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百年药店“石恒春”

20小时前 (13:12:32)阅读1回复0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1156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3137
  • 回复0
楼主

方集

第1272期

旌德县城解放街旌阳药店的前身,是一家闻名遐迩的百年药店“石恒春”。

“石恒春”是绩溪石家村石氏家族诚信营商的一块金字招牌。它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药摊逐步开展为在江南一带拥有数家连锁店的名牌商号,为皖南中医药的妥帖和开展做出了积极奉献。

一、“石恒春”的创建

石恒春药店的开创人是石明谅,别名耀庭,字书功,绩溪上庄镇石家村人。其父石启德,原是一位行医卖药于徽、宁两府一带的草医郎中,在民间颇有声看。石启德以后带着儿子石明谅于道光十年(1830)在宁国县尖山村开了一家小药店,取名为“石万春”。于是父子末于落下脚来,苦心运营着那家小店,一晃二十多年。在那期间,石启德上行下效,把本身行医用药的体味逐个教授给了儿子石明谅。白叟病故后,药店就由石明谅一人运营支持。

旌德与宁国、绩溪交界,从宁国步行到绩溪上庄,旌德是必经之地。石明谅是有心人,他发现整个旌德城内竟没有一家药店,便决定来此开展。于是封闭了宁国尖山村的小药店,只身一人肩背药袋来到旌德县城,摆起药摊,卖药兼行医,起头了他的困难创业。因为城内没有药店,所以来找他求医买药的人还很多。春来秋往,几年下来,积存了一些本钱。咸丰十年(1860),石明谅在旌德县城江夏街租下一间门面,正式开店运营,取店号为“石恒春”。

旌德:百年药店“石恒春”

关于“石恒春”药店的来历有如许一个传说:

石家村的石明谅是个草药郎中,用几味药材炮造成像茶砖似的药块,疗效很好,能清暑退热,清食祛痰。用开水冲服,午前服下,午后生效,取名“午时茶”。乾隆皇帝带着一名贴身侍卫暗里江南,访觅去官隐居的陈阁老。君臣两人进了绩溪境域,走到七都,时当盛夏,暑热熏蒸。乾隆走得大汗淋漓,目眩头晕,站立不稳。侍卫仓猝把皇上搀扶到近处客栈住下,请店家找医生。石明谅应邀诊治,说是中暑,给了成药午时茶。乾隆服下,第二天就感应身子清新通泰,霍然痊愈,赞道:“一个草医,医术如斯高明,实乃药到病除。”取笔题了“石恒春”三个径尺大字,备下谢仪,命侍卫送往称谢。

展开全文

石明谅展视字幅,见字体浑厚凝重,刚柔相济,功力特殊,当即备下酒饭招待,席间,询问仆人的身份、名讳、籍贯。侍卫不克不及婉言,只好说:“我家仆人是京城里‘钱运兴隆’的老板,姓褚名忠。”

“石恒春”三个大字是写在一条红绸上的。石明谅把它用绳缀着,设摊时,挂起来做招牌。一日,曾经陪同乾隆读书的赵中元游黄山颠末旌德,在陌头药摊上见到那幅字,停轿认真审视,心中好生迷惘,不由得向石明谅探听那幅字的来历。石明谅把颠末说了。赵中元又询问那病人的边幅特征,大惊道:“那是皇上御书!”他点拨道:“褚忠者,除中也。“钱(乾)运兴隆”,除掉傍边,不是‘乾隆’二字吗?”石明谅细一揣摩,悄悄醒悟,大喜过看。谢了赵中元,仓猝拾掇药摊回家。

不久,石明谅在旌德县城购置土地,鸠工建成三进楼房,挂起“石恒春”金字招牌,运营中药材生意。招牌是皇帝御赐,一开张就名震四方,生意兴隆。

因为生意不错,一人前店后坊,又进货又加工,难以应付,石明谅便雇用了同亲曹开梓帮手。因为东家精明能干,擅长运营,伴计赤胆忠心,勤苦耐劳,“石恒春”药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影响也愈益扩展,收进天然日渐丰厚。

