为了“用低廉的价格体验高价拍摄过程”。

本身就是发烧友的白杰告诉每经记者,他2010年前后起头玩胶片,最后的原因即是想体验中画幅摄影,但没有太多预算。“中画幅的数码高端机得几十万,但假设是胶片的话,以至只花三五百,买个国产的海鸥就能体验到那种震动感。所以,胶片是更好的一个接触体例。”

当下,仍有良多贸易摄影,包罗豪华品仍然在用大画幅胶片来拍摄告白片等。

“各人都认为数码相机很兴旺,但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兴旺。像大画幅,对数码而言仍是受限,胶片就能够突破限造,并且价格低良多。”白杰表达。

摘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均向每经记者阐发称,胶片以前只是东西,如今因其玩具属性而破圈。“成为了一种复古潮玩,不外胶片的复兴,仍是靠那波年轻人。”白杰说,用胶片能够在不确定中收获欣喜,更接近艺术素质。越来越多的“新人”进进胶片圈,是为了感触感染慢下来的生活意义。“大部门是男性玩家,我们称胶片是‘男孩子的八音盒’。”

事实东流往

“胶片鼓起的同时也在式微。”白杰带着些许无法向每经记者表达。

无论年轻喜好者再怎么热衷,胶片时代仍是过往了。“除非有厂商情愿再消费像以前一样纯机械的胶片机。如今徕卡还在做,但是也就只能‘割’我们那一帮还喜好胶片相机的那波客户了。”白杰认为。

现场购置相机的喜好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没有新厂商陆续消费胶片机,菲林也就没有办法陆续更新换代。在周永良、白杰等业内人士看来,“如今是一个玩胶片的好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玩胶片)坏时代。”

所谓好时代,是玩家花较低价格就能体验高端胶片摄影设备,在其生命力快要结束之前,再玩一下;坏时代是,如今那些胶片设备已经老了,很多都超越百岁,一个机器卖了,很难再能找到下一个。“你错过了那个时代,以后可能再也玩不了胶片摄影。之前的老胶片相机,再过几十年,可能就会彻底坏掉了。”

于柯达而言,胶片从最后的小寡到一度走进千家万户最末仍是回回小寡市场,刮起的复古风,也让“老掉牙”的胶片机集体有了新的收躲价值。

“菲林相机具有极高收躲价值。”资深胶片摄影喜好者吴成一边把玩着预备进手的两台老设备,一边向每经记者介绍,“那台是美国二战时候用的相机,机器成色很新。那就是玩老机器的乐趣,光相机上的背带都有60岁了。那台是禄莱的,像艺术品一样,能拍‘大画幅’。1928年时,禄莱相机带一个皮壳,价格差不多370多美金,放在阿谁年代,能够在北京买个带院子的四合院了。”

禄莱相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在片子行业,柯达曾经的地位更是“统治级”的,代表美国片子艺术更高殿堂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举行地点就是以柯达冠名的“柯达剧院”(现已改名为杜比剧院)。

柯达剧院(杜比剧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仅仅十二年前,用胶片拍故事片仍在片子行业里占残山剩水。间接对应的,是片子院里忙碌的胶片放映环节。胶片片子时代,拎着繁重的胶片拷贝疯狂赶路闯红灯,是每一个发行跑片工做人员的实在记忆。

IMAX胶片放映系统降生后,体积浩荡,法式复杂。放映《阿凡达》、《变形金刚》等贸易大片时,其片盘曲径近一米八,加上胶片重量将近800斤。放映时,需四个片盘同时动做。通俗放映员要上岗,需提早进修一个月,颠末无数次理论后,才气包管每次放映胜利。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继续

2010年《阿凡达》在国内上映时,资深片子发行人吴鹤沪回忆胶片放映的过程,“没有三四小我移不动它,所以每台放映机旁,有一个像起重臂一样的配套安装,把那一盘胶片吊上来。”

而那也是吴鹤沪关于胶片放映的最初记忆。《阿凡达》之后,中国片子迎来了空前的影院投资建立飞腾。2010年中国影院数量1993家,到了2011年就增长了接近50%。2012年全国数字银幕到达12787张,占比到达97.4%。截至2013年,全国数字银幕18399张,在世界范畴内率先辈进全数字时代。

手艺的车轮向前,胶片放映机、胶片相机,都隐进古董,酿成时代的记忆。

记者手记 | 死法有良多种,活路也不行一条

回忆柯达的百年汗青,从一个每年创造百亿美金收进的“菲林大王”到现在的挣扎求生,不由令人唏嘘。

当人们认为菲林业必死的时候,柯达仍对峙“做最初一家彩色胶片消费商”,对峙消费菲林,连结推出新款,虽然如今菲林已经不是柯达的次要营收。也恰是因为它的对峙,菲林喜好者才气相信菲林不会彻底成为“古董”,也才有了现在的复古潮。

有人说柯达现在的落寞是因为它的死板刚强不愿转型,也有人说柯达问题在于老是错过时机,现实上,柯达从未躺平,以至屡次成为变革的引领者,遗憾的是,最末都未能胜利。

品牌营销专家燕鹏飞表达,从柯达身上,我们感触感染到消费力变化的浩荡力量,有人起飞,也会有人摔落谷底。没有人可以永久站在顶端,关键在于哪些值得对峙?还“活着”的柯达为巨头供给了标本,在消费力变化的浩荡海潮中,死法有良多种,活路也不行一条。

0
回帖

1亿像素了,柯达和胶片的故事仍在陆续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