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信交通不兴旺的古代,网友调侃是“交通端赖走,通信端赖吼”。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又有人提出疑问:古代官员奔赴远方上任,若是被人伪造委任状冒充怎么办?
冒任官员那类事务在古代志怪小说中其实不鲜见,在明末文言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中,记录了崇祯初年一位出任广东雷州的官员半途被截杀并冒充的故事:
“雷于粤为最远郡。崇祯初,金陵人某,以部曹出守。舟入江遇盗。知其守也,杀之,并歼其从者,独留其妻女。以寡中一最黠者为伪守,持牒往,而群诡为仆人,莫能察也。”
其时,广东雷州还属于较偏僻地域,那位官员带着家眷在前来上任的路上,碰到一伙山贼掠夺,官员和他的家人被杀戮。那伙山贼的领袖,操纵官员留下的文书,来到雷州,接替了他的职务,神不知鬼不觉的在雷州做起了官,曲到实正官员的儿子前来投奔,才露出马脚。
而《西游记》中,唐僧的父亲陈光蕊也是在上任前被船夫刘洪杀戮冒充,任职江州曲到唐僧成人以后才东窗事发。
86版《西游记》中的唐僧父母
那么,志怪小说所演绎的冒任官员事务在现实中可能发作吗?
官员到差前都需要筹办什么
在古代,冒任夺官的高级骗子不足为奇,虽说如斯,盗官那事现实操做起来,从官员到差的手续上看,有相当的难度。
古代官员调动一般是通过中央的法式调动和官凭到差。官员一般不克不及在当地任职,然而,那时没有照片以及完整的人事档案和调动记录,仅有存案的文件又存放于吏部,所以赖以验明正身的只要两样物件:委任状与身份证明,那是官员上任所需要的官凭。
两份文件详细说明了到差官员的根本情况,如姓名、籍贯、年龄、体貌特征等,同时还印有吏部的章印,并且委任状也颠末专门设想。以唐代文书为例,委任状文书用的是金花五色绫纸,宋代用的是丝织花绫,加之设想精巧,不是那么容易被仿冒。
展开全文
唐代文书
官员上任的另一个凭证叫鱼符,一个鱼状的物品,上边记载了一小我的根本信息,名字,简介,官品。类似的还有虎符、龟符、龙符和兔符,感化都是一样的。宋朝有牙牌和腰牌,也是官员用来证明身份的,上边刻有官员的姓名和官职等重要信息。并且,三品官员以上的鱼符是用金子打造的,三品和五品是用银子打造的,五品以下的官员是用铜材量打造的,那里面的端方,通俗老苍生很难领会,一旦伪造很容易被拆穿。
除了照顾了不容易复造的凭证,官员上任前的流程也在必然水平上增加了冒任难度。以明清为例,授官老例大要是如许:科举测验中,只要一甲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能马上摆设官职,其余的则分送各衙门处事,那种做法后来沿袭成一项轨制。状元马上授予修撰(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是编修(正七品),也就是翰林。
“朝考”之后,中央会选拔一批进士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庶吉士并不是正式官职,现实上相当于在翰林院练习,在翰林院里进修,称之为“选馆”。
在那个过程中,无法进入翰林的进士们会走候补流程,被分拨到中央各部和处所。无论等待分拨的进士仍是在外调动的官员,若是没有补授实缺则被纳入吏部候选,吏部将名单汇总,按照职位、资格等抽签,进而分发到某部或某省。以清代为例,调动到处所的官员需要拿着吏部凭证到省会期待差事,那时,省会里的督抚官员关于即将到各地任职的父母官起头领会和认识。所以,在如许一套流程下,即便一时滥竽充数胜利,日后到省会办公也会露馅。
冒充的手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信息不兴旺的古代,若是仍然有人想冒充官员,都是怎么钻空子的呢?
