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是何时开始,又何时结束的

2个月前 (10-19 15:07)阅读2回复0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766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322
  • 回复0
楼主

  汗青上的闯关东

清代以前,东北生齿次要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此中满族生齿比例占大都,汉族生齿几乎没有。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致可分为三个期间:

一、1644至1667年,清朝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域因移民而“天时大辟,户益繁息”;

二、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庇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清廷命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行”,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

  其时,沿山海关一带遍植柳树墙,中间用绳索相连,满洲兵驻扎在那里严密地看守着关隘,不允许汉人出关。但那种政策并没能阻遏山东闯关的流民,此时流民“担担提篮,扶老携幼,或东出榆关,或东渡渤海,蜂涌蚁聚”,一时间山东人的脚印踏遍了辽阔的关东大地;

三、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陲控造日益削弱,沙俄不竭侵蚀黑龙江疆域,清政府采用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弛禁放垦,翻开虚掩的大门,正式向流民敞开,“东三省之开放设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能不发之势矣”。

  陪伴着关东地域的逐步开放,流民“出关谋生者,日以浩瀚”,年增年长,蔚成大不雅,山东、曲隶流民更是“闻风踵至”,“常年联属于道”,使东北毕竟成为一个“移民社会”。据估量,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生齿共1841万人,此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河南省先后自觉涌入的流民,“而此中以山东为最,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由此揣度,清代山东移往东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规模之巨,能够想见。

进入民国期间,山东人闯关东迭起飞腾,历年进入关东地域的人数多寡纷歧,但至少也在20万人以上,而超越百万人的年份有四年。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到达均匀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越1830万,按汗青学家路遇先生的研究,除去回返的人员,光在民国年间留住东北的山东人就到达792万之多。

  闯关东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

闯关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报酬多,而此中又以山东报酬最。

关东之要「闯」,申明那是越轨犯禁的行为。其实,在近代自咸丰十年(1860)后,前去关东谋生,不只不违禁,并且成为合法的了。

  「闯关东」一语在近代之所以被普遍利用,是因为那一词语早已存在,并已约定俗成。「闯关东」由来已久了。

远在宋辽金元期间,就有汉族流民出关觅事,往来来往自在,大可没必要「闯」。清王朝成立之初,流民出关也不存在「闯」的问题,相反,得到清政府相当的鼓舞。

  关东原来就人烟奇怪,加上开国战争的影响,人民走死流亡,「民人畏出关如虎」。福临入关定都北京,百万满族人随军入关者就达90万之多,以致关外「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一片荒凉。关东是「龙兴之地」,为强根固本,清廷屡颁诏令,命父母官「招揽流民」,开开荒田。

  顺治十年(1653)设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二县),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颁布发表开放辽东,奖励官、民招揽、应招。《条例》规定,「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薄,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

  所招民每名口给月粮一斗,每地一,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在那一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燕鲁穷氓闻风踵至」者很多,但规模有限,仍属涓涓细流。虽然如斯,清廷却颇感不安,《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颁布15年后,也即康熙七年(1668),颁布发表封闭山海关的大门,《条例》做废。

  清廷所以封禁东三省,当然有许多理由,如关东为人参产地,旗民生计所系,流民入山偷采者成千累万,屡禁不行,不得已而封关。还有,东北设有围场,供皇室打猎之用,但围场空中辽阔,无法不准「游民借开荒之名,偷越禁地,私猎藏牲」,痛快封禁。再有,清廷鳃鳃以旗民生计为虑,深恐流民如猬之集,抢了旗民的饭碗,「必致(旗民)生计日蹙」。

  那些理由当然很充实,但在我看来,守旧满族固有的文化才是「闭关(山海关)」的深层的原因。「上谕」说得明大白白:「我满洲人等,因居汉地,不得已日与本习相远,惟赖乌喇、宁古塔等处兵丁不改易满洲本习耳。今若推崇文艺,则子弟之稍颖慧者俱专于读书,不留神于武备矣。

