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篇350】《姬氏道德经》与《老子道德经王弼注》对比学习之十八

1个月前 (11-16 12:06)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8157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315
  • 回复0
楼主

【按】本进修公家号【道篇】前期陆续转发关于历代各版本《道德经》,本期起根据《姬氏道德经》关于81章挨次,比照进修《老子道德经王弼注》。供各人参考。

《姬氏道德经》版本在此不展开介绍,想全面领会姬氏道德经全文的同志,请在微店购置《姬氏道德经》《姬氏祖传经》纸量版(独一指定淘宝店:摆渡人)。 也可参考公家号“弘道者姬贤明”和姬贤明先生新浪博客。《姬氏道德经》传承人姬贤明,1980年生,甘肃省平凉陇山(华亭张氏)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自小奉守祖训“道德为尊,华脉为本;上所教兮,易而教后”,以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为己任。除传承有《姬氏道德经》外,还传承《周易经》《仁经》《德经》《阴阳经》等,对太古、远古、上古、及商周等汗青稔熟,从小修炼,对道家思惟、道学传承有奇特视野,对佛家因明学也有明师教授。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本按照《老子河上公章句》章节挨次,是影响最为普遍的《老子道德经》注本,目前的通行本《道德经》便是以王弼版为蓝本。

需要阐明的是,正如姬贤明先生所言,典范进修不应落入文字考据,应该从整体掌握要义,希望各人在比照进修中,掌握好那一点,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本篇进修摘要】本篇比照进修《姬氏道德经》道术卷中节, 本节主体内容对应于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第五十、三十一、六十九、六十八和三十六章。为表现典范完好性,比照进修不详细分章展示,起首介绍《姬氏道德经》道政卷初节原文和姬贤明先生解读, 其次介绍《老子道德经王弼注》原文及解读。

朝华版《姬氏道德经》道术卷(下节)及解读

【原文】赴汤蹈火,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避矢虎,入军不被甲兵;兕①无所枘②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夫兵者,不祥之器也!勿或恶之,故有欲者毋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则不成以德志③于全国矣!是以吉事上左,凶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寡,以悲痛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古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亡吾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法,是谓配天之法,古之极也。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导读】做为最初一节,从外表上看,老子讲的是兵书计策,实则诠释的是不争之德、用人之法,是更高明的配天之法。能够看出,老子极善用兵,但他主张的是防御性的而不是侵略,主张不黩武、不暴怒、不争强。但老子又说防御不成草率,如“鱼不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只要实威慑,才有实和平。

【译文】人出生避世为生,入土为死。长命之人约占非常之三,夭折之人约占非常之三,原来有些人还能够活得更长久,而自找绝路的也占非常之三!为什么会如许呢?因为求生享乐的欲望过于胜盛了。传闻擅长调养人命的人,在山丘密林之中行走,也不会碰到狠毒的暗器和凶暴的猛虎,进入战争之地,也不会遭到刀兵的损害;犀牛对其用不上它的角,猛虎对其用不上它的爪,甲兵对其用不上它的芒刃。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在短长关系上没有致命的弱点啊!(兵权)刀兵是不祥的工具!世人都很厌恶它,所以必然不要让有妄欲的人占据它。君子行为处事以右边为贵,而用兵兵戈时以右边为贵。所以说(兵权)刀兵那类工具,不是正人君子所最重视的工具,(兵权)刀兵那类工具都是不祥之器物,是到万不得已之时才被迫利用的。利用时以漠然处之为上策,成功了也不克不及满意扬扬;若是满意扬扬,那就是以杀报酬乐。但凡以杀报酬乐的人,都不成能有仁德的志历来治理全国。喜庆之事要以右边为上位,凶丧之事以右边为上位。所以偏将军居于右边,上将军居于右边,意思是要以丧礼节式的形式来看待用兵兵戈。战争中杀人过多,要以悲悯悲伤之心去看待;战争成功了,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看待。古时用兵有道之人曾有戒言说:“我不敢主动进攻,而是不得已应战;不敢进攻寸步,宁可撤退退却一尺。”在争战行军时要有所谓的步地,但看上去要像没有步地一样,进攻时要让对方看不清你所谓的阵法招式,进招时要让对方摸不清你的军力分配,如许才是实正的无敌之术啊!更大的祸害莫过于不放在眼里仇敌,不放在眼里仇敌几乎会断送以上我所说的布阵、进攻、进招那三宝!因而,当两军的实力相其时,因遭到损害而哀思的一方必然会获得成功。擅长带兵的官长,是不自逞勇武的;擅长兵戈的将领,是不容易被激怒的;擅长战胜仇敌的将帅,是不与仇敌正面争斗的;擅长用人的统帅,是对将士容让谦下的。那就是不与人争功的德性,那就是擅长用别人之力的神通,那就是契合天然天道的法例,那就是古时有德的统治者用人的更高法例。想要兼并它,必需先扩大它;想要削弱它,必需先推强它;想要拔除它,必需先抬举它;想要攫取它,必需先赐与它。那就是微妙而又明通的盘算。利用如许的盘算,柔弱就可以战胜强大。就像大鱼的保存离不开深渊一样,国度重要的战略战术及先辈兵器,是不成随便地展现、请愿于人的。

展开全文

【正文】① 兕:犀牛的一种。② 枘:楔入,嵌入。枘,古音同“入”。③ 德志:仁德的志向。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对应原文及解读

【第五十章】赴汤蹈火。出生地,入死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十有三,犹云非常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极,非常有三耳。取死之道,全死之极,亦非常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无生之地焉,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故无死地也。器之害者,莫甚乎干戈,兽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干戈无所容其锋刃,虎兕无所措其爪角,斯诚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夫蚖蟺以渊为浅,而凿穴此中,鹰鹯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矰缴不克不及及,网罟不克不及到,可谓处于无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饵,乃入于无生之地,岂非生生之厚乎,故物苟不以求离其本,不以欲渝其实,虽入军而不害,陆行而不成犯也,赤子之可则而贵信矣。

【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成以得志于全国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寡,以哀悲啼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彼遂不行。攘无臂,扔无敌,行,谓行陈也,言以谦退哀慈,不敢为物先,用战犹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也,言无有与之抗也。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言吾哀慈谦退,非欲以取强,无敌于全国也。不得已而卒至于无敌,斯乃吾之所认为大祸也。宝,三宝也,故曰,几亡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士,卒之帅也。武,尚先陵人也。善战者不怒,后而不先,应而不唱,故不在怒。善胜敌者不与,不与争也。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用人而不为之,下则力不为用也。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将欲除强梁,去暴动,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为大,以除将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张,令之足而又求其张,则寡所歙也,与其张之不敷而改其求张者,愈益罢了,反危。柔弱胜坚强。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利器,利国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成睹,而物各得其所,则国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国,则失矣。鱼脱于渊则必见失矣。利国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

0
回帖

【道篇350】《姬氏道德经》与《老子道德经王弼注》对比学习之十八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