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监又叫大伴?董海川做了太监,力气还大吗?

2小时前 (22:35:13)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3253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65068
  • 回复0
楼主
大伴一词起源于明朝,意思是陪伴皇子一起长大的太监,皇子长大后当了皇帝,对这个太监非常的信任,因此称为伴伴或大伴,这个称呼代表着信任,是一种亲昵的称呼,也肯定了这个太监在皇子成长期起到的重要作用,一般都是比较忠心的且比较可靠的自己人,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叫大伴,大伴这个词始于明朝,有的太监从小就进宫陪伴皇子,皇子长大成了皇帝,那这个太监就成了皇帝的心腹,明朝皇帝把从小一起长大的太监叫做:大伴,意思就是一直陪伴着他,董海川做了太监,力气还大吗?
  1. 为什么太监又叫大伴?
  2. 董海川做了太监,力气还大吗?
  3. 满清十八酷刑是哪十八酷刑?
  4. 年纪大的太监叫什么?

为什么太监又叫大伴?

为什么太监又叫大伴?董海川做了太监,力气还大吗?

大伴一词起源于明朝,意思是陪伴皇子一起长大的太监,皇子长大后当了皇帝,对这个太监非常的信任,因此称为伴伴或大伴,这个称呼代表着信任,是一种亲昵的称呼,也肯定了这个太监在皇子成长期起到的重要作用,一般都是比较忠心的且比较可靠的自己人。

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叫大伴,大伴这个词始于明朝。

有的太监从小就进宫陪伴皇子,皇子长大成了皇帝,那这个太监就成了皇帝的心腹,明朝皇帝把从小一起长大的太监叫做:大伴,意思就是一直陪伴着他。

董海川做了太监,力气还大吗?

不一定,一般来讲,大部分的太监都是从小被净身,从生长发育之初就缺乏雄性激素,所以其肌肉发育必然要弱于同等情况下的正常男子(睾酮对于肌肉发育、红细胞数量、耐力有促进作用,是运动员的违禁药物),但是依然要强于女性,毕竟睾丸不是唯一的因素,太监存在的原因就是皇宫需要大量男性来承担女性无法胜任的体力劳动,所以不会没有力气。

况且董海川还是成年后入宫的,在净身之前还曾长期练武,体魄已经发育完全,力量应该不会下降太多。据一些清宫回忆录描述,有些皇帝贴身的太监是有功夫在身上的,这种情况就和董海川比较类似了。再考虑到现在可以见到的一些例子,变性人再完全剔除雄性激素作用,并服用雌性激素的情况下,其力量仍要强于普通女性。

满清十八酷刑是哪十八酷刑?

01.<剥 皮> 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02.<腰 斩> 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03.<车 裂> 即五马分尸,很简单,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04<俱五刑> 把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和一,即「大卸八块」05<凌 迟> 最早是把人杀死之后再剁成肉酱 后来发展更加精细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施刑,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以后才死。06<缢 首> 中国人的绞刑是用弓弦缢杀...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后面开始旋转那张弓, 弓越转越紧,受刑人的气就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断气... 07<烹 煮> 即「请君入瓮」方法是找个大瓮,把人塞进去,然后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热。温度越来越高,受刑人也越来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的话,往往就被烧死在瓮里...08<宫 刑> 中国人的阉割可讲究了。首先要拿绳子把小弟弟绑起来(包括子孙袋)让血液不流通,自然坏死,后拿利刃一刀子割掉09<刖 刑> 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以后者比较可信。 所以,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 10<插 针> 用针插手指甲缝。常用于女囚 11<活 埋> 活埋是战争时常用的手段。因为省力,速度也快。 12<鸩 毒> 中国古代的毒药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鸠」这种毒药,成语中的「饮鸠止渴」便是源自于此。常用于赐死情况 13<棍 刑> 即木桩刑. 这里要说的棍刑,不是用棍子打人。这里说的棍刑,是拿根棍子直接从人的嘴或肛门里插进去,整根没入,穿破胃肠,让人死得苦不堪言。 14<锯 割>把人用铁锯活活锯死,其惨状似乎与凌迟、剥皮也在伯仲之间,难怪在地狱酷刑中,就专门有把人锯开的酷刑。15<断 椎> 打断脊椎骨确实是一种很解气的行为,因为人的脊梁骨若是断了,他也就一命呜呼了。16<灌 铅> 灌锡或灌铅的酷刑 锡的熔点是摄氏二三二度,铅的熔点是摄氏三二七点四度,无论灌锡或灌铅都能把人烫死。而且溶化的锡或铅一入肚腹就会凝固成硬块,这种重金属的坠力也能致人死命。17<梳 洗> 它指的是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18<脑刑> 扒去头上的皮,然后挖出脑子,将脑壳敲碎...

年纪大的太监叫什么?

太监(tài jiàn)原指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中国古代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又称宦官、阉人、寺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

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巡、元官署以其为主官者不少,隋、唐有大监,“大”或作“太”,亦与宦者无关。明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由阉人担任,主官以下宦官,无太监之名。清始以太监加诸所有宦官,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古代宫廷里受过宫刑的寺人便是宦官。

0
回帖

为什么太监又叫大伴?董海川做了太监,力气还大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