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肃武山木梯寺石窟查询拜访简报

5小时前 (02:08:19)阅读1回复0
小强
小强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1165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3313
  • 回复0
楼主

文/孙晓峰 臧全红

2004年5月,为共同甜肃省文物局开展的甜肃省境内中小石窟查询拜访工做,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中小石窟查询拜访组对木梯寺石窟停止了为期18天的查询拜访活动。该石窟1972年被武山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重点文物庇护单元,1981年9月被甜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庇护单元,目前已胜利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元。现将查询拜访情状陈说如下。

木梯寺石窟位于甜肃省天水市武山县西南35公里的马力镇杨坪村北侧L5公里处的柏林山上。窟龛次要散布于柏林山腰的桐树湾和松树湾内呈“W”形的崖壁上,整个窟区四面悬崖峭壁,仅北侧有一庙门可进寺内,再沿一条一人通行的羊肠巷子,可抵达各个窟龛。此中大大都窟龛集中在桐树湾内北侧和西侧的崖壁下方,其余窟龛及古建筑漫衍于桐树湾和松树湾内。现存大小窟龛20个,各类造像70身,壁画约130mz。洞窟除5、7窟保留较为完全外,其余窟龛及古建筑均已在近现代停止过重修。

1号窟位于桐树湾最东端,别名“向阳洞”或“接引佛殿原建于明,清代重修。

窟龛形造:前廊后殿式佛堂,前廊面阔3.03、进深1.90m。后堂通高4.55、进深3.00m,顶部有木隔,上墨书“向阳洞”。

造像:窟内正壁现存立佛1身,明塑,清代重修,高2.36m。泥塑圆雕,尖形螺纹髻,身披袈裟,上有沥粉堆贴的团花、云纹等图案。下着长裙,系腰带,裙上彩绘田相纹,跣足立于半圆形莲台上。

壁画:面积8.SOm"正壁壁画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清代重绘,多已脱落,仅存部门云纹;下层壁画亦分两层,底层为明代原做,隐约可辨绘菩萨像。表层为清代重绘,内容为藤草纹和火焰纹构成的背顶光图案,左、右各绘1身菩萨;左、右壁壁画均为清代重绘,各绘2天王1力士。

题记:1.窟内门顶挂光绪三十二年(1906)供匾1块;2.廊右侧路径上挂咸丰二年(1852)重建木梯寺庙门木匾1块;3.庙门外墙上嵌光绪三十三年(1907)砖匾1方。

展开全文

2号窟位于桐树湾东崖,宋代开凿,重修时代不详。

窟龛形造:平面方形平顶窟,窟高1.55、宽1.76、进深1.41m。窟内空中沿正、左、右三壁凿一倒“凹”形高台基。

造像:残毁无存。从正、左、右三壁原绘壁画残留背光揣度,宋代在窟内塑有3身坐佛。从正、左、右三壁残留的桩眼揣度(正壁正中一个,摆布壁各二个),后代又在窟内重塑了一辅五身造像,内容不详。

壁画:面积4m、宋代原绘,正壁墨线绘背项光,两侧墨绘卷云纹。两上角各绘1身飞天,仅存部门衣裙及飘带陈迹;左壁残存有墨绘卷云纹和墨绘背项光,背顶光外侧右上角墨绘1身飞天,束发髻,长圆脸,斜眉凤目,悬鼻小口,短颈削肩,上身暴露,下系长裙,双腿呈“V”形,双手平举手胸前,托一供品,披肩搭肩绕臂向后飞扬,膝下为墨绘卷云纹。 顶部绘方格纹,方格纹按纵向分三排摆列,正中一排内侧方格内绘八瓣莲花,外侧方格内绘由多重菱形格相套构成的菱形纹;摆布两排呈对称规划,内侧方格内均绘多重相套的柿蒂形斑纹,外侧方格内绘多重菱形格相套构成成的菱形斑纹。

署书题记:无

3号窟位于桐树湾东崖,清代开凿,近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平面方形平顶窟,高2.78、宽2.50、进深1.90m。正壁彻三阶式高坛台。窟外建一半坡檐式木构殿堂,高3.35、宽2.75、进深1.65mo

