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诗押韵灵活、语言朴实,对后世有极大影响

3周前 (11-13 03:53)阅读1回复0
西柚
西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589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793
  • 回复0
楼主

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造成曲谱并造做,吹奏新的歌舞外,又搜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艺文志》记:“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亦能够不雅风俗,知薄厚云”。汉武帝采诗,除为考察民隐外,亦在丰硕乐府的乐章,以供娱乐。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成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呈现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良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构成部门。

“乐府”本是官厅的名称,负责造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能够察看风土着土偶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轨制有着悠久的汗青,《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传播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承认的尺度选本。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轨制无法贯彻。到了秦代,同一时间短,百废待兴,固然已有乐府官厅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汉承秦造,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罢了。颠末六七十年的休摄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广求民瘼,不雅纳风谣”,和帝则调派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不雅采风谣”。此种风气,在南北朝皆沿袭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厅的名称改变而为诗体。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拓了《乐府》专栏。此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但凡合过乐可以歌唱的歌诗,通盘称为“乐府”。在那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而且文人歌诗仍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润下萌生并强大起来的,所以对民间歌诗应给以高度重视。

乐府诗和乐府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轨制,与两汉一脉相承。保留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做,有的则为译文,固然只要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入,题材普遍,反映了宽广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暴豪宕的气概,呈现出别的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因为北方各族统治者持久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磨难的,有称道剽悍的尚武精神的。出格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歌颂花木兰女扮男拆,代父参军,是个传怪杰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做》一路,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收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孔。它不只开辟出了五言诗的新范畴,并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致律绝,都起了桥梁的感化。

展开全文

汉代乐府诗的类别

从其内容来看, 大约能够分为三类:一、贵族文人所做之颂歌。郊庙歌辞:为祀六合、太庙、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燕射歌辞:为朝廷宴飨所用。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燕飨;杂舞用于宴会。二、军乐。宣扬曲辞:是用短箫铙鼓的军乐。横吹曲辞:是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三、民间的歌辞。相和歌辞:为汉世街陌谣讴,起初只是人们随意吟诵,“后渐被之管弦,即为相和曲”。清商曲辞:源出于相和三调,内容多为反映其时人民的生活、思惟和豪情。杂曲歌辞:有写心志、抒情思、叙宴游、发愤懑、言战争行役,或缘于佛老,或出于夷虏。兼收并载,故称杂曲。

汉代乐府诗的题材内容

一、反映战争的痛苦

《战城南》反映汉代人民那种惨痛的战争生活十分深入。诗的前幅描写激战的荒凉恐惧,后幅则写布衣为战争而荒废耕耘,因而发出怨言,诚为表露战争苦痛生活的写实诗篇。又如《东光》一篇,反映出武帝征讨南越,军士吐露出的悲怨豪情。“仓吾多腐粟,无益诸军粮。诸军游荡子,早行多哀痛”,也是一篇反战的做品。

二、反映徭役的痛苦

《十五参军征》诗中描写一个在外面征战六十五年的军人,到了八十岁的高年,回到家乡来,房屋毁坏不胜,成了鸟兽的巢穴,亲故凋谢,一无所有,肚皮是饿了,于是采着野谷葵草煮着做羹饭,但是在那种情景之下,怎能吃得下去呢?出门望着天边,眼泪不住地流下来了。诗中关于那种不合理的徭役轨制和人民所受的磨难,做了无情的控诉。

三、反映贫苦

《妇病行》描写一个穷户家庭的悲凉气象。诗中写病妇临末托孤,丈夫对亲朋哭倒,孤儿在空舍中啼号索母的情况,实在动听,令人凄酸。《孤儿行》描写了孤儿受凌虐的遭遇。他的兄嫂把他看成奴隶和敌人,尽量熬煎他,必欲置之死地。

《东门行》

《东门行》描写了一个穷老汉为穷困所迫,逼上梁山,起来造反的过程。反映游子流落异乡、游子在外的生活艰辛,不容易还乡。是以此类羁旅之做每多大方剧烈之音,表示强烈的哀思,如《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成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异乡。异乡各别县,辗转不相见”,即是写一个老婆为了寻求好的丈夫而辗转流徙异乡的。

四、恋爱题材

《有所思》写一个女子晓得爱人有他心的时候,恨得立即把正要送给他的礼品摧毁了,暗示一刀两断的决心,但是当好忆起当初定情幽会时的甜美生活时,便又觉得不克不及一刀两断,显出做者的痛苦矛盾。

《上邪》抒发一个女子对爱人的强烈热闹剖明,表白了存亡不渝的恋爱。她以火一般的热情剖明: 除了山水崩竭,六合扑灭之外,恋爱不会末行!

