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道德经全文及译文?道德经及译文?

3天前 (09-15 16:14)阅读1回复0
雕刻瞎
雕刻瞎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3275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65503
  • 回复0
楼主
关于这个问题,原版道德经全文(简化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及译文?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 原版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2. 道德经及译文?
  3.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及悟道心得?
  4.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解?

原版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原版道德经全文及译文?道德经及译文?

关于这个问题,原版道德经全文(简化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及译文?

译文

可以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语表述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形成天地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常常从“无”中,观照道的奥妙;从“有”中,观照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及悟道心得?

道德经·第一章春秋时期 ·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解?

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
回帖

原版道德经全文及译文?道德经及译文?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