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老人辛冠洁去世,他是从抗日烽火中走出的文史大家

3周前 (11-13 01:48)阅读1回复0
小强
小强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5920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840
  • 回复0
楼主

1938年,辛冠洁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几年后,他深陷山东“肃托”事务中,深受若干磨难,平反后由党组织荐入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读书。 “上抗大的学生都成了实正的兵士,经常与日军交火兵戈。 出格是1943年,日军调集3万军力对山东实行大扫荡,包抄了我们山东分局的机关。 我们边打边撤,最初日军将我们包抄在一个山头上,用飞机投弹轰炸,良多同志牺牲了。 等轰炸停行后,日军又冲上山来,跟我们展开肉搏战,极其血腥、残忍。 ”

1946年,辛冠洁(左一)在临沂与战友们在一路。

在此次战斗中,辛冠洁的一条腿负伤,留下了残疾。 但在采访中,他丝毫没有提到本身负伤的事,而是动情地回忆起本身的两位战友——从泰国和菲律宾回国参与抗战的华侨。

“其时,我们是一个三人小组,一路并肩战斗。 撤离时,日本鬼子把我们逼到一个山头后面,我们被迫各自为战。 因为敌寡我寡无法旗开得胜,最初只要我活了下来,他们都牺牲了。 此中一位战友留给我一只烟斗,我几十年不断带在身边,每次看到它都很忧伤。 ”

战火的洗礼,亲眼目击战友的牺牲,让辛冠洁愈加坚决了抗击侵略者的意志。 在抗大进修期满后,他被党组织分配到《群众日报》工做,成为一名新闻记者。

《群众日报》是山东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39年1月1日,是中国报业史上持续出书时间最长的党报,在抗日战争中阐扬了宣传言论和鼓励引导感化。 辛冠洁回忆: “那时,报社提出了‘群寡写’‘写群寡’的标语,各人经常在一路研究若何搞好报导,群策群力、交换经历。 报导量量不竭提拔,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 ”他还特意提及《群众日报》的另一个标语: “学文法,学逻辑,读四部(经、史、子、集),做杂家”,那对记者、编纂进步文化本质产生了积极的感化。

展开全文

辛冠洁。 (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其时《群众日报》有8个版面,次要报导中国戎行抗战和老苍生援助前线的工作。 据辛冠洁回忆,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的家家户户都没有门板,因为全用来抬伤病员了。 类似的故事,辛冠洁写了良多,好比一篇题为《赤石沟如何组织了抗属消费》的报导,于1945年4月15日《群众日报》的头版刊发,在群寡中引起了较大反应。 文章描述了本地通过宣传“儿子进来抗战是为谁”,使抗日兵士的家属进步了消费觉悟,最初连双目失明的大娘都主动帮手搞消费、援助前线。 不久后,辛冠洁又采写了一篇《张敬堂同志如何组织群寡开渠》的报导,讲述了处置敌后武拆斗争的共产党干部张敬堂,若何给群寡做工做、组织开渠、号召多打粮食援助抗战。 辛冠洁在文章里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写道: “上年‘扫荡’不是亏了那条沟? 未来鬼子还要‘扫荡’,有那条沟躲躲闪闪的也便当。 ”

抗日战争期间,《群众日报》共牺牲了300余人。 做为记者的辛冠洁,从没有分开过山东的抗日按照地。 “那时各人的战斗标语就是救亡图存。 日本侵略者在山东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严酷地说,那时我们没有阶级意识,次要是民族觉悟。 因为各人都认识到,再不起来抗战,就实的要成亡国奴了。 ”

抗战完毕后,辛冠洁又履历领会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 他在《群众日报》工做了11年,从记者、编纂不断做到总编纂。 回想起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辛冠洁慨叹万千: “中国之所以能博得抗日战争的成功,次要依靠的是人民,那一点不克不及遗忘。 做为一名老兵士,我希望今天的年轻人能更多地领会过去,铭刻汗青、珍爱文化。 ”

一生痴迷是文物

上世纪50年代初,辛冠洁分开了新闻岗位,奉调越南,担任中共中央驻越南劳动党中央军政参谋团意识形态参谋。 1954年回国后,他任职于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曾任中、苏、英、法、美五强领袖印度收那问题日内瓦会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谋,世界和平运动大会特邀理事,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工做之余,辛冠洁更大的乐趣就是研究和保藏文物。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由西单向南到宣武门、和平门、琉璃厂、虎坊桥,由隆福寺向南到北新桥,四处都有古董铺。 辛冠洁与一些情投意合的伴侣常去那些处所“挖掘”。 每隔一段时间,各人便相聚一堂,将各改过近购得的古董展现一番,彼此批评,谓之“斗宝”。

辛冠洁藏印

“那时我的工资大部门都用来搞保藏了。 ”辛冠洁对《全球人物》记者笑道。 有一次他的儿子发烧想吃梨,家里竟连买梨的钱都拿不出。 辛冠洁的老婆张一萍曾经调侃: “人家的钱都是吃在肚里、穿在身上,我们家的钱却是挂在墙上。 ”