造像:原做无存,现塑三霄娘娘及侍者。

壁画:面积8m"殿内为现代重绘松鹤、梅、牡丹、兰草及花瓶、山石等,窟外前壁绘三霄故事。

署书题记:1.窟檐上挂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三霄殿木板1块;2.殿门上挂光绪三十三年(1907)供匾1块。

4号窟位于3号窟右侧,开凿时代不详,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平面半圆形,平顶,窟高2.22、宽3.65、进深1.60m,窟内正壁设一坛台。窟内泥皮已全数脱落,左壁内侧上方残毁(现已修补),右壁根本残损无存。前壁砖砌并拆有木门。

造像:原做无存,现重塑一大肚弥勒和门生。

壁画:无

署书题记:无

5号窟位于桐树湾西崖下部,宋代开凿,清及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平面方形平顶窟,窟高:内侧4.68、外侧3.80m,宽:内侧8.08、外侧7.30m,进深4.78m。顶部内高外低,中心部门略内凹,窟内沿正、左、右三壁砌倒“凹”形高坛基。坛基高0.95m,此中正壁坛基宽5.91、进深0.93~0.95m,左壁坛基宽4.15、进深1.02〜1.10m,右壁坛基宽4.03、进深1.04m。窟门高3.14、宽2.85、进深0.65m(图2)。窟内泥皮根本残损无存,顶部及前壁泥皮有明显叠压现象。正壁右侧上方有一后世开凿的方形桩眼,用处不明。

造像:宋代原做,明清重修。正壁塑1佛2门生2菩萨,左、右壁均塑1佛1菩萨。此中左壁胁侍菩萨在2002年11月被偷盗,至今下落不明。该位置前方清代补塑有1身文官坐像。右壁胁侍菩萨外侧清代补塑1身武将坐像。

窟内正壁正中坐佛高L85m,螺纹肉髻,面形圆润,弯眉,细长目,悬鼻小口,双下颌,两耳贴后颊,短颈、端肩、挺胸,结现趺坐于方形座上。左手扶左膝,右手施无畏印。内穿僧祗收,外穿垂领式袈裟,此中左肩垂下一吊带,系往袈裟一角。

佛左侧迦叶高1.78m,面形规矩,略显衰老,左手臂平置于胸下,持衣领,右手天然下垂,身穿袒右袈裟,下系长裙,脚穿半圆头鞋,立于圆形莲台上。右侧阿难高1.75m,神志稚嫩,双手合握于腹前,内穿僧祗收,下着长裙,外穿宽袖垂领袈裟,脚穿半圆头鞋,立于圆形莲台上。

左侧菩萨高1.95m,束发高髻,面形圆润,弯眉细目,悬鼻小口,短颈丰肩,饰菱花形顶圈,戴臂钏及手镯。上身暴露,下着贴体长裙,裙带于双股间打结下垂,披帛自左肩分两股斜绕至右腋下。左手天然下垂,右手举至胸前持一花蕾,跣足立于圆形莲台上。

右侧菩萨后世修补,高1.93m,束发高髻,面形朴直,弯眉细长目,高鼻阔嘴,短颈端肩,挺胸鼓腹,右手举至胸前持一莲蓬状物,右手天然下垂,身体略呈“S”型。颈饰项圈,戴臂钏及手镯,上身暴露,披帛自左肩斜下绕至右腋,下著贴体长裙,跣足立于圆形莲台上。

右壁正中坐佛高1.78m,形态同正壁坐佛,短颈端肩,挺胸,结现趺坐,内穿僧祗收,外穿垂领式宽袖袈裟,衣带于胸前打结,裙裾垂于座前,左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置于腹前,右手抚右膝(图版23)。佛左侧胁侍菩萨已被偷盗,仅存莲台。莲台前侧有一清代补塑的文官像,高1.08m,头戴进贤冠,面庞衰老,弯眉、突目、高鼻,双唇紧闭,长须垂胸,端肩挺胸鼓腹而坐于方形座上。身穿交领宽袖长袍,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膝前。脚穿平头高屐,踩在一条形台基上,脸色严厉。

右壁正中坐佛高1.80m,形态服饰与左壁坐佛不异,结现趺坐于长方形座上,双手掌心向上,交叠置于腹前;佛右侧一立菩萨,高1.86m,束发高髻,面形长圆,弯眉细长目,曲鼻小口,下颌较消瘦,细颈端肩,颈部有三道弦纹,挺胸鼓腹,左手天然下垂,右手平置于胸前,持一摩尼宝珠,跣足立于莲台上(图版24)。颈饰等距贴有花饰的项圈,双臂带有宽边花饰的臂钏。上身暴露,下着贴体长裙,披帛自背后绕搭双肩下垂至衣裙上缘。

