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事例!谢谢!

3个月前 (09-30 16:36)阅读2回复0
路人甲
路人甲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8167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335
  • 回复0
楼主

  一

《佐贺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指诚心能够感动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在经商过程中,即使是最挑剔的顾客,也能靠发自内心的真诚去打动他。

日本有一家地方性报纸—《佐贺报》,它在邻近的福冈县大报社的竞争夹缝中历经110年而没有被挤垮,靠的就是处处为用户打算的真心诚意。

  佐贺北临日本海,南接太平洋,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经常下雨给报纸的传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佐贺报》的董事长说:“下雨天送去湿漉漉的报纸实在说不过去。”所以凡是阴雨连绵的早晨,每一位《佐贺报》的读者,都会收到一份用塑料袋细心包裹着的报纸。《佐贺报》对读者的这份真诚和温馨,是它历经百年而不倒的经营秘诀。

其实,顾客们花钱购买商品,除了以钱换物之外,还希望得到另一种不花钱的额外商品,那就是营业员的“诚意”。诚意就是对消费者发自内心的尊重。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没有哪一位顾客愿意看到营业员爱理不理的后娘面孔,也不会有人欣赏那种千呼万唤不吭声的哑巴式营业作风。

  这种服务态度就是对顾客的不尊重,是一种缺乏诚意的经商作风。只有用真诚、有礼貌的服务使顾客心满意足,才能赢得回头客。

台湾的一些企业已经注意到日本厂商靠精诚服务为企业赚了大钱,于是也纷纷适时开展精诚服务,令企业经营的业绩不断增长。

  目前我们内地的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国营商店再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最大限度地争取顾客已是大势所趋。冷冰冰的、毫无诚意的销售面孔只会把顾客推到别的商店去。所以要在商品竞争的大潮中战胜对手,立稳脚跟,必须树立“顾客至上”的意识,诚心诚意地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赢得所有顾客的满意。

那60元竟是父亲的卖血钱!

我曾带过一位叫赵翔的初二学生,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语。懂事、稳重是他的优点。但一段时间内,我发现他变了,变得性情暴躁、动辄打人骂人了。

根据多年经验,我意识到一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绝非偶然,思想变化是导致其行为变化的根源。若要拨正其行为上的偏差,必先解开其思想上的疙瘩。但只有了解“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我找赵翔谈心,试图摸准“病情”,但他每次都是低头沉思,欲言又止。

  “病人不开口”,我自然是“神仙难下手”。

正当我准备换一种方式找他谈心时,他“旧病”再次“复发”。他又把同班的一位同学打了,而且把人打得鼻青脸肿。

这是他近期内的第三次打人了,自然在班里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学生向我诉苦,家长向我告状,纷纷要求处分他。

我要来处分表,让他填写。不知何故,他没有一句“再给一次机会”、“原谅这一次”等等一类的恳求话,而是平静地接过处分表填了起来。我多少感到有点意外甚至有些惊奇:这位屡教不改的学生连对待处分也表现得与众不同!

但正是他这一有违“常规”的“与众不同”引起了我的深思:莫非他的心灵深处确有难以启齿的痛苦?莫非我对他的处理简单急躁了些?

正在我思有所悟之际,我发现他停止了手中的笔,端坐那儿一动不动。

  我走近一看,他泪眼模糊了。看得出来,他在竭力控制自己不让泪水掉下;可以想见,他的内心很不平静。最终,他的泪水还是掉了下来,“吧哒、吧哒”地“抽打”在处分表上,如同“抽打”在我的心上:处分,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手段,如果盲目地用在一个因内心深处有着巨大的痛苦而又无法自我排遣而违纪的学生身上的话,只能给这个学生的心灵造成更大痛苦,只能加速这个学生“心痛”的恶化,那么再施加这种教育手段不仅是有害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要知此时这个学生真正需要的不是处分而是教师的爱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选择何种教育手段,教师一定要审慎啊!

我暗暗捏了一把冷汗,暂缓给予处分。我一边做被打学生的家长工作,把赵的责任揽在我身上,请求家长谅解。同时,我变换教育方式,把赵叫到我的家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赵终于道出了原委。原来他母亲身体常年不好,仅看病就负债近万元。开学前,为缴学费,赵父亲向亲朋好友借了个遍,但还差60元钱。当赵的父亲把尚差的60元钱交给赵时,赵怎么也想不到,那60元钱竟是自己父亲的卖血钱!由此,他产生了负债心理,在他想上学但又不愿以自己父亲的鲜血为代价上产生了“心病”,导致他心烦意乱、心理失衡、行为失控。

“心病还需心药治”,我决定以“爱心”这副“心药”来疗其“心病”。

我对他生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开导、精神上多安慰,并在班里开展“献爱心”活动。我带头捐出了100元钱,同学们纷纷伸出温暖之手,捐出了平时的零花钱。

  那位被打学生的家长也捐出了50元钱。在把全班捐的721元钱交给赵翔同学的同时,我和同学们每人还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鼓励信。无声的行动、火热的语言包含着一颗颗火热的爱心。“爱”,解决了他的困难,平衡了他的心理,治愈了他的“心病”,温暖着他的心。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病”,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而包治这些不同形式“心病”的灵丹妙药就是教师的爱心。教师只有付出真诚的爱心,才能治愈学生的“心病”,才能塑造出高尚的灵魂。

可谓爱心是“心药”,“心病”还需“心药”治!。

0
回帖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事例!谢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