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 [江右古村有金溪 (7)]

3周前 (11-13 04:18)阅读2回复0
niannian
nianni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0
  • 经验值596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928
  • 回复0
楼主

桥上村属陆坊乡。老村已经烧毁,新村沿乡道两侧建起一排排楼房,前后有院,一户一方,整齐齐截。

新村北端往左一拐是一处整洁平整的泊车场,非常标准的样子,像是为开发旅游而建,又像是新农村建立的健身广场,或兼而有之。

一早而来,偌大的场地上仅驻有我一辆车。

沿路穿行,步入老村,弃置的旧宅一派凄凉,充溢着枯藤昏鸦的难过。

穿过老村,迎面一桥架于河上。那就是今天到访的次要目的之一“青田桥”。

桥是青石板桥,长60余米,宽两米,共11座桥墩。

展开全文

桥墩由规整的长方条石垒砌,迎水面的分水尖,砌工相当精致,最上方的水嘴雕琢成动物吻部的形象。

是“霸下”吗?似乎少了几分镇水兽的威猛,凸起的眼睛,反倒多了几分戏水游鱼的呆萌。

桥面,每两座桥墩之间,由五条长长的青石板并列搭成。

因处古时赣东通往闽地的官马驿道,经年累月,桥面已被车轮马蹄踏磨出深深的凹槽。

石桥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初名“广济桥”。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由金溪知县胡钊主持重建。改名“青田万福桥”,简称“青田桥”。

至今,胡钊撰写的《重建青田桥记》古碑仍竖立桥头。石碑除中部似天然原因开裂外,碑文根本无缺无损。事后想不大白:那通古碑尚能保留无缺,象山先生墓前的那些古碑,怎么就无影无踪了呢?

跨过石桥,边走边想:“桥上村”——依桥而名。那么,“青田桥”呢,依村而名也就瓜熟蒂落。

好好的“青田村”,后来为何,又于何时改称“桥上”?

不得而知。

不管何时何人,那个改动都算不得有文化。

陆象山墓在过河后的东山上。

山道构筑得很好。石阶依山势而修,陡缓相宜,既可悠然而行,亦可立足不雅景。岭上山花烂漫,新竹勃发。即使并不是特地前来拜见古圣先贤,仅奔着清明时节寻芳踏青,也堪称一绝好胜境。

陆象山(公元1139—1193),名九渊,字子静,号象山。金溪陆坊青田村人,南宋出名理学各人,“心学”开山之祖,与理学另一门派各人墨熹齐名,史称“墨陆”。

陆象山,还有其兄,名闻遐迩“金溪三陆”之一的陆九韶(梭山)的陵墓,都在那座山坡之上。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朝代。文化成就浩如烟海,各人巨匠灿若星辰,辩理争锋的学术气氛相当浓重与宽松。堂堂皇帝也能在朝堂之上被大臣怼得哑口无言,只落得下朝后暗自将委屈的泪水洒落宫帏。

那事儿,也只要宋代才会发作了。

我本将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古今几事,都付笑谈中。

罢了。

只是还有一个不大白:那么好的一块风水宝地,为何后来却舍而思迁了呢?

访于2016年4月5日

0
回帖

桥上 [江右古村有金溪 (7)]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