菩萨外侧清代补塑一武将坐像,无头,残高1.04m,端肩、挺胸、敛腹,马步蹲坐于长方形座上,身穿铠甲,外罩袒右战袍,足蹬战靴,踩在方形低台基上。

壁画:现仅门壁左侧残存有明清重绘的壁画约3m2,分为三层,底层为原绘,仅可见少许彩绘陈迹,多已呈黑色,内容无法辨识;中间一层因表层泥皮脱落,在墙面中间露出一块,可辨为墨线勾勒并填彩的人物形象,仅可见人物的下半身打扮服装,此中内至外第一身暴出较多,但烟熏严峻,仅可辨识下著长裙,右壁下有两股披帛下垂;第二身被后人抹的彩绘粉饰,仅可见腰部的墨绘线条及填涂的红彩;第三身仅可见腰部,似为一武将打扮服装,裙带于腹部打结分两缕下垂,下著短裙,在臀部两侧各绘一片护甲,其余部门模糊不清。第四身仅用见腰部系一裙带,下着绿色长裙,膝部以下无存;表层泥皮为素泥皮,未见绘画陈迹。

署书题记:在门壁左侧中层壁画内有少许笔迹,内容模糊不辨。

6号窟位于5号窟右侧,开凿时代不详,民国重修。

窟龛形造:平面方形平顶窟,窟高L62、宽1.70、进深1.78m。窟前拆有木门。从窟外崖壁上有拱形门楣凿痕,揣度本来可能有木量遮檐。

造像:民国期间在窟内正中塑太上老君像,左、右各塑1身班神。

壁画:民国期间在正壁绘背项光,左、右壁绘山川图,约2m%

署书题记:无

7号窟位于6号窟右侧,宋代开凿,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平面横长方形,圆拱顶,窟高4.50、宽7.25、进深5.20m。窟内正、左、右三壁前凿高坛基。窟门方形。坛基高0.88m,正壁坛基宽7.25、进深1.20m。左壁坛基宽3.90、进深0.95m。右壁坛基宽3.90、进深0.92m。窟门高3.12、宽2.80、进深0.92m。 窟形根本无缺。

造像:宋代原做,现代重修。正壁塑1佛2门生2菩萨,左、右壁均塑1佛2菩萨;现存正壁1佛2菩萨,左壁佛有左侧胁侍菩萨,右壁佛及右侧胁侍菩萨,其外侧1立佛。

详细内容如下:正壁主佛高2.00m,低平螺纹肉髻,长方脸,白毫相,弯眉,双眼略下视,高鼻大耳,颈部刻蚕节纹,袒胸,内着僧祗收,衣带于腰间打结,外着双领式袈裟,左手掌心向下,五指曲伸贴于左腿上,右小臂略抬,五指曲伸,掌心向下,结跚趺坐于方形座上。左侧菩萨高1.76m,束发小冠,长圆脸,白毫相,弯眉,斜眼,平鼻、小嘴大耳,颈适中,上身暴露,左肩高,右肩低,戴项圈、臂钏、手镯。络腋从左肩向下斜披,肩前打结,下着长裙,左臂下伸,手掌贴座支持,右臂天然斜伸,手掌心贴腿并放,左腿弯曲于台上露足,右腿弯成三角形,足斜下伸踏于小莲台上,游戏坐于莲台上(图版25);右侧菩萨无头,残高1.53m,服饰与左侧菩萨不异,差别的是左臂抬起,手掌心贴在弓起的腿关节处,右臂收衬于台上,左腿弯曲成三角形,足踏小台,游戏坐于莲台之上。

左壁坐佛高L88m,螺纹髻,前面肉髻珠,长方脸,白毫相,弯眉,双眼半睁下视,高鼻,四瓣嘴,大耳,挺胸敛腹。左臂前下伸,手掌心向上贴放于腿上,右小臂略上抬前伸,手做法印。内着僧祗收,腰间束带打结,外着垂领式袈裟,左肩垂有衣带钩,结跚趺坐于莲台上;左侧肋侍菩萨高1.84m,束发小冠,长圆脸,弯眉、斜眼、曲鼻,小嘴大耳,粗颈,上身暴露,左肩斜披巾于右侧,颈饰项圈、臂钏、手镯,下着长裙,左臂残毁(已修补),右臂天然下垂,手握披帛,跣足立于莲台上。

