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瑞兽出错成立妖邪:妲己与九尾狐,到底谁“坑”了谁?

2天前 (02-11 16:56)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1183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3665
  • 回复0
楼主

提起“狐狸精”,各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名字是谁?没错,就是妲己。她不只是《封神演义》中的大女主,汗青上也确有其人,倾国倾城,病国殃民。

谁让瑞兽出错成立妖邪:妲己与九尾狐,到底谁“坑”了谁?

影视做品中的妲己

据《国语》所载,妲己本是诸侯“有苏氏”的女儿,因为有苏氏反对纣王的虐政,被纣王讨伐,妲己被纣王俘虏(《国语•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

妲己靠着美貌与聪明博得了纣王的溺爱,纣王为了讨好她,赐与她生活上的享受,不吝变本加厉的抽剥人民。于是妲己在有些人的目光里就成了病国殃民的源泉,那天然是不公允的。她在殷商消亡的惨剧中,或许有一些影响,但那影响并没有起到决定性感化,即便没有她,也不会改动那幕悲剧的原来面孔。她最初的成果也非常惨痛,先是和纣王的另一位宠妃一同上吊身故,还被砍下头颅悬挂在旗子上示寡(《周书•克殷篇》:“乃适二女之所,既缢,王又射之三发,乃右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钺,悬诸小白”;《列女传•殷纣妲己》:“武王遂致天之伐,斩妲己,头悬于小白旗,认为亡纣者是女也”)。

汗青上将国度式微的原因回结于女子的例子不枚胜举,以至还有人将其说成妖魔的化身。以《封神演义》为代表的文学著做,将妲己演绎成了狐狸精,说她在被纣王征召进宫之前就被九尾狐妖杀死并附身,操纵她的身份为保护,行倾覆殷商王朝的方案,一切恶事皆为九尾狐妖所为。

谁让瑞兽出错成立妖邪:妲己与九尾狐,到底谁“坑”了谁?

谁让瑞兽出错成立妖邪:妲己与九尾狐,到底谁“坑”了谁?

展开全文

九尾狐附身妲己插画

妲己形象在被妖魔化的同时,也变相的给实正的妲己洗“白”了,但却让“九尾狐”无故躺了枪。

关于九尾狐的记载古已有之。据《山海经》所说,九尾狐生活在青丘国四周,发出的声音酷似婴儿。《吕氏春秋》讲到,大禹治水颠末涂山时碰着了一只。禹一见那九尾狐,不由想起了涂山本地传播的一首歌谣,大意是:“谁见了九条尾巴的白狐狸,谁就能够做王,谁娶了涂山的女子,谁就能够家道昌隆。”禹觉得那是上天赐与他的预兆,于是便在涂山娶了一位名喊女娇的女子为妻。

谁让瑞兽出错成立妖邪:妲己与九尾狐,到底谁“坑”了谁?

九尾狐插画

可见对九尾狐的形象最起头并没有明白的好坏评判,也不是妖媚女子的容貌,只是做为一种珍稀的异兽呈现。跟着人们对九尾狐的存眷加深,以九尾狐来编造故事,它的形象逐步丰富,被做为一种祥瑞的象征。上述禹巧遇九尾狐的故事中,九尾狐的呈现代表着明君将出和子嗣茂盛的双重祥瑞意味。

汉代对九尾狐形象又停止了再加工创做,材料也愈加丰富,不只有文献也有图像。九尾狐的祥瑞意义和子嗣茂盛的意义也得到开展,被人们普遍承认,并且还把九尾狐和星象联络起来,进一步稳固了九尾狐瑞兽的地位。(《开元占经》引《淮南子》:“狐九尾者,九配得其所,子孙繁息,明后当旺也。”;《白虎通》:“德至鸟兽则凤凰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狐九尾何?狐死首丘,有良心也,明居安思危也。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于尾者何?明后当盛也。”;“德至鸟兽,则狐九尾。”《孝经援神契》)

谁让瑞兽出错成立妖邪:妲己与九尾狐,到底谁“坑”了谁?