辛冠洁有许多保藏轶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个春节,荣宝斋为京城书画家、保藏家们举办了一次内部展销会,会上有明清书画数十件,此中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一幅行书立轴吸引了辛冠洁。 那幅立轴全幅30个字,书七言诗一首: “年来不雅道漫澄怀,常日焚香闭小斋。 春到梧桐今几许,碧云如玉印空阶。 ”落款“徵明”二字。

辛冠洁一贯喜好文徵明的字,更喜好此诗的哲理意境,于是当场付了定金,并挂了订单。 按行内端方,展览完毕后即可付款取字。 不意,之后到来的出名画家黄胄也看中了那幅立轴,当场盖上了本身的鉴赏藏章。 黄胄走后,时任对外文委主任的出名学者张奚若也来到展销会上,同样看中了那幅立轴,等展览一完毕就将之“抢先”拿回了家。

当辛冠洁带着钱灰溜溜去荣宝斋拿字时,得贴心爱之物被别人捷足先登。 他当然不愿放弃: “别说黄胄、奚老,就是天王老子来争,我也不会罢休。 ”他叮嘱荣宝斋的伴侣,3天之后务必把那幅字送到本身家里。 公然,几天后,立轴仍是被他收入囊中。

辛冠洁坦言,保藏是一件无私的事,因为保藏家老是对入眼之物有极强的占有欲,无论下多大功夫,必欲得之然后快,即便伴侣之间亦不留人情。

恰是因为如斯痴迷,辛冠洁成了业内闻名的保藏各人。 他的藏品从书画、碑本、陶瓷、青铜器,到葫芦、石头、竹木牙雕等均有涉猎。 此中他最喜好的是古籍善本,保藏有数十万卷之多。

2003年,辛冠洁又做了一件令同志中人惊讶的事。 一个偶尔的时机,他从嘉德拍卖会上竞得清代考古学家、保藏家陈介祺二百镜斋藏镜拓本两册,共182面铜镜的拓片,贯串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等多个朝代。

得此拓片,辛冠洁如获至宝。 其时已年过八旬的他,每日伏案逐字精心研究,并查阅大量材料。 历时一年半,他完成了上、中、下三卷共24万字的《陈介祺藏镜研究》,为后人研究青铜器供给了丰硕翔实的材料。

辛冠洁。 (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传统文化要复兴而不是复古”

辛冠洁说本身的性格强硬而乐不雅,“认准的事不回头”。 “文革”期间,他被关进监狱六年半,住在一间不外两平方米的单人牢房里,与外界隔断,只要手边的一本《毛选》第四卷。 他每天背诵那本《毛选》,几年下来能倒背如流。 他还与监狱看守达成协议,每年“五一”和“十一”两天,全天放声高唱革命歌曲。 靠着那种“革命乐不雅主义精神”,辛冠洁渡过了最难熬的一段岁月。

“文革”完毕后,辛冠洁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担任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 在那里,他充实施展了本身的传统文化功底,先后兴办《中国哲学史丛书》《中国传统思惟研究丛书》,主编《中国儒学百科全书》,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哲学史部门、《明清实学思潮史》《中国哲学家评传》等书。 此外,他还撰写了大量小我论著,包罗《黄宗羲评传》《陈确评传》《列子评述》等,并在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支流媒体上颁发了几十篇论文和杂文。 此中颁发于日本筑波大学“第八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论李退溪的心学思惟》一文,获得了国际学术论文奖。

上世纪80年代,辛冠洁起头研究孔子和儒学,参与兴办了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结合会、中日韩实学结合会,兴办并主编《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两本学术季刊。

辛冠洁手稿

在辛冠洁看来,孔子并不是哲学家,而是思惟家、政治家、教育家,对其时的社会开展有重要的促进感化。 “他的仁爱思惟、世俗化的伦理道德不雅,大一统思惟,有教无类等理念,关于促进国度同一、维护社会协调不变和民族连合有重要意义。 ”

不外,关于近年来呈现的“复古”潮水,辛冠洁不认为然。 “关于传统文化,我们的立场应该是复兴,而不是倒退归去。 在今天那个时代,人们还要行周朝的礼节吗?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其具有先辈性的那一面,而那些早已落后于时代的、消极的工具,就要丢弃。 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封建主义那一套压迫人民的思惟,必定是不克不及恢复的。 ”

辛冠洁著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的开展离不开政治、经济范畴的支持,反过来又鞭策着社会的前进,彰显着一个国度软实力的程度。 今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只在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底气,也在于不竭“出海”的影视做品、收集文学、动遨游戏,更在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修汉语、研究中国文化、来中国旅游参观。 让世界更多地听到中国声音、更深入地领会那个文明古国,同时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是新一代文化人的任务。 “中国文化离彻底复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如今绝不克不及沾沾自喜。 ”辛冠洁说,“5000年的文明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但我们应该做出超越前人的文明功效才无愧于祖先。 在那方面,中国仍然任重道远。 ”(记者 尹洁)

来源:全球网

0
回帖

传奇老人辛冠洁去世,他是从抗日烽火中走出的文史大家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