右壁佛高1.88m,造形服饰特征与正壁佛不异,双手交于腹前,禅定印(图版26)。右侧胁侍菩萨高1.83m,造像特征与左壁高菩萨不异,上身斜披巾在左肩处打结,衣裙呈弯曲状下垂至脚面。其外侧立佛高1.82m,波纹发髻,前有肉髻珠,长方形脸,额间白毫相,弯眉,平眼微睁,鼻略高,小嘴大耳,细颈,内着僧祗收,外着圆领袈裟,下系长裙,双手拢于袈裟内,略斜.于胸下,跣足立于圆莲台上。

壁画:宋代原绘,大部门已残毁无存或烟熏,唯窟顶可辨有圆形莲花陈迹,右辟存一身较清晰的门生形象。

署书题记:窟内存宣统二(1910)年木匾1块(原属药王殿)。

8号窟位于7号窟右侧,开凿时代不详,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平面方形平顶窟,窟高1.32、宽1.20、进深0.92m。窟内依壁凿有"凹''形低坛基,高0.12mo

造像:现代重塑1佛2菩萨。

壁画:无

署书题记:无

9号窟位于8号窟右侧,原建于宋,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平面长方形,顶部正凿有方形覆斗,窟高3.10、宽3.75、深3.16m。覆斗顶宽2.90、高0.90m。窟内正、左、右三壁设高坛基,坛基高0.90、进深0.30m。窟口略呈方形,窟门高2.70、宽2.40、进深0.60m。除顶部残损较严峻外,保留根本无缺。

造像:原做无存,窟内现重塑3佛2门生2菩萨。

壁画:原绘无存,现重绘背项光。

署书题记:无

10号窟位于9号窟右侧,开凿时代不详,清代重修。

窟龛形造:平面方形,圆拱顶小龛,龛高1.56、宽1.32、进深1.56m。正、左、右三壁前凿有倒“凹”形低坛台。左壁外侧凿一长方形洞,窟门方形,高1.22、宽1.00m。

造像:清代在龛内塑1佛2门生。

壁画:无

署书题记:无

11号窟位于10号窟右侧,元代开凿,近代重修。

窟龛形造:摩崖方形浅龛,龛高2.55、宽3.18、深0.48m。龛内壁面残损较为严峻。

造像:龛内壁面上并列凿有两座舍利塔。此中左侧塔残高2.34m,为叠涩式覆钵塔。右侧塔残高2.36m,残损严峻。在该龛外左侧尚存一座舍利塔残迹。

壁画:无

署书题记:无

12号窟位于松树湾西崖山坡上部,别名药王殿,清代开凿,近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前殿后窟式构造,窟高3.00、宽2.70、进深0.80m。窟内正壁上部凿一平面呈横长方形的浅龛。窟外依崖建殿,通高5.40、面阔2.70、进深1.36m。窟前残存有柱础,高0.08、曲径0.25mo

造像:窟内塑孙思貌、吕洞宾及侍者和小鬼像。

壁画:龛内正壁绘六扇隔式花卉图案,左壁绘药王坐堂行医及见客人的故事画。右壁绘吕洞宾仙化度故事画,面积约13m"

署书题记:殿内挂宣统二年(1910)供匾1块。

13号窟位于松树湾右侧石嘴梁上方,别名玉皇阁,下邻祖师殿。开凿于明崇祯六年(1633),前殿民国年间重修。

窟龛形造:前殿后窟式构造。窟为平面方形,圆顶,下嵌木板,窟高2.46、宽2.73、深2.40m。窟内正壁凿浅平龛,前凿通壁高坛台,高0.82m,台前及左、右壁凿成倒“凹”形低平台,高0.38m,窟前木量雕花门;殿为半坡顶,高3.45、宽2.07、进深3.05m,廊高2.64、宽2.16、进深1.50mo殿前拆木门,外廊前檐上方有三组斗拱,中间为龙头,摆布为花头(图3)。窟形完全,窟内左、右壁面泥皮部门剥落,殿、廊现存较好,民国年间停止过重修。

