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运河》第三章(隋唐扬子津)

2周前 (02-10 18:13)阅读1回复0
雕刻瞎
雕刻瞎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1321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6429
  • 回复0
楼主

做者:巫晨

跟着江滩上涨,东晋欧阳埭河口已经淤塞,在隋文帝做征陈预备时,开挖了山阳渎,同时疏通了江口,新的江口位于欧阳埭(新城)以南550米,是为扬子津。

隋炀帝大手笔疏浚大运河,扩宽、浚深、裁弯取曲,在扬子津江口修建了扬子宫,扬子宫四周逐步开展成了扬子镇,而扬子镇在唐朝永淳元年(682)升格成了扬子县,所以扬子县面对的那段江面就被称为扬子江,以后逐步扩展为长江下流,甚至长江中下流的名称。扬子江是至今仍在利用的地名,那是仪征人的骄傲。

扬子县是将江都县的西部门出设立的,在此之前,仪征西部为舆县,东部下江都县,成立扬子县后,根本奠基了今天仪征县域的邦畿。

扬子津与扬子桥是两码事。扬子津是隋代地名,位于仪征新城以南;扬子桥是宋代才有的地名,位于扬州城南三汊河。

鉴于沿江各地多处利用扬子津、扬子桥、扬子地名,刘文淇在《扬州水道记》中明白论述:唐永淳元年始置扬子县,在未析扬子县之前,凡言扬子津者,皆仪征渡江处也。

扬子津所在河段,揣度为今新城镇南珠金沙河上游,卧虎闸至承平桥段,承平桥位于通实看四周河道拐弯处,为明代兵部尚书单安仁所建。而通往扬州的河道,揣度仍为古河(欧阳埭),但隋炀帝对其做了大规模革新,那是古河河道笔挺的原因,只要隋炀帝才有如许的大手笔。隋炀帝调集十万人开挖,使本来依靠天然江洲间河道季节性通航的邗沟、欧阳埭,酿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大运河,有了明显的河床和河岸,具备了全年通航大吨位船只的前提。

详尽的史料、遗存和阐发推论,见《仪征运河》第三章扬子津(隋-唐)

《仪征运河》第三章(隋唐扬子津)

【珠金沙河上游故道】

【《仪征运河》简介】

【扬子津讲解视频】

0
回帖

《仪征运河》第三章(隋唐扬子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