本钱丰裕后,石明谅便想购地建店房,谋求进一步开展。据说其时为购置陈家祠堂地基建药房还惹来一场讼事。本来陈家祠堂门前有一对旗杆石,石氏购下地基后,觉得此石有碍交通,想将它处置掉,但陈氏家族的人不附和,他们认为旗杆石是陈家祖宗功名荣誉的象征,不得损毁,两边互不相让,后上诉衙门,曲至京城。其时,“石恒春”管事曹开梓的姐夫胡宝铎(绩溪宅坦人)在北京任某部主事,石明谅期看能得到搀扶帮助,谁知京城久不下文,后由旌德知事亲临现场调和裁定:旗杆石象征陈氏宗族功名,不克不及随意毁掉;而“石恒春”建店房做生意,门前交通也不克不及障碍。因而,旗杆石应当场覆埋,与路基持平。如许既能保留陈氏功名之石,又处理了店前交通问题。经调和,两边自愿息讼,告终此案。

“石恒春”昔时建造店房的木材次要取自梓山,巩固安稳,店屋坐北朝南,店面对大街,后屋靠城墙,整座楼房共有三进,前面是店堂,后进为加工炮造药材的做坊,楼上是药材贮躲地。店面有两道门,第一道是厚实的木板门,第二道是玻璃门,门檐前挂有四块木牌,上书“虎鹿仙胶,参茸桂燕,丸散膏丹,道地药材”。店堂内木柱上悬有其时旌德知县熊祖贻写的一幅金字黑底对联:“唤童共摘山中药,访道因传海上方。”店堂上方悬挂一块匾额,上有旌德名笔程寿春书写的“石恒春号”四个苍劲大字。

二、“石恒春”的开展

石恒春药店自开业后,东家石明谅为包管货源量量,经常亲身到广东、香港摘购药材。因为留店时间少,店中之事拜托管事石攀之全权处置。石攀之及同事石韵清见药材生意有利可图,就瞒着老板,别的合股于同治元年(1862)在旌德县城张家坦新开了一家药号“涵春堂”。“涵春”与“恒春”读音类似,随便误导顾客,难以辨认。不久,“涵春”营业蒸蒸日上,而“恒春”生意却日见萧条。东家石明谅见事态严峻,经频频考虑,决定摘取办法兼收“涵春”,两边会谈商定,合并后在“涵春”前加一“石”字,利润以“资七工三”比例分红(资方占七成,职工得三成)。从此,“石恒春”与“石涵春”成为两片齐名的兄弟店。

后来,“石恒春”创业者石明谅年事已高,就将店业一分为三,由三房子孙各自治理运营,本身则还乡养老。石明谅在朋分家产时,因白叟偏心长子(长子其时过去世),遂将资金丰裕的“石涵春”财产分给长孙石齐富,而将“石恒春”分给二、三房子孙继续。因二房无子,便由三房长子石筱山顶继二房,三房是次子石齐样与三子石齐华。

“石恒春”第二代在药业运营中,开展扩大较快,年营业额达一万元之谱(银圆),民国元年(1912),先在芜湖设分店——“满江春”,后又在泾县等地增设分店。

旌德:百年药店“石恒春”

民国十三年(1924),石家村人石瑞麟在旌德县城下正街又创设国药号“石涵春”(祉记堂)。抗战期间,芜湖分店被日军飞机炸毁封闭。到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月从头复业。1954年芜湖发洪水,药材被水浸淹,资产受损,营业停顿,招致再次歇业。旌德运往的药材,除夺运回来少部非分特别,其余皆消耗殆尽,店员则全数撤回旌德老店。泾县的几家分店,如“恒升泰”“石恒益”“石恒春”,同样是在抗战期间被迫破产,新中国成立后又从头开张,曲至“文革”期间被更改店号。