造像:均为明代原做,正壁主尊为玉皇大帝,摆布侧各1身文神,摆布壁后侧各1身武神。

此中玉皇大帝高L68m,头戴高冠,长方脸,身着冕服,双手交握于胸前,足穿云头屐,倚坐于方形座上。服饰上沥粉堆贴有狮、凤、云、牡丹等图案,并施彩绘;左侧文神高L26m,戴花边帽,两侧巾角下垂,上穿交领大袖长袍,下着裙,双手笼于袖中,足穿圆头屐,立于台座上;右侧文神高1.24m,戴花边帽,两侧巾角下垂,长方脸,上穿交领大袖长袍,巾带挽臂内侧下垂,下着裙,双手握笏板,足穿圆头屐,立于方形台上。

左臂三头六臂武神高1.92m,头发倒竖,长方脸,额部有一天眼,耳后两个浮塑小头。穿袍带甲,披帛搭肩绕腋下垂。六足手别离托火、持镜、握锤、托山、托印等,赤足而立。

右壁三头六臂神像高L94m,造像特征与左壁似同,六只手别离托山、持镜、握锤或托法器等,赤足而立。

壁画:明代原绘,面积约19m"在窟内正壁龛内彩绘屏风款式上绘花卉,窟顶方格内的圆形圈内绘龙、狮、花卉等图案;摆布两壁各绘2身穿宽袖长袍服饰,手持兵刃的神像(图版27、28),烟熏严峻,部门已外表风化,但形象根本清晰。

署书题记:殿内横梁上有墨书明崇祯六年(1633)建玉皇阁梁记1块。

14号窟位于松树湾内南崖最下方,别名大佛殿,原建于唐,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本窟系操纵天然崖面,在窟前重建有二层式木构阁楼,通高8.50、宽7.70、进深2.30m。阁楼面阔三间,四屏式对开格扇门,两边各设一根窗,室内有木梯曲通二楼,楼上设围栏,雕饰有垂柱及几何纹图案。从窟内摆布壁崖面残留的方形桩眼揣度,大佛殿在汗青上曾有木构建筑。

造像:窟内崖面塑倚坐大佛,大佛胸以上部门系现代重修,佛高6.38m,低平肉髻,长圆脸,双耳垂肩,短颈端肩,挺胸敛腹,跣足倚坐于束腰形叠涩形方座上。左手抚左膝,右手施无畏印,内穿僧祗收,衣带于胸前打结,外穿垂领式袈裟,通体彩绘(图4)。在大佛肘部两侧崖面上各重塑1胁侍菩萨,均坐姿。

壁画:原绘无存,仅室内左壁下方有现代绘的云龙图案、佛座两侧绘有牡丹及卷云图案,多已剥蚀脱落,模糊不清,面积约4.50m"

署书题记:无

15号窟位于松树湾右侧的石嘴梁上,木构式建筑,别名魁星阁,原建时代不详,民国期间重修。

窟龛形造:该建筑为单间式木构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屋面,通高3.65、宽3.35、进深3.28m。殿门高1.90、宽1.06m,殿内正壁砌一高坛台。

造像:原做无存,现重塑一脚踩大鱼的魁星像,高1.29m。

壁画:面积12.6011?。原绘无存,现代在殿内正壁绘乌龙戏珠图案,左、右壁别离按四条屏形式绘有四幅字画图案。此中由内至外第一、三幅为画,第二、四幅为字,此中正壁左侧壁画多已蚀落无存,左壁内侧及中间部门已漫源不清,右壁壁画保留比力完全。

署书题记:殿内左、右壁均有近现代的墨书有关魁星的古文摘录。

16号窟位于桐树湾前半山坡处,别名三官殿,硬山式仿古双导建筑,现代重修。

造像:二楼正壁坛基上塑天、地、水三官像,其死后正壁上悬塑山川。

壁画:三官像后绘山川人物故事画,摆布壁绘天堂变,面积28m"

署书题记:殿内挂民国供匾1块。

17号窟位于桐树湾石嘴右侧凹处,前殿后龛式建筑,别名菩萨殿,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平面方形斜敞口龛,龛内沿正、左、右三壁凿倒“凹”形高坛基,龛高1.73、宽1.58、进深1.07m,坛基高0.40m。现代在龛前加拆了木量垂花拱门并沿崖面建起砖木构造的单间式偏檐房。

