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他的《与陈师中书》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柏杨认为:“中国对妇女的贞操问 题,尺度一向很宽。像当过短期宰相的范仲淹的母亲,在范仲淹父亲死了后,即行再嫁,没有人对她轻视。到了程颐,才开始对妇女加强迫害,订立片面的苛刻标准,即男人可以随便再 娶,妇女则绝对不可以再嫁。
曾有人问他:‘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程颐断然说:‘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文天祥就是这样一个有气节的人,他在生前的“衣带诏”里是这样写的:“孔曰成仁,孟 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朱熹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与“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也”,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它是一种崇高的品德与境界,是儒家思想中宣扬的自强不息与不畏强暴的精神与信念,是“宁为玉碎,不 为瓦全”的高尚气节,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骨气。
所以说,朱熹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指的是一种精神气节,而不是轻视妇女、灭绝 人欲的封建糟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