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啥意思?

2个月前 (09-30 14:47)阅读1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686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723
  • 回复0
楼主

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的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 乌尔沁 类别: 诗歌散文 总点击: 173 推荐票数:0 最后更新: 2005-7-10 9:56:23

[一]

现代文学的文坛上面,曾经有一种评论说法,一代文仙冰心的笔名,源泉自王昌龄名诗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如其人。人清,文香,面容绽放温馨。这就是,冰心的气息。爱,是冰心的一个符号。冰心的投情,与人与文那么的真。圣女馨。

真,是冰心享用并且把持了了一生的文观。

  早在冰心年轻时代,她就已经讲出过自己的文学理想。那就是一个真字。冰心讲过:我一贯主张写作必须真诚,不能为写作而写作,要有迸涌的感情,才动笔去写。三言两语能表达的,就不写许多不必要的话,当然如果有很多的感情,想短也不行。

九十年晚些时候的冰心,她在上海《文汇报》开了一个个人专栏,她说现在,她自已的文章越写越短了,不写废话,也不写风花雪月”。

  晚年时节,冰心的文,短小细味,精致讲情。比如,她写于1994年的《我家的精品》,只有意赅言简的二百余字。

冰心在这《我家的精品》里,这样写道:“我的书桌后面,有两架书柜,上层是两扇玻璃的可以推开的门,里面摆着几十本写有上下款,都是作者惠赠的书,有叶圣陶,老舍,郭沫若,茅盾,廖承志,张天翼,李季,秦牧,沙汀,赵朴初,巴金,萧乾,叶君健,袁鹰,王蒙,茹志娟,谌容,张洁……这书柜里充满了情字。

  我一打开柜门,浓情便扑面而来……”

这些收藏精品,全都是冰心的恋。精品里冰心的手,痕迹着才女香馨。圣女手。

[二]

做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祖母级人物,冰心总是关怀文坛晚辈的。作家铁凝这样回忆道:“1983年我的小说《哦,香雪》获全国小说奖,作协的同志告诉我说冰心先生提出要见见我。

  见面后,我发现冰心像她的文字一样优雅、朴素、平静。她在我的一个小本子上题词:“铁凝小朋友,有工夫多读一点外国小说(译本也好),这样眼界开阔一些,词汇多一些,于写作会有便宜的地方。’后来我又见过先生多次,90年代初她用毛笔给我题写了清风入座四个字,我一直挂在书房里。

  她真善美的文字和她对文坛深厚而广博的爱是永存的。”

冰心一生温温的爱,她对这个生的世界心里满是挚。冰心这情,首先予人。冰心对于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更是关爱倍至。犹如慈母。冰心的爱心,甚至戴有天生性质。冰心的儿女情长,早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学作品里面,就表意出来了。

  《小橘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宇宙的爱》等等篇章,都成为冰心爱心的实在体现。我们这里,来看一看她的《寄小读者第七封信》——

小朋友,我的亲爱的人都不在这里,我便唤她做慰冰。每当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浆。

  岸上四围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霞盖了半湖秋水。我在湖上光雾中,低低的嘱咐宅,带我的爱和慰安,一同和它到远东去…

这么美的妩媚,爱和慰安。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篇《寄小读者》,是冰心1923年的文品。

  当时冰心只有二十三岁。1923年秋天冰心乘船到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读英国文学。从这一年到1926年,冰心将个人的异国沿旅见捕捉下来,并且掺以自身往事的念汇,融为一种对话恳谈式的“冰心体”。

冰心的《寄小读者》收有29封寄给小朋友的信件。

  陆陆续续发表在《晨报》的《儿童世界》专栏,并结集为《寄小读者》于1926年出版。这是冰心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她的散文比小说和诗歌有更高的成就,在当时被称为很有魔力的“冰心体”。

“冰心体”里的爱意,每每温情扑面,躲也躲不及时的。

  缠着我们。冰心象琴,她弹的言。她诉的语。不炽不烤,这是冰心她专门愉悦自已,婉约面对生命的文。中国的许多评论家常常歌誉冰心,表彰她是为“镶嵌在夜空里晶莹的星珠,又像是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

“冰心体”,爱她深。想她细。

  玉壶,冰心

[三]

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位海军军官的家庭。她的童年常与大海为伴,她早期的作品经常满怀深情地描写大海。1923年,23岁的冰心优异成绩毕业燕京大学,收获文学学士学位和金钥匙奖。