  ……将朕所降谕旨……晓谕乌喇、宁古塔等处人等知悉,并行知黑龙江将军,共相鼓励,但务守满洲本习,不成稍有疑贰」;「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吉林为我朝底子之地,……流民潜往,……初为佣工,继则渐向旗人佃耕田亩;迨佃种既多,旗人咸耽安闲,不知力做,必致生计日蹙,且潜移默化,习成汉俗,不复知有骑射本艺,积重难反,其害岂可胜言!」类似上谕,屡有颁行。

  在清廷看来,满族的尚武之风不克不及丢,满族的风俗习惯不克不及杂糅,要想不使满人「习成汉俗」、被中原文化同化,只好把「自我」封锁起来。在满洲贵族的脑海里,「满汉之见」甚深,对此,恐怕没人提出量疑。或能够说,「闭关」恰是「满汉之见」主导意识下的「理智」行为。

  「满汉之见」的产生,除文化固有的「排他性」之外,次要仍是战争的阴霾,「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等一系列暴行,形成很深的民族矛盾,汉人屡起抗争以及「反清复明」的不停于耳,更使「满汉之见」难以消失,因而屡颁禁令,一次比一次严厉,不只要「永行制止流民,不准入境」,并且命令「逐客」。

  干隆五年(17)上谕命「寄居奉天府流民,设法行遣,……定限十年,令其陆续回籍。」干隆十五年(1750),流民归籍期限已满,再颁严令。当然,清廷也清晰,仅「闭关」仍不敷以抵抗「汉俗」的侵袭,流民泛海可至辽东,经蒙古亦可进入关东腹地。有鉴于此,康熙年间花了几十年时间设置「柳条边」,「有私越者置重典」。

虽然清廷费尽心血,但其实不能做到令行制止。相反,北方流民入关谋事呈不竭扩大的趋向,康熙五十一年(1712)「上谕」称,仅山东流民入关者就达十多万。据估量,干隆四十一年(1776)在关东谋生的华北农人(包罗已改动流民身份定居关东者)总计达180万人。

  所以,「固然清王下诏制止华人进入他们帝胄的故土去,固然他们设法安下他们本身的旗人使之不分开满洲,他们毕竟不克不及遏行那威尔司(H。 G。 Wells)所谓『中国垦殖文化』的『蔓延与扩大的鼎力』。满报酬种族关系而守旧祖乡的行为,只不外是成功者之失败的风趣记述罢了。

闯关东次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清末,第二次是在民国不断延续到建国后。

在汗青上中国的东北地域(含内蒙古东部)生齿不断不多,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生齿愈加奇怪。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庇护“参山珠河之利”,持久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并在辽宁境内筑起“柳条边”①,严禁居民越界垦殖。

  同时又把东北做为放逐犯人的场合,那些所谓“流人”,对东北的开倡议了重要感化。加上违禁前来的农人,全区总生齿至清代中叶仍有明显增长。进入19世纪,黄河下流广阔地域比年遭灾,成千上万的破产农人掉臂禁令,源源流入东北,至1840年全区总生齿已打破300万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

  那时全国生齿已达4亿人,生齿压力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在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皇俄国对东北不断虎视耽耽。在此形势下,满清朝廷遂于1860年在东北部分弛禁放荒,1897年全数弛禁,如斯既减轻了关内生齿压力,为朝廷开了一项财路,又充分了边防。

  此外,对移民还“酌量给以工本”。所有那些都促成了一股“闯关东”的怒潮,到1910年东北总生齿已增至1800万人以上,比1840年增长近5倍。

民国成立后,“闯关东”的大水仍然源源不竭,“九一八”以前估量年均移入约25~30万人,大部门来自山东、河北两省,尔后移入人数仍很可不雅。

  新中国成立前夜,全区总生齿已近4000万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纵不雅中国整小我口迁徙史,清末民初对东北的移民,强度更大,效果更佳,无论对中国生齿天文仍是经济天文,均产生了庞大而深远的影响。

0
回帖

闯关东是何时开始,又何时结束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