河南郑州出土九尾狐与三足乌画像石

然而,九尾狐的妖邪意义也是从汉代起头的。东汉许慎对狐的阐明就带有两面性,一方面说狐是妖兽,是鬼魅的坐骑,另一方面又说狐狸有三方面的德性(《说文解字》:“狐,妖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后大,死则丘首”)。那种带有矛盾的阐明为后世把九尾狐的妖魔化埋下了伏笔。

最早把九尾狐与妲己联络起来的材料也呈现在汉代,山东费县潘家疃东汉墓前室画像石呈现了狐狸精苏妲己的画像。

谁让瑞兽出错成立妖邪:妲己与九尾狐,到底谁“坑”了谁?

山东费县潘家疃出土狐狸精苏妲己画

魏晋南北朝期间,跟着国度团结和政权纷争,九尾狐的祥瑞地位起头下降,在文献中呈现的次数和数量逐步削减,大多呈现于献瑞活动中,那可能是其献瑞意义的最初挣扎与表现。九尾狐的妖邪意义却随之加深,那时候已经明白指出妲己是九尾狐的化身,而且对那一故事做了详尽的描写,是对汉代苏妲己画像的继续与开展,成为后世《封神演义》的故事底本。(李暹注在《千字文》‘周发殷汤’一条注:“一进朝歌,捉得纣,杀之。捉得妲己,赋予召公,令杀。召公见其姿容规矩,一叹而百美,不忍杀之。留经一宿,太公谓召公曰:‘纣之亡国丧家,皆由此女,不杀之,更待何时!’乃以碓剉之,即变做九尾狐狸。”)

到了唐代,九尾狐的形象呈现的不多,祥瑞的意义也不再受人重视,而通俗狐狸在唐朝比力受欢送,白狐、玄狐、赤狐等都被看做是祥瑞的象征。张鸾的《朝野佥载》记载唐朝初期起头,苍生大多供奉狐神,那种崇奉已经强烈到假设没有狐仙,就没有村子了。

唐朝最为时髦的狐狸品种是天狐,它应是九尾狐在唐代的一个改变。文献记载中说天狐应该是金色的九尾狐,而且有了神格,不是比及一千岁时天然通天,而是要颠末道法的修行才能够成为拥有洞达阴阳能耐的天狐,并且天狐也没有了祥瑞的意义,也没有与女性形象固定在一路。

宋代对九尾狐形象的改变初步完成,固然还有一些文献描写九尾狐的正面形象,但也有相当多的文献对九尾狐的观点己经改变成妖邪的代表。做者往往为了区分其正邪,会在“九尾”和“狐”中间加“妖”或“野”字,即“九尾妖狐”或“九尾野狐”。做为民间崇奉的狐王庙,也在宋代被摧毁。(《宋史•五行志》:“宣和七年秋,有狐由艮岳曲进禁中,据御榻而坐,诏毁狐王庙。”)

明朝期间,九尾狐的淫邪形象深进人心,那一点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明代对九尾狐妖邪淫的描写到达高峰,数量极多,并且也不需再用“妖”“野”等词润色区分。《封神演义》中的九尾狐妲己,人们耳闻能详,把九尾狐和女性之间险恶的联络推向飞腾。

到了清朝,九尾狐在明朝期间完全妖魔化,是淫荡女性代表的趋向逐步下降,对九尾狐的立场不再像明朝那样极端,小说中呈现的九尾狐好坏各半。但不管是吸人精气仍是报恩墨客,九尾狐多以婀娜多姿的女性形象呈现,和男性有密切的联络,豪情愈加丰富,更具人格化特征。

时至今日,文化多元,价值取向纷繁,九尾狐形象暗昧的两面性愈加诱人。仪态秀美惹人贪慕,魅惑寡生遭人嫉恨。

无论是被诬蔑为亡国祸端的苏妲己,仍是被拽下瑞兽宝座的九尾狐。其形象到底是源于本身所为,仍是始于人心所需。

0
回帖

谁让瑞兽出错成立妖邪:妲己与九尾狐,到底谁“坑”了谁?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