  之后冰心隔泽跨海,奔赴美国威尔斯利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冰心1926年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回国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后来冰心还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冰心的足迹遍及美英、欧洲和苏联世界各地。冰心把爱,投向广大五湖四方。

1919年9月冰心第一次用这个笔名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主题直面家庭生活改良。接着冰心又写了《斯人独憔悴》《冬儿姑娘》一系列所谓“问题小说”。冰心1921年发表的散文《笑》,是新文学运动当中的惊世入之作。誉称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篇白话美文。后来冰心还受了印度文豪泰戈尔《飞鸟集》影响,连读发表了三百多首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繁星》《春水》等等。

二十年代以来,冰心创作的一系列散文,小说,诗歌名节速升。她的作品《寄小读者》、《往事》、《小橘灯》、《繁星》、《春水》等等,均被重视,乃至誉为独格一时的“冰心体”。冰心在自已七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巨十的散文诗歌小说。冰心翻译的作品七百万字。

  丰富闺精,美品如歌。冰心作品读者量颇高,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冰心小说散文选集》一版再版。发行数十万册。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三寄小读者》至今仍然坚持再再版。

世纪交接的时候,中国现代文坛的巨人,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元老,冰心安祥地离开了她热爱的人生世界。

  冰心活了九十九岁。就象中国传统文化里说的那样,冰心属于无疾而终。冰心是寿终正寝的。没有痛苦,没有遗憾。

玉壶冰清。一片冰心在玉壶。

[四]

象许多文才女作家那样,冰心习惯在自已的文字里面,多用第一人称。

  这与冰心的文正好贴切,敞开心扉,是爱的情深。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奖”评委会责任人葛翠琳回忆冰心这样说:冰心她经常穿一件布旗袍,不化妆,待人真诚和蔼,像母亲、像朋友。我到冰心家去,她常常从炉子里夹出一块烤白薯给我吃……

冰心的文,不做作,不忸怩。

  有矜持,有红晕。冰心的文,许多是面对亲情与家人的。还有朋友。比如她的《寄小读者》《我爱小动物》《我家的茶事》《一饭难忘》《悼丁玲》《回忆中的金岳老》《忆天翼》《悼念梁实秋先生》等等。

冰心在这篇追怀梁实秋的文笔里面,冰心用情讲道:“多么不幸,就在昨天梁文茜对我说她父亲可能最近回来看看的时候,他就在前一天与世长辞了。

  实秋,你还是幸福的,被人悼念,总比写悼念别人的文章的人,少流一些眼泪,不是么?”

冰心讲这话的时候,已经八十七岁了。仍那么念旧。那么多情。一片冰心在玉壶。那玉壶里,也有我们想望的爱。

冰心的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著名学者、作家杨绛对记者说:“在冰心先生面前,我是一个读者和学生,我在中学时读冰心先生的《春水》、《繁星》、《寄小读者》,这些诗歌、散文是我小时候最早接触的新文学作品,我当时非常崇拜她。

  上大学后我读了她的译作《先知》,非常佩服她。因钱钟书晚年住院与冰心先生作了医院的邻居,我每年给她送花。我向来称她为冰心大师。”

[五]

冰心一直,都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枚良心。冰心的文学创作始于1919年。

  这一年,她首次以冰心的名字发表了小说《两个家庭》,它与其后发表的《斯人独憔悴》、《超人》等一系列“问题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封建及其婚姻对于妇女的摧残。辨白了当时以代知识青年报国无门的呐喊,还有国难与苦难。

冰心的文学是护家爱国的。冰心的个人生活经历,满溢民族感情,世代怨恨。

  冰心早在甲午中日海战一百年时刻,想写一部纪实长篇《甲午战争》。高龄之际的冰心说:“我要写一部大作品。”可是后来,冰心一字没动。她说,不是因为自已老了,而是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冰心逝世五年以后,冰心子女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冰心的《甲午战争》已经开头,冰心写道:我父谢葆璋先生以军舰枪炮二副的身份参加了那次战争。

  他说那时日本舰队挂着英国旗从远处驶来,到了跟前才挂上日本国旗,让我们长炮毫无准备之下仓促应战。在他身边的同事(我母亲的侄子杨建□)被炮弹打胸丹腹部倒下了,肠子都沾在烟筒上。停战后父亲才从烟筒上把烤干的肝肠撕下来塞到他的胸腔里的。后来,这舰被击沉了,我父亲从大东沟战场泅水到刘公岛上岸,转回至福州……

