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阋墙御侮”强调的是什么?,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
“阋墙御侮”语出《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 务。每有良朋,蒸也无戎。” “阋墙御侮”即由诗中提炼而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用《诗经》这段话时,写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可见 《诗经》中的“务”同“侮”。《诗经。小雅。常棣》的主题思想是强调“兄 弟们能共患难,御外侮”。
所以这四句诗中的“阋”是争吵,“阋墙”是在墙内争吵,“蒸”是却,“戎”是相助。今译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兄弟们在家内 也有争吵,抵御外侮则同心协力。虽然你有良朋益友,却无人来真心相助。这 四句诗说明:真有了外侮,只有兄弟携手共同抵御最可靠,“良朋益友”也“献不出像兄弟所怀有的那种真心”。
“阋墙御侮”即从文中提炼而出,指 真有了外侮,只有兄弟携手共同抵御最可靠。用例为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 言》:“殊不知阋墙御侮,浅人(言行浅薄的人)审其轻重。”也作“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兄弟阋墙”。用例依次是中国共 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的《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1936年5月5日):“在亡 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
”此中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即是指必“一致抗日”。《民国 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唯利是 务。”《三家巷。二五》:“李民天提醒大家道:‘不管怎么说,兄弟阋墙,只能说是民族的灾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