“石恒春”在扩大中,还购置了上海益兴祥皮革厂的产权。此厂原是绩溪上庄人胡卓林开设的,专营皮革造造,坐落在上海上帝堂街49号。胡卓林同时也与“石恒春”合伙运营丝茧。其时绩溪的茧丝行业,大部是其股东。后来胡卓林运营失利,亏欠“石恒春”一笔为数很多的茧款,只得将上海皮革厂抵账转给“石恒春”。该厂后来成为“石恒春”在上海的处事处和皮革经销店。“石恒春”药店在旌德等地也介进丝茧业,开设了“恒记”丝行,代客户收丝,生丝远销浙江湖州,江苏苏州、无锡等地。与此同时,它还在旌德城郊下东门购置了大片桑园,做为养蚕基地。

“石恒春”财产不竭扩展,利润日丰,运营本钱也越来越雄厚,它除了在外埠陆续开设分店外,也与其他徽商一样,把充裕的资金投向不动产,在旌德和绩溪老家别离购田买地、建造楼房。在石家村,石明谅及其子孙造了村中操行一流的楼房。

三、“石恒春”的运营

“石恒春”的开创人石明谅在运营过程中,始末遵守“诚信”二字。他经常劝戒子孙及伴计:修合虽无人见,故意自有天知。药店与病人息息相关,在造药和配药傍边,丝毫草率不得。所有药材(包罗丸散膏丹)都必需严厉按古法炮造,绝不克不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配药时,更要隆重细心,不克不及出一点差错;店员对顾客要热心和气,做到和气生财;对峙薄利多销,细水长流,货不断留利自生;常日对药材要重视治理,避免霉蛀变量,制止浪费。因为“石恒春”历来以“名副其实,老小无欺”的运营目标取信于民,所以它的药品远销宁波、兰溪、芜湖及徽州各县。出格是它便宜的两种传统药品——百补全鹿丸和驴皮胶,更是畅销皖南各地。

“百补全鹿丸”遵古法炮造,它是由整只野山鹿和四十味药依方配药,精工造造而成,是冬令补品。昔时“虔修十全大补全鹿丸”的大幅告白张贴徽州各地,年事稍长的人都耳闻目击。1943年的《旌德导报》第61期还特殊报导:“旌城石恒春药店,开设一百余年,为本县第一老药店,名副其实,生意颇为兴旺。年前购得活鹿一头,饲养肥大,定于本月二十八日宰杀,便宜全鹿丸药。”

为了向全社会展现全鹿丸的名副其实,“石恒春”对宰鹿排场做了精心安放,意在衬着。宰鹿那天,药店敲锣打鼓,喊铳放炮吹喇叭,将鹿披红插花,拆在木笼里,抬着游街示寡,像出庙会一样,不断游到宰鹿场(城内体育场),当寡把鹿吊死,然后抬回洗净,除往毛屎,全身进药,故谓之“全鹿丸”。

旌德:百年药店“石恒春”

“石恒春”熬造的驴皮胶也很有名。驴皮胶越陈越好,“石恒春”熬造的驴皮胶要存放两三年才卖,如许既无腥味,药效又好,为妇科调经补血佳品。

“石恒春”还经销旌德一种特产,名为芮枣。它产于旌德碧云石井里,该枣与其他枣差别,枣内有两个仁,俗称“双仁枣”,营养极为丰富,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

“石恒春”货源来自汉口、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地,药品销往屯溪、芜湖、宁波、兰溪及徽州各地。因为贸易诺言好,购销都是赊销体例为主。进货时,一般是店里委任收买员驻地收货,由旅外同亲汇解当场交付后,到旌德领取现金;销货方面,先付货后结算,一般在“三节”(端午、中秋、年关)结算清账。每到年末,总店可存储现金几千元,做为次年春茧收买款。

“石恒春”还操纵传统节日慰问职工、招待名医、回报老顾客,内聚人心,外塑品牌。例如:夏历四月二十八日,相传是药王神农氏生日,每逢那一天,店内就张灯结彩,备办丰富酒宴,招待全店职工,以示恭喜和慰劳。同时还特邀县城名医赴宴,表达医药一家。每逢“端午节”,盛夏将至,恰是皖南山区蜈蚣、蛇蝎、毒虫繁育的旺季,东家挠住那一时机,将日常平凡挑选下来的药头、药末配一些雄黄,拆成小包,分送给老顾主。