冰心的文,文字饱蘸泪痕。

  文字充斥国情。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

[六]

冰心一生,热爱孩子。冰心是中国母亲的温情形象。她是和平化身。冰心对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感情深厚。当她听说有地方拖欠教师工资消息时候,伤心难免落泪。冰心写了文章呼吁提高教师待遇。

  爱屋及乌,冰心曾经教过师。1991年,冰心为大型图书《我爱我的家乡》题写书名——“童心真挚,乡土情深”。对孩子的褒奖于爱意,冰心贯彻了她毕生。

为了冰心的一个有益生日,作家韩素音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冰心名字命名的儿童文学艺术方面的奖项,作为她九十岁生日礼物。

  冰心这样与朋友说:“要记住,不要突出我个人。说实话,在文坛上的成就我很惭愧。”“给世界爱和美”这句话,是冰心的语言。也是冰心的一面写照。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冰心直致晚年,仍然关注着生活现实,献着爱心。由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突显位置,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拥有了冰心的特出台位。

  冰心的作品特有的那种典致婉约,柔细温润,冰心一直都是那么温温而雅,她装中国文坛一道姣好风景。

也许是因为有了爱吧,冰心高龄之时。仍然肤色健康,依然白里透红。她阔高的额头,拥有的细微皱纹,更加显得熠熠智慧。老人眼睛的光彩,总是那么慈爱与睿荣。

  冰心的头上,总是爱好结挽着一初漂亮的中国式的发髻,冰心总是习惯穿着一服纯粹中国式的斜襟夹袄,弥漫矜夸,凝眸恒久,玉树临风。

[七]

冰心是留恋母校的人。1926年起,二十六岁的冰心回国,她在燕京大学当了十年的国文教师。

  根据冰心个人特色,校方特别让冰心教好大一学生的普通话。为了咬音准确,冰心为学生们编了一段顺口溜。这个绕口的令,这样绕道——

金埒远,玉塘稀,天空海阔几时归?

相离只相思死,那识相思未死时。

瞧瞧冰心才女,就连教书课文,也是离不开,她的死生与共,这情结,相离只相思死,那识相思未死时。

  冰人爱人。爱到知书达理。她是可人的智者。

由于燕京学校的的爱戴与关怀,冰心感悟说:“全校的教师都是我的师辈”。冰心总是低调,到了学校开会时候,冰心每每角落在座,同事戏称这漂亮年轻的女教师是“FacultyBaby”。也就是“教授会里的女娃娃”。

当时,冰心这个刚上任的教授女娃,为学生们开了两门选修课:欧洲戏剧和写作。当时冰心出的写作题目也奇。有一次是写“初恋”。冰心要求她的学生,无论是亲身经验还是虚构的都可以写。另有一次冰心出的题目是“理想的美”。冰心这种作文教学,显然渗浸着她自已的价值取向。

  冰心的授予,也是用情的。

燕京大学的燕南园66号是冰心的一个家。在这里,冰心渡过了自已的可遇青春年华。1929年冰心的心上人,吴文藻收获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归国。冰心全心待嫁着。冰心婚礼,物美价廉,只消费了三十四块钱。现在,三十四块钱,大概能买两瓶半矿泉水吧。

  而且还必须是一般的矿泉水。

冰心吴文藻相识于1923年8月。这时冰心正与一些中国学生乘坐杰克逊号邮船西去美国留学。冰心在船上,受同学委托在船上寻找一位名叫吴卓的同学,不料奇侥,人家给她找来了一位名叫吴文藻的人。

这文藻,第一次见面冰心,就责了她读书太少。

  这所谓发难,给冰心留下了深遏印象。当时冰心身边求者如蝶,而她看中了这一个吴文藻。1929年6月冰心吴文藻在燕园内临湖轩举行了自己的婚礼。没有正式新房,他们新婚之夜是在京城西偶大觉寺度过的。有关自己的家礼事,冰心在个人的自传里,写过一篇小说,名叫《第一次宴会》,记述了当时的这情形——

“下课后,文藻就心满意足地在他的书房里坐下来,似乎从此就可以过一辈子的备课,教学,研究的书呆子生活了。

  ”冰心一度这样形容自己的爱与情: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冰心一生都是没有绯闻的。应该与心上的家有关。家是冰心的爱。

家是冰心的岸。爱有岸,情无涯。

[八]

最后,我们还是,想来读一读冰心的春青诗作《冰神》——

这莫是她顶上的圆光,化作清辉千缕?