《上山采靡芜》论述一个弃妇和故夫偶尔重逢时一番简短的问答。它不从正面写弃妇的悲痛,反而写故夫的念旧,更显出女仆人家的被弃是无辜的。虽然她的劳动比人强,颜色也不比人差,她仍是难免于被丢弃。她的不幸仅仅因为须眉的喜新厌旧罢了。

《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功恶,同时热情地称道了二人忠于恋爱,宁当玉碎的精神。

《相逢行》

《鸡鸣》、《相逢行》和《长安有狭邪行》都描写其时富贵人家的豪侈享受,黄金为门,白玉为堂,堂上置酒做乐,中庭华灯煌煌,舍后珍禽枚举。子弟人人仕进,贵者至二千石。年轻妇女无事可做,调丝弄弦罢了。《陌上桑》则论述了一个太守侮弄一个采桑女子遭到严词呵斥的故事。诗中揭露了仕宦的荒淫无耻面目,同时塑造了坚贞、英勇、斑斓的女性形象秦罗敷。

五、人民的劳动生活

在汉乐府中,有很多是表示其时人民的劳动生活的。如《江南可采莲》是江南青年男女采莲时所唱的歌谣,一面工做,一面歌唱,表示了村落男女集体劳动生活的快乐,和江南农村的斑斓的天然风光。

六、饮酒求仙、人生无常

汉乐府诗亦有饮酒求仙的思惟,是那些受有仙人思惟影响的常识分子的意识形态的反映。如《善行哉》、《西门行》、《王子乔》等篇,都是那类做品。至于人生无常的做品,如《怨诗行》、《驱车上东门》,主题都是怨叹人生无常,宣扬“游乐当及时”,“游心恣所欲”,宣泄颓丧衰败的情感。

汉乐府诗的语言及形式的特点与艺术特色

1.语言朴实天然

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白话,亲热朴实,叙事同抒情连系,豪情实摰动听。如《孤儿行》写孤儿受兄嫂凌虐,诗句虽良莠不齐,而情与境会,孤儿口状心计之状,活现笔端。诗句句式犬牙交错,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齐的齐言诗,也有错综参差的杂言诗。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灵敏自在。有继承《诗经》四言体的:如《公无渡河》、《善哉行》;有杂言体的,句法自在多变,整散不拘:如《宣扬曲辞》里《铙歌》中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龟龄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六合合,乃敢与君绝。”二、三、四、五、六、七字也有,变革极为自在。汉乐府还有很多完好的五言诗,如《江南可采莲》、《孔雀东南飞》等,比四言诗多了一个音节,适应其时社会语言的开展,又加强了诗歌的表示力。篇幅长短均有,最长的达三百五十余句,短的则数句。汉乐府民歌篇幅长短均有,最长的如《孔雀东南飞》,便长达三百五十余句,短的如《杂曲·枯鱼过河泣》只得四句;《江南可采莲》即是只要七句。

2.押韵灵敏

汉乐府民歌的押韵自在,灵敏多变。有句句押韵的,如《平陵东》:“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即是;有隔句押韵的,如《东门行》、《燕歌行》、《梁甫吟》等;也有隔两句和三句押韵的,如《陌上桑》的“日出东南隅”和“自名为罗敷”相隔两句押韵,又“照我秦氏楼”和“桂枝为笼钩”更隔五句押韵。那都显出押韵的变化无穷。

3.用对话或独白形式叙事

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描绘人物,声情毕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上山采蘼芜》以至几乎全由弃妇同故夫的问答构成,表示出老婆的仁慈性格。也有全篇接纳独白的,如《孤儿行》顶用独白写出孤儿所受的痛苦。

4.浪漫主义的色彩

汉乐府民歌虽多抒写现实,但亦有很多做品运用了浪漫主义色彩。如《上邪》如山洪爆发似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大;《乌生》中乌鸦的灵魂向人们申述;《枯鱼过河泣》中腐臭了的鱼会抽泣,会写信等。那些丰硕奇异的梦想,显示了浪漫主义的特色。

5.排偶句

排偶句也能够说是汉乐府在形色方面的特色,如《陌上桑》中的“头上倭角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罗为上襦”即是。

6.回环往复,音韵协调

在当日的民歌中有很多漂亮小诗,如《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此诗回环往复,形象明显,音韵协调,文字活泼,恰是民歌的本质。

汉代乐府对后世的影响

一、现实主义的发扬

汉乐府民歌继《诗经》之后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如建安时曹操父子、王粲、陈琳等以描写社会乱离疾苦为内容的诗篇,恰是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它们多用乐府旧题,运用叙事的办法和通俗的语言,在形式上也见出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杜甫

唐代杜甫虽不消乐府旧题而“因事立题”,诗的精神和体系体例实与汉乐府民歌一脉相承,间接遭到乐府民歌的影响。白居易、元稹效发杜甫做“因事立题”的社会诗。并且提出“诗歌合为时而做”的标语。也恰是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传统、

二、语言通俗朴实,气概清爽

汉乐府诗的气概多样,有清爽明朗,有密意委婉,也有大方悲歌,但都统率于朴实天然的气概下。所谓朴实天然,表示在诗歌语言上,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诚,独擅古今。后世诗人多受汉乐府的影响。

三、奠基五言诗的根底

汉乐府以五言和杂诗为主。杂言诗于建安之后大盛,曹操、曹丕、李白等杂言诗莫不源于乐府民歌。乐府对五言诗的影响更大,东汉时临摹者甚多,至建安已呈现“五言腾跃”的场面,代替《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成为一种次要的诗歌形式。

乐府诗歌体裁对后世歌行体的影响

乐府诗歌体裁对后世的歌行体的构成亦有影响。六朝诗人鲍照的五言和杂言乐府都是出色的,唐代李白的乐府歌行更是空前,它们在艺术形式上所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显著的。用对话、独白形式叙事。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描绘人物,声情毕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上山采蘼芜》以至几乎全由弃妇同故夫的问答构成,表示出老婆的仁慈性格。也有全篇接纳独白的,如《孤儿行》顶用独白写出孤儿所受的痛苦。那些手法,对后世诗歌的修辞手法亦有启发。

0
回帖

汉乐府诗押韵灵活、语言朴实,对后世有极大影响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