“石恒春”不只在诚信为商、运营战略方面独具特色,在内部人事、财政、分配治理方面也自有一套。“石恒春”起首在员工装备方面十分合理。如新中国成立初(公私合营前),店里设管事1人,中药柜(包罗西药)营业员7至8人;后坊中成药加工4人,学徒2人,半做1人,炊事员和粗工各1人。员工分工明白,各负其责。“石恒春”的学徒、员工几乎都是来自石氏家族,即亲戚本家。一般来说,没有族亲关系的人是不克不及进店的。

只要一个破例,那就是老人员耿荫生。他是怎么进店的呢?本来耿的父亲耿实斋,应旺川萃升小学校长胡宜铎的雇用,在该校任教,两人关系非统一般。其时,“石恒春”东家石筱山是胡宣铎的女婿,岳父大人出头具名主荐耿荫生进店谋职,女婿只好应允。

“石恒春”的店规是学徒进店后,须干满三年勤杂工,打杂、认药、拣药、洗晒药等;待后三年转为“半做”,才容许上柜台、撮药、切药、炒药、上柜台挠药配方。经六年看察,期满后东家再按各自的工做才能及现实表示停止分工。“石恒春”的人事权完全掌握在东家手里。每年正月初四为定事日,由东家决定人员的留用与解雇。但一般情状下是不会随意解雇员工的。据老人员耿荫生说:民国二十三年(1934),因为大旱,家乡颗粒无收,向东家商借干谷百斤。次年正月定事,药店虽也运营吃亏,但还留耿续职,表现了东家对老职工的关心和重视。

旌德:百年药店“石恒春”

“石恒春”员工的年工做时间定为300天,60天为假期。假设假期未休完,可奖励20天工资。员工(包罗司理)的年薪,高的可达五十至六十两银子,低的则为三十至四十两。学徒头三年是没有工资的,最多给点剃头费;在后三年“半做”期间,才气领取很少的薪金。第一年为银子六两,次年为十二两,第三年为二十四两。年末分红是员工们比力可看的一笔收进。

每到年末,店里将全年赚到的钱提取必然比例的利润做为“官利”,其余的则做为“盈利”分配。一般是以三三四分摊,三成按职工工资总额均匀分摊,三成为公积金,做为企业开展资金,四成回东家。为不变员工的情感,凝聚人心,东家还会拿出一小部门余钱不要利钱供伴计们做小买卖,运营项目与药业相关,如桂圆、荔枝、莲子、冰糖、枣、葡萄干等等,赚的钱由伴计们自理。城边下东门的大片桑园,日常平凡请粗工治理,每到三四月药店营业油腻,店里的员工(包罗老板)就轮流摘桑养蚕,所得各人均分。昔时“石恒春”能造定出如许以报酬本的分配计划,也算是专心良苦。

“石恒春”员工的伙食原则不差,每月有六次荤食,假设不食,可折算现金回己。店里天天备办客饭一席,供猪肉一斤,专给来往客商、顾客及本店员工的一些亲友老友食用。

“石恒春”不只日常平凡周转资金比力丰裕,店底比力厚实,店内资金一般有两万元摆布(银圆)。究其原因,次要是店里所有存货不按其时成本或进价计算,一般要打七折,通过打折之后,账面资产一定低于实有资产。所以,昔时石恒春药店就是3年一文钱不进,全店职工生活也无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恒春”被划为私营工贸易。到1956年通过改造,实行了公私合营。合营时,“石恒春”与“石涵春”进股资金为13526元,两店职工30人;合营后,店名改为“公私合营恒春药店”;1966年转为国营,改名为“旌阳药店”。

“石恒春”药店从石明谅创业到其子孙继业开展共履历了5代100多年,其间风风雨雨,世事沧桑,商海浮沉,几起几落……岁月无痕,雁过留声,“石恒春”持久以诚信为本,以药业为宗,治病除疾,普济寡生,其表示出的种种善德义举应该铭刻在处所史册上。

(本文选自方光华主编《旌德记忆》,合肥工业大学出书社,2015年)

造造:童达清。

0
回帖

旌德:百年药店“石恒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