是真?是梦?我只是深深地记得:

是冰山,是女神,是指着天上……

冰山女神。

  年轻的梦幻。那时质纯的遥指。是冰心1921年八月的作品。这一年冰心二十一岁。应该吧?冰心以此开始,那种冰山女神信念,从一而终。这所谓冰神篇目,应当是写在北京西山的文。那已是冰心投靠大爱的文字了。冰心玉壶。剔透清明。恰好,唐代大诗人王昌龄也有类同的诗句。

  那号称诗歌王国里的绝句天子,王昌龄的那一首《芙蓉楼送辛渐》里,这么写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将诗人自已逆境当中的恬淡心境,表白鲜活。思乡思人,都是人情。

  就诗文的境界以及胸襟而言,唐诗圣王昌龄是诚恳的。而上面的冰心玉壶,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一代佳士的叹许。

那是一种清白玉洁之心,古人这处,愿意称之为玉壶的。陆机也以为然,他曾在《汉高祖功臣颂》里面,叹绩文士之功“心若怀冰”。又比如大诗人鲍照在他的《白头吟》里唱曰: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挚诚品格与清白操守,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泉底。

真爱,是需要真格动了真情的。冰心如是说,清如玉壶冰。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国队忠实球迷"文学水平高呀!

  抄一段吧:

阳光甚美,春风吹拂着我那忧愁的脸颊,仿佛想吹走我心中的淡淡的忧伤。风轻云淡,牡丹娇艳,越发显衬着我的忧郁。

在这样阳光的日子里,我却在灯下独坐,心中积郁着非常浓郁的寂寞。打开音响静静的听着古典音乐,《梁祝》优美的旋律久久回荡在空间,把自己的心沉淀在温柔凄婉苍劲激越的旋律中,灵魂出窍,任随着思绪飘来荡去。

感觉自己变成了上下翻飞的蝴蝶,感觉火焰化为朵朵美丽的红莲,感觉到了百鸟争鸣的世外田野,“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怀抱着属于自己的心情,轻松的放松着自己。

这个时候常常会有着莫名的感动,是对自己纯情付出的淡淡感动和默默的忧伤。给自己一片净土吧!心底里发出了真切的呼唤。

常听人问:你很孤独吗?不!我只是喜欢寂寞的境界。寂寞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也不是一件坏事,孤独是寂寞的表象,可是寂寞却不等于孤独。它们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寂寞是一种独处的安宁与适意,是独与静的享受。它不可以用不快乐和孤独来界定。比较贴切的表诉应该是忧和愁。

  是感天悯地不为人知的一种境界。

生命中有太多的寂寞情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怀才不遇的,遭受困顿的寂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宇宙之大,历史之长的历史感的寂寞;“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是两情相悦而情路多阻的愁苦;“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是李后主亡国后世事无常伤心欲觉的感伤寂寞,“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谈”是清高自傲不随世逐流的寂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对自己心灵在寂寞中廉洁自守,自省自律的过程。

太多的寂寞情怀著就了人世间千百种无数的悲喜哀乐,心如网,情如结,巨大的幸福和快乐是与巨大的寂寞痛苦抗争后才产生的感觉,一个人只有在感受到了非常无比的强烈寂寞和痛苦,才能体验到亘古久远的不同欢乐,当一个人的心灵受到别人的伤害而独自经受刺痛的寂寞时,他才会懂得不要轻易的去伤害别人去珍惜一切迎面而来的各种情感。

  也许自己饱受寂寞之苦,可是那有何惧呢?一个人独自的保持着一份宁静,一种想象,一种寂寞的感悟不也很好吗?

我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想着心事,不急不忙的浏览着自己寂寞的心田,很单纯很忧伤也很凄美。飘飘悠悠的踏上感情丰沛的兰色梦幻。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这种自省自悟、自尊自爱的寂寞,那么真正的悲哀不是寂寞,而是人类本身的混沌和孤独。

  对吗?。

0
回帖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啥意思?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