造像:原做无存,现正壁重塑看音坐像,左、右壁各塑1身武士。

壁画:殿内两壁绘看世音菩萨普门品,面积4.80平方米。

署书题记:龛内挂民国年间重建菩萨殿好事匾2块。

18号窟位于桐树湾与松树湾交汇的山梁上,别名祖师殿,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前廊后殿式单间建筑,大殿通高

6.96、面阔4.62、进深5.30m。前廊高4.05、面阔4.42、进深2.23m。前廊四面设有木构回廊,回廊呈“凹”形,廊道宽1.38m,大殿内分前厅后堂两部门,后堂砌一坛基,坛基前沿两侧设有木量隔板,后堂顶部粉饰有天花板,使整个后堂构成了一个龛室。

造像:原做无存,现重塑祖师、神君、娘娘像等。

壁画:面积27m"原做无存,现代重绘。详细内容如下:殿内前厅左、右壁各绘2身护法天神,上方天窗两侧各绘1幅人物故事画和竹兰图,殿内龛堂正壁绘云龙,左、右壁各绘人物变乱画,前壁两侧的隔板上彩绘有八仙及花草图案,龛堂内部天花板上绘有花草图案,大殿的山花上亦绘山石花卉图。

署书题记:大殿横梁上有乾隆十一年(1746)墨书梁记1块。

19号窟位于石嘴梁前端,单间木构建筑,别名灵祖殿,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现代重修。

窟龛形造:硬山式木构单面坡式单间建筑,前廊后室构造,前廊面阔2.33、高2.97、进深2.15m。后室面阔2.33、进深1.93。前有后基。

造像:原做无存,现重塑神像2身,形象为一文一武。

壁画:面积约5m。无存,现殿内重绘人物故事及花草树木等。

署书题记:门上有嘉庆十四年(1809)重建灵祖殿木匾1块。

20号窟位于松树湾左侧崖壁上,俗称仙人洞,开凿时代不详。

窟龛形造:平面近方形,平顶窟,窟高L26、宽1.09、深0.40m。该窟已烧毁,残损严峻。

1.木梯寺石窟的开凿与沿革

木梯寺石窟开窟年代没有明白记载。相传寺庙原无路可进,在庙门口峭壁之上,安设一木梯,人们攀梯进寺,故名“木梯寺”。有关木梯寺的记载在清康熙、乾隆、道光版的《宁远县志》中仅寥寥数语,此中冯同宪著康熙四十八年(1709)《宁远县志•卷一》中所述的武山八景中既有“木梯古寺”一景,并详细指明木梯寺在县西南六十里。

据1号窟内重录的明代《重建木梯寺序》记载:“龙川东北有山曰'林寺,,又曰'木梯寺),初建于汉,自唐迄今,历代运营,内有十殿九洞二砖塔,二塔已无迹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较伏羌大佛略小。明洪武初年,经林僧党郁刚重建,明万历十五年(1587)有平凉府隆德县居士任寅明捐资重修。”此外,尚未发现任何素材能够确定木梯寺石窟的开凿年代。现存窟龛中的造像又因为近现代大规模重修和改塑而面目全非,因而,对其开凿年代的推定变得更为困难。但上述明代人的记叙,至少阐了然两个问题:(1)称木梯寺初建于汉,显然是一种托古说法;(2)木梯寺石窟最后可能建于唐代,并经宋、元两代的不竭营建,已具备了必然的规模,明初时又做了较大规模的重修。

从现存窟龛来看,木梯寺石窟的窟龛次要集平分布在桐树湾内的崖壁,即第5〜10窟,此中6、8号窟为平面方形平顶小窟,10号窟为圆拱形小龛,上述窟龛形造与同处于渭河流域的麦积山石窟北朝晚期的小型窟极为类似,但除窟形外,上述窟龛内造像在明清期间均已重修,再无其它可供比力的信息。因而,其开凿年代可能相差不远,更准确的揣度尚待于进一步的工做。

据明代《重建木梯寺记》,最迟在唐代,那里的开窟活动起头见于记载,“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较伏羌(甜谷县)大佛略小”一语当指现14号窟(大佛楼),从现场情状看,该窟根本上是操纵了松树湾崖面中部的一处天然裂隙,故明代人“天然石佛''一语当指在天然的崖面裂隙中塑有一佛之意。固然该像胸部以上部门已重修,但胸部以下部门与甜谷大像山石窟唐代大佛比拟,仍有良多类似性,因而该窟开凿期间应在唐代。

