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13小时前 (14:29:02)阅读1回复0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11536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3072
  • 回复0
楼主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前人凿铜刻玉,力艰功深,其过程较为复杂。佳石极宜受力,一如良纸之受翰墨,铁笔所行之处,石屑纷披,闪现出天然崩裂的效果,留下的线条陈迹具有古拙苍劲的金石气息。

或一拓曲下,彰显雄健淋漓之势;

或一步一个脚印,好像书法中的涩笔,闪现遒劲凝炼、厚实稳重的气象。

故,有诗曰:石可破难夺其坚,丹可磨练夺其赤。

篆刻小小,

六合方寸。

有印赏过千年星空,

亦有石承载文化底蕴。

名家篆刻及印石专场

明清文人篆刻门户鼓起,石章时代篆刻的富贵便从明清起头不断继续至今。

诗书画印一体化开展绘就中国艺术范畴的特殊光景。“石不克不及言最可人”,印石的“可人”即是其它地道的赏识石无法相比的。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展开全文

清·陈瑶典刻寿山石双面闲章

2.8×2.8×3.3cm

印文:家在梅溪上、有恭

边款:瑶典。

做者简介:陈瑶典,字文晓。活动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篆刻近于如皋派,刀法劲挺,规划适当,功力深挚。

而 寿山石与文人的相遇更是汗青的一定。

黄宾虹在《古印概论》中说:“寿山石创造于元明之间,最后有寺僧见其石有五色,晶莹如玉,琢为牟尼珠串,云游四方。功德者以其可锓可刻,用以造印。”

傍边国篆刻史进进“石章时代”后,既鲜丽通灵,又“软而易攻”的寿山石更是瓜熟蒂落地翻开了一片崭新而灿烂的文化视野。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寿山石双面闲章

方寸六合 唯印示信。

印石闲章是最能看住拥有者心性的物件。端看此件闲章规划舒朗却神韵无限,阿谁能在石头上篆下印文的人,想来也是清风霁月如梅溪流水的人。

如皋派的篆刻,刀法是劲挺的,用刀之时粗则沉,细则浮,曲则含蓄而有经络,曲则刚健而有精神。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 陈瑶典 刻

用刀如笔, 精微之处,

刻划物象的形量神韵。

一刀一鑿间为所欲为,

又见幻化无限。

名家篆刻及印石专场

篆刻艺术的开展也促进着印钮艺术的开展,巧匠附以巧思,雕琢在易于受刃的石头上,二者相得益彰。

而 寿山石印钮起始于明,而最早的文字记载则见于高兆的《看石录》: “潘子和、谢奔,砚工高手,攻石能得其理。 ”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清·达受刻桥钮寿山芙蓉石明俭自用印

1834年做

1.2×1.2×2.5cm

印文:几谷

边款:道光甲午月廿三日刻赠几谷禅友正之,六船时仝客吴门。

做者简介:达受(1791~1858),字六船、秋檝,自号万峰退叟,僧人,浙江海宁人。工书画,精鉴赏古器、碑版。阮元以“金石僧”唤之。间写花卉,得徐渭纵逸之致。亦善刻竹,摩拓彝器,时称特技。

印面仆人简介:明俭[清],字智勤,号几谷,僧人,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俗姓王,少岁落发小九华山。能诗,善摹晋人法帖,尤工山川、花卉。其山川出进关、荆、马、夏,运笔如风,墨摘沈郁,与海昌六船僧善。

故“循石外型”的背后,是因材施艺的创做原则,是人与物的对话,是付与创做对象以感情与意境的文人兴趣。

对每一块素材的创意构想,腾挪在自在与束缚之间,不只决定了石头的命运和做品的审美高度,同时也折射出创做者的文化涵养、境域和想像力。

一好像此件寿山石雕桥钮两头,何尝不是联络着达受 与明俭两者的意趣。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明俭自用印

清代金石家严保庸曾赠六船上人:

“商彝周鼎,汉印唐碑,上下三千年,公自有情天得度;酒胆诗肠,文心画手,纵横一万里,我于无佛处称尊。”

而那也是六船一生与金石书画结缘的生动写照。

或许即是因为六船多才多艺,于诗书画印,靡不熟知,嗜金石,刻竹、凿砚均名重于时,才使得同善翰墨,工山川、花卉的明俭僧人引认为友,更把达受所刻的桥钮寿山芙蓉石做自用之章。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达受 刻

六船擅篆刻,但传世印章不多见,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朵云轩等单元均有零散收躲。

此件达受刻印章,其篆法及刀法均极讲究,简而代繁,兼得清刚温润,贵苍劲中有秀逸之气。翰逸神飞,于静穆内寓活动之势。

西泠网拍 · 艺是 十二月拍

名家篆刻及印石专场

敬请等待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0
回帖

十二月拍 | 刻以方寸,篆以灿烂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