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阳宫,是为全实教祖师王重阳的开山祖庭,北京白云不雅、山西永乐宫虽也号称“祖庭”,其实不外是王重阳门生所建。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自焚其居,东行至山东宁海,得丘处机、刘处玄、谭长实、马钰诸门生,创全实道教。王重阳卒后,门生护送其遗骨葬于故居。马钰(丹阳)袭掌全实教,于其地成立道不雅,手书“祖庭”二字为额。嗣后,王重阳门生王处一上奏,请于其址建灵虚不雅,丘处机又请改名重阳宫。元世祖时乃改名重阳万寿宫。重阳宫在元代的北方道教中影响很大,居全实道三大祖庭之首。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改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享有“全国祖庭”、“全实圣地”之尊称,悬挂在庙门上方的元代皇帝御赐金匾仍明晰可辩。
明代以后,重阳宫起头式微,规模逐步缩小。现存的灵官殿、七实殿均为清同治十三年重建,建造和规模远非元代可比。做为元代盛极一时的大重阳万寿宫所存除碑石、石棺之外的实物,仅有闲置在院中的几块巨大的筑基石和一件残存的屋脊,能够让想见昔时宫殿的宏大气焰。1973年建敞房十一间,使碑石得到妥帖庇护。
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改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明清以后屡遭毁坏,宫院逐渐缩小,原有碑石散弃露天。1962年户县人民政府将那些碑石集中至玉皇殿原址,构成祖庵碑林。1973年建碑厅11间,使碑石得到妥帖庇护。现保留的40余通有关道教全实派汗青的碑石,此中出名的有王重阳祖师及七实画像碑、《无梦令》诗碑、号称“三绝碑”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全实开教秘语之碑》、元代皇帝圣旨碑(蒙汉文对照碑)和堪称国宝的吴道子《钟馗戏鬼图》画碑等。尤其是元代皇帝圣旨碑是研究我国现已失传的蒙古最古老的巴思巴文仅存的实物材料。象重阳宫碑林如许大量集中庇护元代金石文献在国内实属稀有。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学、人体科学、语言文字与书法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因而,“祖庵碑林”被人们誉为西安甚至陕西的小“碑林”,2001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国度重点文物庇护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