一则是操纵职务或身份之便。宋太宗时,秦州节度判官李若愚之子李飞雄操纵本身的门第,屡次矫诏并冒充使者冒名行骗,声势浩荡且嚣张嚣张,肆意妄为到斩杀官员。
一次,李飞雄去周至县看望岳父,临走时将其岳父的“官马”盗走。他骑着“官马”来到驿站“诈称使者”,驿站工做人员看他气焰嚣张,又骑着“官马”,便信认为实。李飞雄临行时,要求驿站派领导领路,尔后,他每到一处都用那种法子,不单路越走越远,身边的侍从也越来越多,包罗陇州监军,吴山县尉等政府官员都成了李飞雄的侍从。
那批人跟着所谓的“使者”李飞雄,来到甘肃清水县。其时的清水是北宋边陲重镇,驻扎多量兵士。李飞雄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本地驻军的次要将领抓了起来。那些边将,无一人敢对抗。
李飞雄为了进步本身的可信度,还谎称曾在“晋王府”当差,是宋太宗的亲信,但是没想到被抓的边将中,有人曾在晋王府当差。李飞雄的圈套被戳穿,此人假意欲与李飞雄共事,成果设想将李飞雄抓获。
宋太宗
李飞雄招供后,被投入大牢。宋太宗大怒,命令将主犯李飞雄处死并夷灭三族,连带李飞雄行骗过程中第一个领导也被处死灭三族。同时所有上当官员一律腰斩。此事还连累了一桩冤案,其时北宋的乾州知州名为李若拙,和李飞雄的父亲李若愚并没有关系,也因为此事被免官放逐至海南,仅仅因为名字一字之差。
二是伪造一个假的身份。《明神宗实录》中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叫杨春的人,自称“杨从军把总”“崔都司委官”等多个官员身份,因为头衔太多,造假得过分分没人相信,又假借了戚继光之名广布明文征兵,还征募了四百多人,对本地的豪绅讹诈恫吓,最初为明朝官方出头具名缉捕。
不论是李飞雄仍是杨春,他们窃官时全国大致承平,他们的行为也没有对统治次序产生很大影响,而傍边央王朝对处所掌控力不强时,窃官者就有更大的阐扬空间,而把那事做得最偏激的,发作在元顺帝期间。
《元史》记载:“至元五年十一月戊辰,开封杞县人范孟反,伪传帝旨,杀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月禄帖木儿、左丞劫烈、廉访使完者不花等,已而捕诛之。”
那件事在《庚申外史》中有比力详细的论述。至元五年十一月(1339年),河南有一个范孟端的小吏,身世河南杞县,一起头为内台知班。他郁郁不得志,又没有什么升职加薪的时机,因为看不惯达官贵人无所作为。有一日,他在墙上题了一首诗:
“人皆谓我不处事,全国处事有几人?袖里屠龙斩蛟手,藏匿青锋二十春。”
然后就决定要杀官造反了。其时,良多蒙前人、色目人的官员汉语程度严峻不外关,给了范孟端很好的冒充时机。一天晚上,范孟端和伴侣霍八失等约定:“我在冬至那天在行省衙门当值,你们四人当以黄腊为丸弹状佩之,大模大样冒充成钦差,偷几匹马,三更时分从范孟端看守的大门进去,坐到行省衙门公堂里,唤当值的掾吏来传圣旨……”
那一晚,本地行省官员大摆筵席喝得酩酊酣醉,范孟端的方案照旧停止。在传召来了致仕在家的河南廉访使段惟德之后,他就起头了演出,在醒醺醺的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月禄帖木儿、左丞劫烈、理问金刚奴(正四品)、郎中完者秃黑的儿(从五品)、都事拜住(从七品),河南廉访使秃满(正三品),汴梁路总管撒思麻(正三品)、万户完者不花(正三品)等一干高官面前,号令他们跪听圣旨。
元朝自立国以来,皇位更迭频繁,骚动不竭,行省官员对那种排场并没有过分惊异,但当他们服服帖帖的趴在地上接旨后,范孟端一行人就从后面拿着铁骨朵,锤死了那群高官,弃尸在后花园里。
尔后,范孟端以元顺帝的名义,封本身为河南都元帅,拘收了大小衙门印,自佩平章出兵虎符,调兵守城,封诸街巷中,不准居民往来;并封锁黄河大江渡船,隔断南北,还调集了河南的各路戎马会合。