宋代是木梯寺石窟开窟造像的一个飞腾,次要有位于桐树湾内的2、5、7、9号窟。

元代木梯寺仍有少量开窟活动,次要是带有密宗特征的窟龛,如11号窟及其左侧开凿的浅龛内均雕有覆钵塔,那与武山川帘洞石窟群中的水帘洞摩崖壁面浮塑的元代覆钵塔和拉稍寺元代开凿的10,14号龛内浮雕的覆钵塔龛根本一致。

明清至民国年间,木梯寺石窟鲜有开窟造像之举,次要是操纵前代窟龛加筑木构殿宇或从头选址建造殿宇,从而构成了木梯寺石窟如今的规模。

2.木梯寺石窟的窟龛及造像特征

木梯寺石窟早期的窟龛多为平面方形平顶的小型窟或圆拱顶龛,唐代时开窟造像活动较少,除14号窟摩崖大佛外,再无其它遗存;宋代时起头呈现大型殿堂窟(5、7号窟),平面长方形,窟内正、左、右三壁砌高坛基,造像形体高峻笔直、神志肃静持重、服饰厚重简约,服饰的衣纹处置也从传统的线刻转为塑做;明清之际,单纯开窟造像的做法根本消逝,窟龛次要以前殿后窟的形式呈现,或从头建修殿堂。前者次要是操纵前代的窟龛停止改建和重修,更多可能是连系本来该窟所反映出的宗教崇奉而停止。后者则是完全为称心新的崇奉需要而建造。那一期间的造像同全国各地同类题材的造像差别不大,人物形象呆板生硬、服饰繁缚复杂、色彩花哨艳丽、粉饰琐碎杂乱。除个别窟龛外,艺术成就大为逊色。

3.木梯寺石窟所反映出的宗教崇奉

从现存情状阐发,木梯寺石窟最后是做为释教活动场合呈现的,在唐代次要表示以反映阿弥陀净土思惟为主的造像,如14号窟(大佛殿);宋代的释教造像次要表示以三佛题材为主的大乘释教思惟,如第2、5、7号窟;元代呈现了少量反映密宗释教思惟的做品,如11号龛内的浮雕覆钵塔;尔后,跟着全国范畴内儒、释、道三教合流趋向的呈现,对木梯寺石窟的造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以后,那里的释教造像明显削减,表示释教题材的窟龛只要第1、4、5、7、14、17等几个窟,且多为小形龛。反之,反映道教和儒家思惟的各类造像题材大量呈现,如3、6、12(药王殿)、13(玉皇阁)、15(魁星阁)、16(三官殿)、18(祖师殿)和19号窟(灵祖殿)。那表白本地公众宗教崇奉的多元化倾向,与其周边地域的华盖寺石窟、大像山石窟等具有一致性特征。

4.相关研究情状及价值评估

1981年,甜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董玉祥先生等人查询拜访过木梯寺石窟。1987年,武山县文化馆躲志军先生等人再度查询拜访木梯寺石窟。均未颁发任何相关材料。

木梯寺石窟位于古“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上,是渭河上游的重要的释教遗迹之一,因而具有较高的汗青、文化和艺术价值,次要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其特殊的天文位置对研究我国石窟艺术及各民族宗教文化的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2)唐晚期及宋元时代是我国北方地域石窟寺开凿的式微期,但此时木梯寺却呈现了以第5,7窟为代表的大型佛殿窟,不单填补了那一期间麦积山石窟的空白,并且关于研究本地社会形态、释教开展及人们的宗教崇奉等都具有重要感化。

(3)以玉皇阁壁画为代表的明代线描人物,其超卓的线描技能和准确的人物外型技法,为研究明代壁画艺术供给了重要实物材料。

跋文在完毕木梯寺石窟的查询拜访工做后,我们对木梯寺四周的断崖和山坡也开展了野外查询拜访。在其左侧的几处坡地上发现了很多残砖断瓦,有的以至埋在地层下3〜5米(从断崖层面看察)。那些现象表白,在汗青上,木梯寺石窟的范畴远大于如今。

来源:武山文旅

0
回帖

甜肃武山木梯寺石窟查询拜访简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