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魏沛娜)11月26日,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受邀做客“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季第十一期活动,以“菖蒲文化与文人‘蒲石盆’”为主题,连系图像和文献,率领读者领略那消逝已久的菖蒲与文人结缘的若干生动、新鲜片段。
郭学雷介绍,菖蒲文化始于周代。唐以前菖蒲次要是做为一味长命不老的妙药仙草,并用来飨宴重要来宾,菖蒲开花还被视为祥瑞之象。唐始,僧人最早于室内植菖蒲盆景,此为菖蒲清供之始。宋代是菖蒲文化集大成的时代,那一根植于拳石上的灵苗仙草,因其“忍冷苦,安恬淡,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土壤而生”的天然属性,被相比为文人精神的写照。并从最后庭园的花卉清供、几砚间适情养性的妙品,至明代更演化为书斋必备的怡养至清之具,既可清赏又具摄生保健成效。此风不断延续至晚清、民国,已成为中国传统文人眼中不成或缺的文化意象。如今,菖蒲文化又强势回回,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仍需我们的存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