一切工做完成后,范孟端回老家杞县祭祖,大张旗鼓长达五天。想起以前的敌人,就把行省各路衙门几十位“正官、领袖官”传召进来,“斩于市”。
此时,范孟端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一个叫冯二舍的小官想凑趣他,范孟端一不留意就露了马脚。其时,范孟端喝醒了,冯二舍问他:“能不克不及引见我见见朝廷官。”喝醒的范孟端,起头轻诺寡言、夸下海口:“何者为朝廷官?我即是也。”冯二舍觉察此中不合错误,趁范孟端外出时,向他的上级镇抚司报告请示范孟端可能是假使者的情况,范孟端和他几个同伙才被扑杀。
仅仅是几小我和几把骨朵,就把元朝河南行省搅和得天崩地裂翻天覆地,杀戮多量元朝高官,那场景其实是魔幻又诡谲。
有元一代,元朝政府对处所的控造才能不断很差。行政机构的堕落,父母官员办理系统不甚完美,给了范孟端等人时机。一旦中央政府对处所有较强控造力的时候,那一套就很难奏效了。
汗青上即使是庸官,也有必然的文化程度,在到差和后续与官员联系时,也有必然的应对才能,加上古代读书人的圈子其实不大,许多官员上任以前,也要颠末培训,明清期间的翰林和庶吉士就类似于官员上任前的管培,不置身于那个情况中,很难停止持久假装。
花押、存案——朝廷的防备手段
为了让官员顺利到差,中央政府也有相关的防备手段,好比明朝的花押轨制,更大限度的从根源上避免冒官事务发作。
花押,就是前人的个性签名,相传最早起源于钟繇,(唐)韦续《墨薮》中里提到:“行书,正小之谓也,钟繇谓之‘行押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押字就起头被利用。
唐代的文书墨迹中已经见有花押做为小我奇特的信约标识表记标帜,但昌隆起来仍是在元朝。元抄花押也称元押、元戳,花押印的外形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蒙古文或花押,其目标在于取信,使人不容易辨认临摹。
明朝对元朝流行的花押有必然传承,起头用于公函书写,明朝郎瑛在《七修类稿》的 “押字”条下对明朝的花押轨制是如许记录的:“国朝押字之造,虽未必名,而上下多用一画,盖取地平天成之意。凡释褐入官者,皆以吏部画字三日,以验异时文移之实伪。故京都有卖花字者,随人意欲,必有含蓄藏顿,苟知所本,则当以名,庶不乖古义云。”
当官员入仕为官时,需要行文到吏部,如许一来上级以及交接的官员应当能够通过花押对文书实伪停止验证,字迹的验证也逐步成为到差官员验明正身的一种体例。
《绣春刀》中身着四品官袍的崇祯皇帝
到了清代,关于公函上的花押也要每年核验比对,所谓“岁暮封印,旧造,遇紧要文移,于年月两旁,硃写印信遵封。上司牌票,则刻本官花押,钤盖年月上”恰是如斯。除此之外,清代知府级官员能够间接上密折向皇帝报告请示情况,上下情灵通,即使呈现冒充情况,也会被敏捷发现抓捕。
明清期间,中央政府的种种行动和现实情况的限造,良多时候将冒任官员的事务发作限造在志怪小说中,而现实中若是停止实操,哪怕一时胜利,也不成能是长久之策。
曲到清末民初期间,国内情况陷入动乱,处所自行其事,夺官冒任事务又频繁发作。片子《让枪弹飞》中,曾在军中任职的绿林侠匪张牧之,在劫持了买官上任的老汤以后,冒名到差的官员走马上任鹅城。那并非一个典型的冒官现象,张牧之亦官亦匪,相对领会处所政府的运行规则,同时挟持了老汤,也制止了因揭露而表露的情况。
片子《让枪弹飞》中的老汤(左,葛优饰)与张牧之(右,姜文饰)
在没有次序可言的乱世,冒任也显得不那么高耸。而纵不雅整个中国古代汗青,冒任官员属于“欺君之功”,是连姓名相仿都容易遭到株连的罪恶,如斯高的立功成本,前人一般不会随便逼上梁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